福师15春《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一、单选题1. 用作品分析法研究儿童是指()。
A. 通过分析儿童的外部行为揭示儿童的心理活动B. 通过儿童的谈话内容分析儿童的心理C. 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儿童的心理D. 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了解儿童的心理正确答案:D2. 遗传素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
A. 物质前提B. 决定C. 主导D. 一般正确答案:A3. 成为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是()。
A. 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B. 开始知道自己长什么样C. 掌握代名词“我”D. 开始我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正确答案:C4. “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A. 独立性的B. 个别方面的C. 多方面的D. 依从性的正确答案:D5.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
A. 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B. 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C. 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D. 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正确答案:B6. ()指客体的映象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化A. 知觉恒常性B. 形状知觉性C. 视觉恒常性D. 嗅觉恒常性正确答案:C7. 儿童最初的感觉是()。
A. 后天学习得来的B. 逐渐形成的C. 与生俱来的D. 成人训练下形成的正确答案:C8. ()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
A. 发展心理学B. 普通心理学C. 学前教育学D. 儿童解剖生理学正确答案:C9. 一个3岁左右的幼儿抱着一个娃娃,可能完全不进行想象,只是静静地坐着,当老师走过来,说“娃娃要睡觉了,咱们抱娃娃睡觉吧!”或者说“娃娃要出去玩玩了!”这时,幼儿的想象才活跃起来。
这是因为()。
A. 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B. 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C. 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D. 幼儿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正确答案:A10. ()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A. 自然实验法B. 教育心理实验法C. 实验室试验法D. 观察法正确答案:D11. ()是研究幼小婴儿感知发展的指标。
A. 情绪B. 情感C. 注意D. 意识正确答案:C12. ()区分了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实际发展水平;二是潜在发展水平。
A. 乔纳森B. 奥苏贝尔C. 维果茨基D. 洛仑兹正确答案:C13. 幼儿再造想像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 幼儿的想像常常依赖于自己的语言描述B. 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C. 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极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
D. 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正确答案:A14. 香水洒多了,闻不到香味,这是()。
A. 对比现象B. 嗅觉适应C. 味觉适应D. 肤觉适应正确答案:B15.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
A. 不同的生理原因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B. 不同的个性特征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C. 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D. 儿童从掌握知识到心理机能都会发生变化正确答案:C16. 中班主要依靠()进行思维。
A. 逻辑B. 动作C. 行动D. 表象正确答案:D17.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低年龄幼儿只是有高兴或不高兴的表情,年龄大了一些,喜、怒、哀、乐、惧,越来越丰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A. 从简单到复杂B. 从具体到抽象C. 从被动到主动D. 从零乱到成体系正确答案:A18. 对幼儿来说,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中,哪种图形最容易?()A. 圆B. 长方形C. 正方形D. 五边形正确答案:A19.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
A. 以思维的成熟为标志B. 以心理成熟为标志C. 以年龄为标志D. 以言语的出现为标志正确答案:C20. 董奇等将元认知的学习能力划分为三个方面:学习活动前的自我监控、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A. 学习活动开始的自我监控B. 学习活动后的自我监控C. 学习活动完的自我监控D. 学习活动完毕后的自我监控正确答案:B21. 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
A. 视觉B. 听觉C. 嗅觉D. 触觉正确答案:D22. 儿童产生想象的原材料是()。
A.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B. 老师语言的描述C. 头脑中已有的表象D. 丰富的游戏内容正确答案:C23. 新生儿心理发生的基础是()A. 儿童的本能B. 儿童的生理成熟C. 条件反射的出现D. 儿童感知觉的发生正确答案:A24. ()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掌握别人的经验。
A. 游戏B. 活动C. 劳动D. 模仿正确答案:D25. 奥地利生态学家()在研究鸟类自然习性时发现,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A. 洛仑兹B. 达尔文C. 劳伦兹D. 马赫正确答案:C26. 儿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是逐渐发生发展的。
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以分三个阶段,这不包括()。
A. 直观的概括B. 动作的概括C. 语词的概括D. 抽象概括正确答案:D27. 当物体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种现象称为()。
A. 抓握反射B. 惊跳反射C. 蜷缩反射D. 巴宾斯基反射正确答案:28. 儿童出生后第一个月内就逐渐出现和成人的"眼睛对话",这种现象说明()。
A. 儿童出现了人际交往的需要B. 儿童出现了视觉的集中C. 儿童形成了觅食反射D. 儿童可以辨别熟人和陌生人正确答案:A29. 理智感是由()。
A. 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引起的B. 是否符合精神方面的需要引起的C. 是否符合成人的要求引起的D. 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引起的正确答案:D30. “视觉悬崖”试验说明了儿童已有了()。
A. 深度知觉B. 方位知觉C. 视觉定位D. 形状知觉正确答案:A31. 具体形象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A. 感知B. 动作C. 表象D. 语词正确答案:32. 儿童逐渐出现比较完整的句子是在()。
A. 1岁半左右B. 2岁以后C. 2岁半左右D. 3岁以后正确答案:B33. 1岁左右的孩子常常用“嘀嘀”一词代表汽车,还用“嘀嘀”代表去坐车,说明他对“嘀嘀”一词的理解是()。
A. 非常具体的B. 笼统的C. 错误的D. 表面的正确答案:B34. 目前最流行、通用的测查婴儿依恋性质的方法是()。
A. 陌生情境实验B. 视崖实验C. 习惯化D. 吸吮反射正确答案:A35. 下面不属于皮亚杰提出的7岁前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阶段的是()。
A. 前运算阶段B. 运算阶段C. 感知阶段D. 反射练习阶段正确答案:B36. 儿童处于由不会分类向开始发展初步分类能力的过渡时期是在()。
A. 4岁B. 5~6岁C. 5岁半~6岁半D. 6岁以后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 学习准备有()和()两个维度A. 横向B. 逆向C. 纵向D. 顺向正确答案:AC2. 哪些学者在婴儿的形状知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A. 范兹B. 格林堡C. 吉布森D. 沃克正确答案:AB3. 注意的选择性随年龄增长而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生理的成熟,另一方面与后天的()有关。
A. 学习B. 训练C. 兴趣D. 情绪正确答案:ABCD4. 儿童常见的记忆策略有哪些?A. 反复背诵B. 自我复述C. 记忆材料系统化D. 间接的意义识记正确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眼耳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2. 儿童的思维虽处于人类思维发展的低级阶段,但它具有思维的本质特点——反映的概括性、间接性,已经是典型的人类思维。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3. 幼儿期是想像最为活跃的时期,想像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儿童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4.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5. 冯?格拉泽费尔德:“建构主义是当代心理学、认识论和教育学中一个广阔但不清晰的领域。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6. 布鲁纳认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使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7.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幼儿的有意注意。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8. 强化:凡能使个体操作该反应的概率增加的一切安排,分正强化和负强化。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9. 华生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10. 新生儿的听觉偏好于母亲的声音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