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心理学

学前心理学

《学前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1:论述题(一)简答题1.简述大班儿童的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2.幼儿掌握复合句有何特点?3.简要说明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4.简述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

5.幼儿常见的记忆策略有哪些。

(二)论述题1.联系实际说明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

2.根据儿童句型发展的特点,谈谈如何提高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 5~6 岁是学前晚期,也是我国现行学制规定儿童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大班儿童在中班儿童基础上有了新的巩固和发展:(1)好问、好学。

(2)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

2.(1)数量较少,比例不大。

(2)结构松散,缺乏连词。

(3)联合复句出现较早。

(4)并列复合句比例大。

(5)偏正复句出现较晚。

3.(1)性别概念的发展(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2)性别角色观的发展。

(3)性别化行为发展。

4.(1)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2)情感的深刻化和丰富化。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5.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3间接的意义识记。

(二)论述题1.(一)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每个儿童固然有个人独特的性格,相同年龄的儿童又有共同的性格,年龄越小,性格的共同特征越明显。

(1)好动。

(2)好奇、好问。

(3)好模仿。

(4)好冲动。

(二)结合实际论述。

2. (一)创造想象注意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具体表现在独立性和新颖性。

根据契雅琴科的研究,幼儿的创造想象可以分为 6 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即最低水平。

儿童不能接受任务,不会利用原有图形进行想象。

第二种水平,儿童能在图片上进行加工,但只是粗线条,只有轮廓而没有细节。

第三种水平,能够画出各种物体,已有细节。

第四种水平,所画的物体包含某种想象的情节。

第五种水平,根据想象情节,画出物体之间的联系。

第六种水平。

按照新的方式运用所提供的图形。

小班幼儿的想象常常直接追随知觉形象。

到幼儿晚期开始进入第六种水平。

(二)具体说明。

2:单选题广义的学前期是A:0~3 岁B:3~6 岁C:0~6 岁D:0~12 岁参考答案:C(一)简答题1. 5~6 岁是学前晚期,也是我国现行学制规定儿童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大班儿童在中班儿童基础上有了新的巩固和发展:(1)好问、好学。

(2)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

2.(1)数量较少,比例不大。

(2)结构松散,缺乏连词。

(3)联合复句出现较早。

(4)并列复合句比例大。

(5)偏正复句出现较晚。

3.(1)性别概念的发展(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2)性别角色观的发展。

(3)性别化行为发展。

4.(1)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2)情感的深刻化和丰富化。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5.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3间接的意义识记。

(二)论述题1.(一)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每个儿童固然有个人独特的性格,相同年龄的儿童又有共同的性格,年龄越小,性格的共同特征越明显。

(1)好动。

(2)好奇、好问。

(3)好模仿。

(4)好冲动。

(二)结合实际论述。

2. (一)创造想象注意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具体表现在独立性和新颖性。

根据契雅琴科的研究,幼儿的创造想象可以分为 6 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即最低水平。

儿童不能接受任务,不会利用原有图形进行想象。

第二种水平,儿童能在图片上进行加工,但只是粗线条,只有轮廓而没有细节。

第三种水平,能够画出各种物体,已有细节。

第四种水平,所画的物体包含某种想象的情节。

第五种水平,根据想象情节,画出物体之间的联系。

第六种水平。

按照新的方式运用所提供的图形。

小班幼儿的想象常常直接追随知觉形象。

到幼儿晚期开始进入第六种水平。

(二)具体说明。

3:单选题学前儿童开始认生出现在A:初生到满月B:满月到半岁C:半岁到周岁D:1~2 岁参考答案:B(一)简答题1. 5~6 岁是学前晚期,也是我国现行学制规定儿童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大班儿童在中班儿童基础上有了新的巩固和发展:(1)好问、好学。

(2)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

2.(1)数量较少,比例不大。

(2)结构松散,缺乏连词。

(3)联合复句出现较早。

(4)并列复合句比例大。

(5)偏正复句出现较晚。

3.(1)性别概念的发展(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2)性别角色观的发展。

(3)性别化行为发展。

4.(1)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2)情感的深刻化和丰富化。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5.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3间接的意义识记。

(二)论述题1.(一)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每个儿童固然有个人独特的性格,相同年龄的儿童又有共同的性格,年龄越小,性格的共同特征越明显。

(1)好动。

(2)好奇、好问。

(3)好模仿。

(4)好冲动。

(二)结合实际论述。

2. (一)创造想象注意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具体表现在独立性和新颖性。

根据契雅琴科的研究,幼儿的创造想象可以分为 6 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即最低水平。

儿童不能接受任务,不会利用原有图形进行想象。

第二种水平,儿童能在图片上进行加工,但只是粗线条,只有轮廓而没有细节。

第三种水平,能够画出各种物体,已有细节。

第四种水平,所画的物体包含某种想象的情节。

第五种水平,根据想象情节,画出物体之间的联系。

第六种水平。

按照新的方式运用所提供的图形。

小班幼儿的想象常常直接追随知觉形象。

到幼儿晚期开始进入第六种水平。

(二)具体说明。

4:单选题对儿童来说,智力发展最快的年龄阶段是A:0~4 岁B:4~8 岁C:8~13 岁D:13~17 岁参考答案:A(一)简答题1. 5~6 岁是学前晚期,也是我国现行学制规定儿童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大班儿童在中班儿童基础上有了新的巩固和发展:(1)好问、好学。

(2)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

2.(1)数量较少,比例不大。

(2)结构松散,缺乏连词。

(3)联合复句出现较早。

(4)并列复合句比例大。

(5)偏正复句出现较晚。

3.(1)性别概念的发展(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2)性别角色观的发展。

(3)性别化行为发展。

4.(1)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2)情感的深刻化和丰富化。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5.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3间接的意义识记。

(二)论述题1.(一)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每个儿童固然有个人独特的性格,相同年龄的儿童又有共同的性格,年龄越小,性格的共同特征越明显。

(1)好动。

(2)好奇、好问。

(3)好模仿。

(4)好冲动。

(二)结合实际论述。

2. (一)创造想象注意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具体表现在独立性和新颖性。

根据契雅琴科的研究,幼儿的创造想象可以分为 6 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即最低水平。

儿童不能接受任务,不会利用原有图形进行想象。

第二种水平,儿童能在图片上进行加工,但只是粗线条,只有轮廓而没有细节。

第三种水平,能够画出各种物体,已有细节。

第四种水平,所画的物体包含某种想象的情节。

第五种水平,根据想象情节,画出物体之间的联系。

第六种水平。

按照新的方式运用所提供的图形。

小班幼儿的想象常常直接追随知觉形象。

到幼儿晚期开始进入第六种水平。

(二)具体说明。

5:单选题吉布森的视觉悬崖”装置说明了婴儿已有哪种知觉A:时间知觉B:方位知觉C:距离知觉D:运动知觉参考答案:C(一)简答题1. 5~6 岁是学前晚期,也是我国现行学制规定儿童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大班儿童在中班儿童基础上有了新的巩固和发展:(1)好问、好学。

(2)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

2.(1)数量较少,比例不大。

(2)结构松散,缺乏连词。

(3)联合复句出现较早。

(4)并列复合句比例大。

(5)偏正复句出现较晚。

3.(1)性别概念的发展(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2)性别角色观的发展。

(3)性别化行为发展。

4.(1)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2)情感的深刻化和丰富化。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5.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3间接的意义识记。

(二)论述题1.(一)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每个儿童固然有个人独特的性格,相同年龄的儿童又有共同的性格,年龄越小,性格的共同特征越明显。

(1)好动。

(2)好奇、好问。

(3)好模仿。

(4)好冲动。

(二)结合实际论述。

2. (一)创造想象注意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具体表现在独立性和新颖性。

根据契雅琴科的研究,幼儿的创造想象可以分为 6 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即最低水平。

儿童不能接受任务,不会利用原有图形进行想象。

第二种水平,儿童能在图片上进行加工,但只是粗线条,只有轮廓而没有细节。

第三种水平,能够画出各种物体,已有细节。

第四种水平,所画的物体包含某种想象的情节。

第五种水平,根据想象情节,画出物体之间的联系。

第六种水平。

按照新的方式运用所提供的图形。

小班幼儿的想象常常直接追随知觉形象。

到幼儿晚期开始进入第六种水平。

(二)具体说明。

6:单选题以下不是学前儿童记忆发生指标的是A:习惯化B:条件反射C:重学记忆D:要吃奶参考答案:D(一)简答题1. 5~6 岁是学前晚期,也是我国现行学制规定儿童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大班儿童在中班儿童基础上有了新的巩固和发展:(1)好问、好学。

(2)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

2.(1)数量较少,比例不大。

(2)结构松散,缺乏连词。

(3)联合复句出现较早。

(4)并列复合句比例大。

(5)偏正复句出现较晚。

3.(1)性别概念的发展(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2)性别角色观的发展。

(3)性别化行为发展。

4.(1)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2)情感的深刻化和丰富化。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5.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3间接的意义识记。

(二)论述题1.(一)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每个儿童固然有个人独特的性格,相同年龄的儿童又有共同的性格,年龄越小,性格的共同特征越明显。

(1)好动。

(2)好奇、好问。

(3)好模仿。

(4)好冲动。

(二)结合实际论述。

2. (一)创造想象注意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具体表现在独立性和新颖性。

根据契雅琴科的研究,幼儿的创造想象可以分为 6 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即最低水平。

儿童不能接受任务,不会利用原有图形进行想象。

第二种水平,儿童能在图片上进行加工,但只是粗线条,只有轮廓而没有细节。

第三种水平,能够画出各种物体,已有细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