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装…………○…………订…………○…………线…………○……
………○…………外…………○…………装…………○…………订…………○…………线…………○……
专 业
班 级
考 室
考 号
考 生
《电工技能与实训》期末考试试卷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适用班级:13级电子1、2、3班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湿度大、狭窄、行动不便、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场所,使用的手提照明灯应采用( )安全电压。
A 、48V
B 、36V
C 、24V
D 、12V 2、人体对交流电的频率而言,( )的交流电对人体伤害最严重。
A 、220Hz B 、80Hz C 、50Hz D 、20Hz
3、在使用验电笔时,被测电体与大地之间电压超过( )V ,氖管才会起辉发光。
A 、15V B 、30V C 、60V D 、220V
4、硅钢片被加工成片状,并且表面具有绝缘层的主要作用是( )。
A 、减少磁滞损耗 B 、减少涡流损耗 C 、减少电压损耗 D 、减少电流损耗
5、下列常用电工工具中,不具有绝缘套管的是( )。
A 、钢丝钳
B 、尖嘴钳
C 、剥线钳
D 、活络扳手 6、常用于室外照明的灯是( )。
A 、白炽灯
B 、荧光灯
C 、高压汞灯
D 、高压钠灯 7、进行导线连接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机械强度
B 、提高绝缘强度
C 、增加导线长度或分接支路
D 、增加导线的美观 8、线路供电正常而白炽灯不亮,不可能的原因是( )。
A 、灯丝断裂 B 、开关接触不良 C 、灯丝局部短路 D 、灯丝被氧化 9、正确安装三孔插座时,接地线应该是( )。
A 、左孔
B 、右孔
C 、上孔
D 、任意一个孔 10、荧光灯的镇流器从启动到工作的过程中起的作用是( )。
A 、稳压
B 、限流
C 、产生瞬时高压
D 、节省电能 11、下列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最危险的是( )。
A 、从右手到脚
B 、从左手到脚
C 、从右脚到左脚
D 、从左手到右手
12、做导线的材料要有良好的( )。
A 、导电性
B 、绝缘性
C 、节能性
D 、电阻性
13、七股芯线的导线做直连接时,应将导线按( )股分成三组,然后再顺时针方向紧密缠绕。
A 、2、2、3
B 、1、1、5
C 、1、3、3
D 、3、3、1 14、下列几种电器设备使用时,那种需要三孔插座( )。
A 、电视机 B 、录音机 C 、电饭锅 D 、手机充电器 15、正确使用验电笔的方法是( )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40W 的白炽灯与40W 的日光灯的电耗是一样的。
( )
2、电流从带电体流经人体到大地形成回路,这种触电叫单相触电。
( )
3、可在带电体上使用电工刀操作。
( )
4、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将其拉开。
( )
5、一般尖嘴钳,钢丝钳绝缘柄的耐压值是500V ,可带电操作。
( )
6、无论是测直流电还是交流电,验电笔的发光强度是一样的。
( )
7、日光灯启动后,去掉起辉器,灯管不亮。
( )
8、灭火器不使用时应放在仓库统一保管。
( )
9、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人体的质量无关。
( )
10、在选用保险丝时,应使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小于电路中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 )
三、填空题(共10小空,每空2分,共20分)
1、预防直接触电的措施___________屏护措施和___________。
2、常用的低压验电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3、我国常用的电光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4、常用的电工材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5、当电流通过人体超过___________mA 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题序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内…………○…………装…………○…………订…………○…………线…………○……
………○…………外…………○…………装…………○…………订…………○…………线…………○……
专 业
班 级
考 室
考 号
考 生
四、综合技能题(共5小题,共40分)
1、画出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线路图。
(14分)
L 市 电 进 线 N
(开关1) (开关2) 2、常用的开关类电器有哪些?至少3种(3分)
3、试简述安全用电应注意那些事项。
(7分)
4、写出常用的电工仪表有哪些?,至少四种。
(4分)
5、已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如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2分)
○
1、电动机是 电动机(填异步或同步) ○
2、电动机的磁极数是 磁极对数是 ○
3、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 额定电压是 额定电流是 额定频率 ○
4、电动机的额定转速是 同步转速是 ○
5、电动机的联接方式是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 温度是 ℃ L L1 L2
L1 L 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