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甘油三酯血症 ppt课件
•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轻中度升高的T G 与动 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 因此此类患者的治疗目的主要在于降低患 者心血管系统风险水平,减少不良心血管 事件的发生。
7
• 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增加体力运 动、控制体重等)应作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首选 治疗方案
• 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或具有动脉粥样 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需考虑他汀类药物治疗。 后者不仅可降低T G 水平,还可改善患者远期心 血管预后。此类患者的首要治疗目标是保证L D L - C 达标。
血脂异常的分类
高胆固醇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TC) 水平增高
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水平增高
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清甘油三酯 (TG) 水平增高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血清HDL-C水平减低
1
血脂异常的原因
原发性血脂异常继发性血脂异常 Nhomakorabea遗传 因素
饮食 因素
• 轻度高甘油三酯血症 TG边缘升高 1.7~2.3 mmol/L
• 1.7~2.3 mmol/L
• 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
TG增高 2.3~5.6 mmol/L
• 2.3~11.2 mmol/L
• 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
TG重度增高 ≥5.6 mmol/L
• 11.2~22.4 mmol/L
• 极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
• 近年来,临床用药情况显示在大多数患者他汀类与贝特类 联合使用是安全的。NCEP ATPⅢ认 为 这种联合治疗能 使患者受益,可以作为某些类型血脂异常治疗的选择,但 需严密监测。我国多数专家也有共识,主张在必要时二药 可以联合使用,但应加强对不良反应监测,并适当减少各自 的剂量
11
•
注意事项
• 他汀类与贝特类合用是一把双刃剑,两者合用无疑可增强 疗效,但是增加了发生横纹肌溶解症 的可能性,临床应用 中应注意下列危险因素:
• 我国关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分类标准与本指南有所不同, 因而关于重度高T G 血症的处理原则也有所差异。《甘油 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当T G 水 平≥5 . 6 5 m m o l / L 时,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风险既 已显著增加,此时应立即启动降T G 的药物(特别是贝特 类)治疗。
生活 方式 不良
糖 尿病
甲状腺 机能 减低
肾病
肝胆疾病 胰腺炎
长期 过量饮酒
药物性 β阻滞剂 利尿剂 糖皮质
激素
2
血液中甘油三脂的来源
外源性
血管
内源性
小肠 乳糜微粒
食物中油 经淋巴循环
甘 油
脂肪组织
α-磷酸甘油、脂 肪酸、糖类
脂和脂肪
三
的消化吸 收
酯
肝脏
极低密度 脂蛋白
甘油、脂肪酸、 糖类
3
血液中甘油三脂的去路
• 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均有潜在损伤肝功能的可能,并有发
生肌炎和肌病的危险,合用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增多,
对于老年、女性、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慎
用他汀类和贝特类联合治疗,并尽量避免与大环内酯类抗
生素、抗真菌药物、环孢素、HIV蛋白酶抑制剂、地尔硫、
胺碘酮等药物合用。
10
• 他汀和贝特合用于LDL- C和 TG都高而单独应用他汀或贝 特类药物不能控制病情的难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22.4 mmol/L
• 建议以空腹T G 水平作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诊断依据
5
危害
• 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是心血管疾病 的一种危险因素。
• 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增加胰腺炎的风险, 推测是由于乳糜微粒栓子急性阻塞了胰腺 的微血管的血流所致。
6
轻中度升高的T G
• T G 升高的程度不同,其防治目的与策略亦 有所不同。
血管壁细胞
甘油三酯水 解为甘油和 游离脂肪酸
组织细胞
甘油和脂肪 酸氧化分解 释放能量
血管
乳糜 微粒
甘宁 油 三 酯
极低密 度脂蛋 白
肝脏
将甘油和脂 肪酸转化成 糖类物质
4
美国两学术机构关于高甘油三酯血 症的诊断标准
• ENDO标准
NCEP ATP Ⅲ标准
• 正常 <1.7 mmol/L
正常 <1.7 mmol/L
• 虽然贝特类药物或烟酸类药物可有效降低T G水 平,但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这些药物治疗可减 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本指南不建议为T G 轻中度增高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首选这些药 物治疗。
8
重度升高的TG
• 指南(2012美国内分泌学会高甘油三酯血症评估与治疗临 床实践指南)建议患者TG重度(11.2~22.4 mmol/L)或 极重度增高(≥2 2 . 4 m m o l / L ),患者发生急性胰腺 炎的风险将显著增加,应立即应用贝特类、烟酸或n - 3 脂肪酸类药物单独治疗或与他汀联合治疗,同时减少脂肪 与简单糖类的摄入。
咯抗真菌药、红霉素和克拉霉素、H IV蛋白酶抑制剂、奈
法唑酮、维拉帕米、胺碘酮、大量西柚汁。
12
监测指标
• 在开始治疗前,应进行基础检测,包括脂质、脂蛋白和基础 肝功能的检测,用来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 只要患者接受严密监测,轻度的转氨酶升高(小于3倍正常高 限(ULN))并不看作是开始、继续或加强他汀治疗的禁忌证。
• (1) 高龄(尤其大于80岁)患者(女性多见);
• (2) 体型瘦小、虚弱; • (3) 多系统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由糖尿病引起的
慢性肾功能不全);
• (4) 合用多种药物;
• (5) 围手术期;
• (6) 肌病常见于使用大剂量时,不宜使用超过指南降脂达 标所需的剂量;
• (7) 合用下列特殊的药物或饮食:烟酸类、环孢霉素、吡
9
• 对于胰腺炎风险增高的患者,首选贝特类药物降低TG水 平。
• 对于中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可应用贝特类、烟酸或 n - 3 脂肪酸类药物单独治疗或与他汀联合治疗。
• 他汀类与贝特类两种降脂药物不能联合应用,否则会有一 定几率产生横纹肌溶解的严重并发症。(?)说明书
• 阿托伐他汀与纤维酸衍生物合用 发生肌病的危险性可能 增加;与吉非贝齐600 mg BID合用可使阿托伐他汀的暴 露增加24%
• ATP Ⅲ报告建议检测CK基础值,因为无症状的CK升高是 常见的,当患者报告可能的肌肉症状或出现肌痛、肌 无 力或褐色尿,应检测CK并与治疗前的血CK水平进行对比, 对于连续检测CK有进行性升高,应考虑减少剂量或暂时停 药,CK高于10倍ULN,应停止他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