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土壤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第六章-土壤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元 素
过低的后果
过高的后果
水俣病
汞 未发现 镉 未发现
痛痛病、致癌、致心血管病、高血压、 肺肾损伤
砷 哺乳动物可能必需、仔动物缺可致 皮肤癌、肺癌、血管末稍病、皮肤角化 生长速度缓慢,皮毛较粗、细胞损 病 伤及脾肥大
铅 目前仅发现鼠类必需,可使鼠类患 中枢神经损伤,行走蹒跚,红细胞δ-氨 贫血症 基乙酸丙酸脱氢酶活性下降
我国地方病现状


上述重点地方病是我国主要的地方病,其病 情严重,危害极大,病区面积广泛,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地 方病的流行,受威胁人口超过5亿,各类病人 数千万,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还 成为当地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 因之一。 由于目前我国地方病重病区主要分布在西部 地区,地方病成为拉大东西部差距,阻碍西 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理想状态下
岩石母质—土壤与植物的背 景值之间有天然的联系
在稳定条件下土壤发育的时间序列示意图
(3)土壤背景值是特定地质、地理及
气候条件与因素的综合反映

成土过程受地质、地理及气候条件与因素 制约,同样影响土壤背景值。 土壤化学元素区域分布调查研究目的 ①服务于地方疾病研究和农业生产的区域 分布研究 ②服务于调查环境污染的区域分布研究
存在的分歧

观点一:土壤背景值指土壤在无污染时的元素 含量,特别是有害元素的含量
观点二:距污染源很远,污染物不易到达的而 且生态条件正常的地区土壤中元素的含量。 易于接受的概念:土壤环境背景值是在一定地 理位置、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保证生态条 件正常的土壤元素含量及其赋存状态。
环境背景值比较容易获得,并且允许有一定程度的 人类活动的干扰,这就比较客观和现实地反映了当 代环境物质的一般水平
恶性贫血综合症,表现为中枢神经失常 恶性贫血综合症,表现为中枢神经失常 心肌病,血液、中枢神经、甲状腺等异常。 心肌病,血液、是枢神经、甲状腺等异常
心肌病,动物白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 家畜蹒跚症,龋齿病,动物畸形 肌肉营养不良,心肌梗塞,致胃乳腺癌
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呆小病
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
尺寸排斥色谱
高压液相色谱(HPLC)
阴离子交换色谱
阳离子交换色谱
金属形态分析中各种分析方法的应用
分析方法或技术 电泳 特点评估 应用举例
应用受到非元素特异性检测器 的限制
区分元素的不同氧化态;比较 适于分析含有腐殖酸和富里酸 的样品 用于分析不同元素的氧化态; 但灵敏度很低 很少应用 尽管受灵敏度限制,但是该方 法在定量分析中越来越得到广 泛应用
三、土壤中元素背景值的研究意义 和影响因素
1.研究意义 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特别是评价土壤污染状 况,研究土壤环境容量,制定土壤环境标 准,确定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必须的前提。 (1)土壤背景值是土壤污染评价的基础

衡量一个区域是否受到污染,评价中最基本的参量
(2)土壤背景值是其他与之关联环境介质质 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土壤背景值研究程序和方法

(3)土壤的采取与分析 ① 以土壤类型为主,确定每个土类应采集的样品数。
同时考虑成土母质和地形单元等因素进行布点。



② 同一类型的土壤应考虑其典型性和代个性。 ③ 样点的布设应远离工厂、城镇、铁路与公路 等有明显污染源的地方。 ④ 要避免在人为活动而打乱土壤层次的地方及 其附近设点,如宅基地、堤坝、沟渠与坟地等。
复杂样品中As和Se形态的分 离;肌肉中Hg的分析;分离 金属酶和蛋白质
金属硫因分析;锡的形态分 析 测定含有腐殖酸和富里酸的 Cd和Cu的形态;测定Al存在 下的F离子 测定抗坏血酸和氧存在下生 物样品中的铁形态 锕的形态分析;环境和地质 样品中Al的形态分析
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ISE 俄歇电子能谱法AES和电子 顺磁共振法EPR 核磁共振法NMR
二、元素化学形态及其分析 方法
1.元素存在形式划分: (1)可交换态 (2)与碳酸盐结合态 (3)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4)与硫化物及有机物结合态 (5)残渣态或硅酸盐态 即指可能包含在矿物晶格中,一般不会释放到到土壤 溶液中

2. 土壤中元素化学形态研究法

形态分离技术---化学提取法 ①单一萃取法 ②连续萃取法



2.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影响因素

1)成土母岩及成土过程 2)地理气候条件 3)人为活动
四、土壤背景值研究的具体程序

1. 采样点部署





(1) 研究范围的确定 研究范围取决于研究目的。确定研究范围的目的, 一方面是设计样点数,另一方面是设计样点的布 局。因此,在明确研究疆界的基础上,需要进一 步明了该区域内的自然地理条件,土壤类型及其 分布。 (2) 样点的设计与布局 样点设置有不同层次的考虑。一是样点总数的设 置,这要看被测物质含量变异情况而定。变异大 者,样点数自然比变异小者为多,否则统计结果 的可靠性差。 土壤背景值的布点,必需遵循以下原则:
镍 对于动物,生长缓慢,皮毛变粗,繁
殖力下降;人类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和 肝肾疾病 呼吸道癌
铬 必需、致低血糖、糖尿病、心血管病、 皮肤和肺损害,可能导致肺癌
高脂血症、主动脉血小板形成增强
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元 素 铜 锌
过低的后果
白血球减少症,贫血症,骨质非矿化 等。 发育差,矮小,性发育不完全,味觉 功能下降,伤口愈合慢,腹泻,脱 毛,肠病性肢皮炎,口周皮疹,性 腺机能减退,胎儿消瘦畸形。 龋齿
地方病定义

在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呈地方 性发病特点的一类疾病,通称地方病。

中国是地方病(endemic disease)病情严重的国家, 全国各省份至少有1种以上的地方病,迄今,地方病
仍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构
成了我国广大农村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我国地方病现状
过高的后果
肺纤维损害,肝坏死,肾损伤
口、咽喉和胃有紧束感及烧灼感,恶心、呕 吐、腹痛、腹泻、腹泻,出冷汗、口腔 粘膜充血,有人因胃肠粘膜腐蚀而糜烂, 因吐泻而脱水,休克,严重者还出现穿 孔性腹膜炎和心、肾、血管损害等。 氟骨症,韧带和腱质钙化,跛足


钴 钼 硒 碘
动物骨胳畸形,步履蹒跚,生殖功能障碍。 假震颤性麻痹,假精神分裂

3.数据处理 背景值采样分析结果各自代表所在样 点的成分含量。但作为整个区域的数值 代表,就需进行统计处理,可以用算术 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作为代表性的背 景值。
第二节 土壤中元素的化学形态


第一节 概 述 一、化学形态概念 化学形态(chemical speciation)一词,目前 并无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化学 形态”有不同的解释。 Sturnm认为化学形态是指某一元素在环 境中实际存在的离子或分子形式。


土壤背景值在空间和时间上的---20世纪40年代…… 二战后…..
处在现代社会发展条件下的土壤元素含量, 不仅有自然条件的区域性,而且有明显的 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区域性与时代特征。
二、土壤中元素背景值与土壤污染 和地方病


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在地壳上生长繁育 起来的。据研究结果表明,人体血液 与地壳中的18种元素(铁、锌、碘、 钴、钒、锰、铬、钼、硒、铜、铝、 砷、锑、铅、锡、镉、镍、汞)含量 呈显著性相关。 某元素的丰缺会在人身体上反映出来。
金属形态分析中各种分析方法的应用
分析方法或技术 气相色谱(GC) 通常使用反相液相色谱,UV-Vis检测器 灵敏度低,应用较少;荧光检测器或电化 学检测器应用更多。 特点评估 可以配备不同检测器,通常没有选择性。 应用举例 检测环境样品中Ge、Sn、Pb、Sb、 As、Se、Hg等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分离金属卟啉 分析环境样品中的Al、Cr、V、Hg、 Se等元素的形态。 动物肝和肾组织中有机金属硫化物; 检测血清中与蛋白质结合的金属如Al 和Se;海洋生物体内的Cd、Cu和Zn 的金属硫因;原油中的V和Ni的卟 啉;药物中的铁蛋白、血红蛋白、肌 红蛋白、细胞色素等。 Cd硫因分析;尿液中Se(IV),Se(VI) 和甲基硒检测;环境样品中As的形态 分析。 水样中Se、Hg、Sn的形态分析;海 洋食品中As的形态分析;生物样品中 Cr的形态分析。
第六章 土壤环境污染中的几个 问题
第一节 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含量 背景值/本底值
一、土壤中元素背景含量的根源及其不同认识 土壤环境背景值 定义:指在未受人为活动污染 情况下,岩石、土壤、水体、天然植物、农作 物等的天然化学组成。

相对污染条件下,未受或少受污染的环境要素的 基本化学成分。 当人类发现环境受到污染和自身健康受到威胁时 才意识到环境背景及环境容量的重要。
具体体现

(1)环境中的元素可能以不同的形态存在,这是客观 现象 (2)同一元素不同形态表现不同的化学行为。 (3)促使人们重视元素存在形态研究另一直接原因, 是对环境质量的科学评价
例子一、砷化氢>亚砷酸盐>三氧化二砷>砷酸盐
>五价砷>砷化物>元素砷。 (4)环境治理中,元素形态研究十分重要 不同的形态决定治理措施的选择 例二、Pb2+很少由于降水作用被淋溶而迁移,而Pb4+则容 易流失,显然,仅以Pb的总量来研究森林土壤中Pb的迁 移行为是不科学的。






地方病按其致病原因分为5类: 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性寄生虫病、与特定生产方式有关的 疾病和原因未明的地方病,其中原因未明的地方病,一旦查 清病因,也将归入上述四类中。 1. 地球化学性疾病:碘缺乏病、饮水型地氟病、饮水型地 砷病、地方性硒中毒、克山病、地方性急性钡中毒(痹病) 等; 2. 自然疫源性疾病:血吸虫病、鼠疫、森林脑炎、布鲁氏 菌病等; 3. 地方性寄生虫病:疟疾、丝虫病、包虫病等; 4. 与特定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燃煤型氟中毒、饮砖 茶型氟中毒、燃煤型砷中毒、库鲁病(食人所致)、烧热病 (食用棉籽油致棉酚中毒)、肉毒中毒(主要食用自制豆制 品和其它发酵食物中毒); 5. 原因未明地方病:大骨节病、趴子病、乌脚病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