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考前终极猜押试题-语文(第五天)(完美版)

2021考前终极猜押试题-语文(第五天)(完美版)

2021高分突破考前终极猜押试题语文(第五天)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6.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作者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2分)(3)其间千二百里,□□□□□,□□□□。

(郦道元《三峡》)(2分)(4)□□□□□□□,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1分)(5)请把李商隐《夜雨寄北》默写完整。

(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后来我们的意见发生了fēn qí,并且谁都不想让。

(2)电!你是这宇宙中最xīlì的剑呀!(3)奥本海默四十多岁的时候已经是fùrújiēzhī的人物了。

(4)商店和饭馆的门wújīng dácǎi地敞着,面对着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校领导莅临学院晚会现场,与师生们共同联欢,喜迎新年。

B.这种讲究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园林设计手法至今还受到许多设计师的推崇。

C.中年男子不修边幅,身材瘦小,但他的话语却洪亮而饱含激情。

D.湖面上浮光掠影,轻舟荡漾,一座宝塔如宝石般镶嵌其中,美不胜收。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政府要强化城市交通综合治理,依靠科技推进交通建设管理,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和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互换位置)B.为全面做好元旦跨年夜消防安全保卫工作,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消防救援总队到各区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删去“为”)C.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之所以获得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将不同的抑制免疫系统制动策略用于癌症治疗。

(删去“的原因”)D.广州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谋划建设一批合作项目和平台,并在科技创新、教育、金融等领域,提高与港澳及其他大湾区城市的合作。

(“提高”改为“加强”)5.根据下面材料,给“创客教育”下个定义。

(4分)①创客教育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②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课程资源、学习材料的结合。

③创客教育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教学互动。

④创客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6分)(一)(10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 (2)人恒过__________(3)衡于虑__________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并在文章最后得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六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虽出身贫贱,但在经受了艰苦环境的磨练之后,最终成就了非凡事业,所以孟子认为只需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就能成才。

C.本文的写法值得称道,一开始运用排比,语气强烈,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后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让人不得不信服。

D.文章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承上启下,然后着力描写承担“大任”者受磨练的具体情况。

(二)(9分)昔者秦穆公乘马而车为败,右服①失而野人取之。

穆公自往求之,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山之阳。

穆公叹曰:“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余恐其伤女脾胃也!”于是遍饮之而去。

处一年,为韩原之战,晋人已环穆公之车矣,晋梁由靡②已扣穆公之左骖③矣。

晋惠公之右路石④奋投而击穆公之甲,中之者已六札矣。

野人之尝食马肉于岐山之阳者三百有余人,毕力为穆公疾斗于车下,遂大克晋,反获惠公以归。

此《诗》之所谓曰:“君君子则正以行其德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者也。

(有删节)【注释】①服:四匹马驾车,中间的两匹叫服。

②梁由靡:晋国的大夫。

③骖:四马驾车,在两边的叫骖。

④路石:车夫名。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穆公自往求之/因往晓之B.岐山之阳/河阳之北C.遍饮之而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见野人方将食/方兴未艾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君君子则正以行其德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11.用自己的话说说秦穆公为什么能脱困并获大胜。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分)重拾家书,感受文字的力量①人们的沟通方式变化巨大。

过去的几十年,从书信、电话,到后来的聊天软件,再到如今的微博、微信,技术革新让生活日新月异,过去的一些生活习惯逐渐淡去。

言及书信,除了被认为是一种过去时的沟通方式,大家经常还会产生一种怀旧情绪——远离了书信,似乎总觉得少了一点东西,于是有的人突发奇想给朋友写封信,对方收到信往往非常感动——寄信人以如此“郑重”的方式与你沟通,这背后的情感该多么厚重!②互联网讲究效率,沟通快捷,信息快餐化,文字越少越好,能用表情不用文字,而书信则是一种慢文化。

书信里的文字是用笔写出来的,它和在键盘上敲出来的字不同。

靠信件沟通的时代,要付出较高时间成本,所以总会在信中写入更多内容、倾注更多情感,让人看到写信人丰富的内心。

③家信丈量了家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也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

如今有了网络,交流成本很低,而且比以前更便捷,但这也有着“另一面”。

想到哪就说到哪,因为成本低反而失去了交流的动力,和父母说几句便觉得无话可说。

而且,网络时代隐私成了大问题,一项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五百名家长中,80%加入了孩子的社交好友,但50%的学生对于家长涉足自己的互联网社交媒体圈表示反感。

大家的距离很近,但心却隔得远了。

④网络时代有快的好,书信时代有慢的内容值得回味。

1994年,那首《一封家书》的歌在全国各地走红,歌中唱到:“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我在广州挺好的,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

”如今读到这样的内容还会感动不少人,在外工作远离父母的你,可曾想写一封家书寄给遥远的家人?从去年10月开始,人民网联合中国邮政集团共同启动“家·信——为传统文化接力”大型公益活动,线上线下互动,“晒家书”“写家书”“谈家书”,正是为了再次发现家书的文化价值、伦理价值和教育价值,是对“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理念最好的践行。

⑤海子曾写道“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与亲人朋友沟通,感受文字的力量,获得有质量的沟通,正是书信在当下最大的意义。

(有删节)链接材料一: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不少观众被书信中质朴的情感和动人的故事所感动。

我们都曾写过信,如果翻箱倒柜肯定还能找到几封,虽然这些信被尘封了好久,读起来依然会让你激动万分,这就是书信的魅力。

(某网友)链接材料二:文化类节目《一封家书》每天2封,共播出50位来自不同岗位、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听众的家书。

“家书”的形式,更容易让真实的情感流露,虽然每个人的经历是个性的,但家书展现的真情却是共性的,诵读家书时,会不自觉地唤起情感共鸣。

(人民网)1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作者主张: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仍然可以重拾家书,感受文字的力量。

B.第②段运用对比论证,比较互联网沟通方式的“快”和书信沟通的“慢”的不同。

C.第④段引用道理论据即《一封家书》的歌词开展晒家书活动是有重要意义的。

D.首先引出话题,然后展开层层论述,阐明重拾家书的原因与作用,最后得出结论。

13.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第③段“家信丈量了家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也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这一观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的一项是()(3分)A.《傅雷家书》一书记录着傅雷与海外求学的儿子傅聪间的深厚的父子情谊。

B.《曾国藩家书》一书收录了曾国藩给家中长辈、子侄所写的关于治学从政的语句。

C.江苏一女大学生在心情低落之际,收到从家乡寄来的半文盲奶奶写的“27字家书”,深受感动。

D.“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