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一期中考试(物理)

2019-2020年高一期中考试(物理)

2019-2020年高一期中考试(物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考试结束,将第Ⅱ卷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C.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D. 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2.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作用B. 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C.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D. 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 3.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总有摩擦力作用B. 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总有摩擦力作用C. 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D. 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 下列运动中,可把运动物体当作质点的是 A.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地球 B. 远洋航行中的巨轮 C. 转动中的砂轮D. 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情况对发球效果的影响(高一物理第1页,共4页)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D.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6. 火车以h Km 76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s m 600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h Km 76是平均速度 B. h Km 76是瞬时速度 C. s m 600是瞬时速度 D. s m 600是平均速度7. 有一质点从0=t 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 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7所示,则质点 A. s t 1=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 s t 2=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 s t 2=时,回到原点 D. s t 4=时,回到原点8. 质点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式为224t t s -=,s 与t 的单位分别是m 和s ,则质 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 s m 4与22s mB. s m 0与22s m -C. s m 4与24s m -D. s m 4-与24s m9. 汽车以s m 2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25s m ,那么开始刹车后s 2内与开始刹车后s 6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A. 1:1B. 4:3C. 3:4D. 1:310.甲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位移s 后速度达到ν,然后做匀减速直线 运动直到静止。

乙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位移s 2后速度也达到ν,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

甲、乙两车在整个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ν和2ν,1ν与2ν的关系是A. 21νν〉B. 21νν〈C. 21νν=D. 无法确定(高一物理第2页,共4页)平原一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 理 试 题命题人:尚现军 时间:2007年11月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请把结果写在答卷纸上。

11. 一架飞机在空中以s m 600的速度匀速飞行,它的加速度=1a 2s m 。

一辆汽车由静止起动在s 2内速度增加到s m 4,它的加速度=2a 2s m 。

12. 物体与竖直墙壁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的质量为m ,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平衡状态),如图11所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重力加速度为g )三、本大题有2小题,第13小题4分、第14小题6分,共10分。

请把结果写在答卷纸上。

13.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请选择“低压直流”“低压交流” )电源,在 实验过程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 (请选择“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14.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4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从A 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 点时速度是 s m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2s m 。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z H 50)(高一物理第3页,共4页)四、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把解答过程写在答卷纸上。

15. 城市规定,汽车在学校门前的马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h m K 30。

一次,一辆汽车在校门前的马路上遇紧急情况刹车,由于车轮抱死,滑行时在马路上留下一道笔直的车痕。

交警测量了车痕的长度为m 10,又从监控资料上确定了该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s 2,汽车从刹车滑行至停止的过程可以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请你判断这辆汽车有没有违章超速? (写出计算过程)16. 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1a 匀加速上升s 3,速度达到s m 3,接着匀速上升s 15,最后再以加速度2a 匀减速上升s 3才停下来。

求:(1)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1a(2)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2a(3)上升的总高度H17. 一矿井深为m 125,在井口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落下一小球,当第11个小球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达到井底,已知210s m g =,则:(1)相邻两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多少?(2)这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相距多少米?(高一物理第4页,共4页)平原一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 理 试 题 答 卷 纸命题人:尚现军 时间:2007年11月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1. =1a 2s m ; =2a 2s m 。

12.三、本大题有2小题,第13小题4分、第14小题6分,共10分。

13. ;14. ;四、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6.17.平原一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1. D2. BC3. D4. AB5. BCD6. AC7. BD8. C9. B 10.C 二、填空题答案:(每小题4分) 11. 0 ; 2 12. mg三、实验题答案:(第13小题4分、第14小题6分)13. 低压交流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14. 1.44 ; 2.02 四、计算题答案:(每小题14分)15. 解:设汽车的初速度为0ν,刹车过程发生的位移m x 10=,时间s t 2=,末速度0=t ν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 x ν= (4分) 20tννν+=(4分)联立两式可得 s m 100=ν (4分)h Km h Km s m 303610〉= 汽车违章超速。

(2分)以上只提供一种参考解答的评分标准,如有其它解答请自行制定评分标准。

16. 解:(1)升降机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为22111133s m s m t a =-=-=νν (4分)(2)升降机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为2231221330s m s m t a -=-=-=νν (4分)(3)升降机匀加速上升的高度为m m t a h 5.431212122111=⨯⨯== (2分)升降机匀速上升的高度为m m t h 45153212=⨯==ν (1分)升降机匀减速上升的高度为m m m t a t h 5.43)1(2133212232313=⨯-⨯-⨯=-=ν (2分) 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为m m m m h h h H 545.4455.4321=++=++= (1分)以上只提供一种参考解答的评分标准,如有其它解答请自行制定评分标准。

17. 解:(1)一个小球从井口落到井底的时间,由221gT h =(3分) 得 s s g h T 51012522=⨯== (2分)设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 t ,因空中有10个小球,所以s s T t 5.010510===(3分) (2)第3个小球下落的位移为 m m gt h 8041021212233=⨯⨯==(2分)第5个小球下落的位移为m m gt h 4531021212255=⨯⨯==(2分)所以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相距为m m m h h h 35458053=-=-=∆ (2分)以上只提供一种参考解答的评分标准,如有其它解答请自行制定评分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