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考(必修2)试卷(满分:100分,答卷时间:1小时3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1-7题为单项选择题;8-12题为多项选择题,少选得2分,错选及多选不得分)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不变的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是速率不变的运动2.如图所示,A、B 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 )A.t B.22C.2tD.4t3.在高为h的A处,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抛出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高点速度为零B.初速度大小相同时抛射角θ越小,水平射程越大C.初速度大小相同时抛射角θ越大,射高越大D.抛射角θ相同时,初速度越大,水平射程不一定越大。

4.高一年的一位男生在一次投篮中对篮球做功为W,出手高度为h1,篮筐距地面高度为h2,球的质量为m。

不计空气阻力,则篮球进筐时的动能为()A.W+mgh2-mgh1 B.mgh2-mgh1-WC.mgh1+mgh2-W D.W+mgh1-mgh25.如图所示,在一张白纸上放置一把直尺,沿直尺的边缘放置一块直角三角板.将直角三角板沿刻度尺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同时将一支铅笔从直角三角板直角边的最下端向上运动,而且向上的速度越来越大,则铅笔在纸上留下的轨迹可能是()A B C D6.一物体以30 m/s的水平初速度v0抛出,飞行一段时间后,打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此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α为60°,则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A.1.5 s B. 3 sC.1.5 3 s D.3 3 s7.质量为2 kg的质点在xOy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初速度为4 m/s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C.质点在2 s内的运动轨迹为直线D.2 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 m/s8.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A、C在同一大轮上,B在小轮边缘上,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已知R=2r,r C=12R,则( )A.ωC=ωB B.v C=v BC.v C=12v B D.ωB=2ωC9.把一重物挂在气球下,随气球以v=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度h=175 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空气阻力不计,取g=10 m/s2)( )A.重物经7s落到地面 B.重物经35s落到地面C.落地的速度为3510m/s D.落地的速度为60m/s10.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由静止匀加速启动,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为F f()A.t1→t2时间内,汽车做变加速度运动B.0→t1时间内,汽车做变加速度运动C .汽车的额定功率1v F P f =D .汽车的额定功率2v F P f =11. 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其斜面的倾角θ=30°,物块A 和B 用轻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已知m A =4kg ,m B =1kg .开始时将B 按在地面上不动,然后放开手,让A 沿斜面下滑而B 上升.设当A 沿斜面下滑S =1m 后,细线突然断了.g 取10m/s 2,则:( ) A. 线断前A 物块机械能守恒 B. 线断前A 、B 系统机械能守恒 C. 细线断开时A 物块的速度V A =2m/s D. 物块B 上升的最大高度H=2m12. 在真空环境内探测微粒在重力场中能量的简化装置如图所示,P 是一个微粒源,能持续水平向右发射质量相同、初速度不同的微粒.高度为h=2.5m 的探测屏AB 竖直放置,离P 点的水平距离为L=1m ,上端A 与P 点的高度差也为h ,g 取10m/s 2,则能被屏探测到的微粒的初速度可能是( )A. 1m/sB. 1.2m/sC. 1.5m/sD. 2m/s二、实验题(13题6分,14题8分)13. 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 、刻度尺B 、秒表C 、4~6 V 的交流电源D 、220V 的交流电源(2)本实验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 和下落高度h . 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A 、通过测量纸带上所对应的两点间距得到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测出下落时间t ,通过v =gt 计算出瞬时速度v .B 、通过测量纸带上所对应的两点间距得到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通过v =2gh 计算出瞬时速度v .C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并通过h =v 22g 计算出高度h .D 、通过测量纸带上所对应的两点间距得到物体下落的高度h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3) 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 14.利用实验室的斜面小槽等器材装配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钢球.从斜槽上 滚下,经过水平槽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每次都便钢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通过多次实验,在竖直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连起来就得到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l )实验过程中,要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在图乙中,建系坐标原点选择正确的是( )(2)某同学以(1)题中A 图建立坐标系,在描出的平抛运动轨迹图上任取一点(x ,y ),求小球的初速度0v ,这样测得的平抛初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这位同学的结果_______。

(填“偏大”、 “偏小”或“相等”)(3) 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上的三个点,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 cm.如果取g =10 m/s 2,那么,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 m/s.小球经过B 点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AxyODxyOCxyOBxyO三、计算题(15题8分,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0分)15.某河水流速恒为3m/s,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是5m/s,已知河宽为100 m,试分析计算:(1)欲使小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头应沿什么方向?最短时间是多少?以这种方式渡河此船到达正对岸下游多少米处?(2)欲使小船渡河位移最短,船头与上游河岸夹角的余弦是多少?到达对岸用时多少?16.如图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经过3.0 s落到斜坡上的A点。

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37°,运动员的质量m=50 kg。

不计空气阻力。

(取sin37°=0.60,cos37°=0.80;g取10 m/s2)求(1)A点与O点的距离L;(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3)经过多长时间运动员距斜坡的距离最远。

17.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AC=7R,A、B、C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sin 37°=35,cos 37°=45)(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18.(10分)有一个固定的光滑直杆,该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杆上套着一个质量m =2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1)如图甲所示,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下滑了位移x=1 m后到达P点,求滑块此时的速率.(2)如果用不可伸长的细绳将滑块m与另一个质量为M=2.7 kg的物块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接,细绳因悬挂M而绷紧,此时滑轮左侧绳恰好水平,其长度l=53 m(如图乙所示).再将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求滑块滑至P点的速度大小.(整个运动过程中M不会触地,sin 53°=0.8,cos 53°=0.6,g取10 m/s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1-7题为单项选择题;8-12题为多项选择题,少选得2分,错选及多选不得分)1.D 2.C 3.C 4.D 5.C 6.B 7.B 8.CD 9.AD 10.AD 11.BC 12. AB二、实验题(13题6分,14题8分)13. (1)AD (2)D (3)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读数有误差;计算势能变化时,选取始、末两点距离过近;交流电频率不稳定(写出任意一个即可) 14.C 偏大 1.5;2.5三、计算题(15题8分,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0分)15.(课本P65第三章章末练习)解答(1)即船应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渡河,如下图所示所用时间最短为 =20s s=v1t min=60m(2)欲使船的航行距离最短,需使船的实际位移即合位移与河岸垂直,设此时船与岸成α角,如图所示,则 =0.6的开行速度v2使船的航行距离最短为100m,v=4m/s,t=25s合16.(导与学P70 11)(1)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A点与O点的距离m(2)设运动员离开O点的速度为v。

运动员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即解得(3)当末速度方向与斜坡平行最远,0,tan y y v v gt v θ==可得:0tan v t gθ==1.5s17.【答案】(1)2gR (2)125mgR18.(1)设滑块下滑至P 点时的速度为v 1, mgxsin53º=-0 ①解得 v 1=4m/s②(2)设滑块再次滑到P 点时速度为v 2,绳与斜杆的夹角为θ,M的速度为vM,如图将绳端进行分解得:v M = v2cosθ由几何关系得θ="90" º③vM=0 ④再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l(1-sin53º)+mgxsin53º=mv22+0 ⑤解得v2="5" m/s 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