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企业分配管理
一、股利分配理论
➢ “一鸟在手”理论
提出者
-Gordon 和Litener
主要观点
-股票投资收益包括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两部分。 在一般情况下,股利收入属于相对稳定的收入, 而资本利得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大部分股 东都是风险厌恶型的,他们宁愿获得相对可靠的 股利收入而不愿获得未来不确定的资本利得。因 此,高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会使企业的股票 价格上升。
【例8-1】A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有关资料如下: (1)2000年度税后利润总额为2 500万元; (2)五年以前的尚未弥补的亏损为500万元; (3)经董事会决定,法定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为
10%,法定公益金的提取比例为5%,任意盈余公积 提取比例15%,
(4)支付1000万股普通股利,每股1元,总额 为
第一节 企业分配概述
企业分配的对象
-狭义:税后利润 -广义:薪息税前利润(工薪、利息、利润总额)
参与企业分配的主体
-货币资本提供者:股东、债权人 -人力资本提供者:员工 -间接生产要素提供者:国家
第一节 企业分配概述
二、企业分配的原则(P290) -发展优先原则 -注重效率原则 -制度约束原则
适用条件
-企业有良好的投资机会
二、股利分配政策
➢ 剩余股利政策
决策步骤
-根据选定的最佳投资方案,确定投资所需的 资金数额 -按照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确定企业投资需 要的股东权益资本的数额 -税后利润首先用来满足投资需要增加的股东 权益资本的数额 -将满足投资需要后的剩余部分用于向股东分 配股利
三、股票股利、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 股票回购
动机 -分配企业的超额现金 -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 -提高企业的股票价格
缺点 -需要大量资金 -容易导致内幕交易
回购方式 -公开市场购买、投标出价购买、议价回 购方式
四、股利支付 1. 股利宣告日 2. 股权登记日 3. 除息日(除权日) 4. 股利支付日
优点
-股利稳定
缺点
-给企业造成较大的财务负担
适用企业
-经营比较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含义
-每年都支付稳定的但相对较低的股利额,当企业 盈余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额外股利。
优点
-较大的灵活性
适用企业
-季节性经营企业或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的企业
二、股利分配政策
第一节 企业分配概述
三、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
利润分配顺序(股份有限公司)
弥补被没收的财产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 弥补超过用税前利润抵补期限、需税后利润弥补的亏损。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提取公益金。 支付优先股股利。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支付普通股股利。
第一节 企业分配概述
实践含义
-公司应维持较高的股利支付率
一、股利分配理论
➢ 税收差别理论
提出者 -Lizenberger 和Ramaswamy
主要观点
-在通常情况下,股利收入的所得税税率高于资本 利得的所得税税率,这样,资本利得相对于股东 更为有利。即使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按相等的税 率征税,由于两者的支付时间不同,考虑到货币 的时间价值,税率为资本利得提供了另一个优惠。 因此,高股利支付率将导致股价下跌。
第三节 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分配
一、股利分配理论 二、股利分配政策 三、股票股利、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一、股利分配理论
股利分配理论的含义
-指上市公司股利发放对公司股价或其筹资成 本产生何种影响的理论,旨在回答公司应该发 放多少股利即股利支付率这一重要问题。
三种重要的股利理论
-股利无关论 -一鸟在手理论 -税收差别理论
三、股票股利、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 股票股利
含义 -指企业将应分给股东的股利以股票的形式 发放。
特征 -不会导致企业现金流量的真正流出。从会 计的角度看,股票股利只不过是将资金从 未分配利润或公积金帐户转移到普通股账 户上,未改变股东权益总额,也不会改变 每位股东的持股比例。
三、股票股利、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奖金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 -奖金的分配有可能造成成员之间的攀比,并由 此引发矛盾
三、利润分享制度
含义 -指直接从企业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利 润用于支付员工。
支付方式 -现期支付 -延期支付
三、利润分享制度
优点
-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
缺点
-将企业经营的一部分风险转移给了员工 -具体操作十分复杂 -需要政府在宏观上的一些配合
2600
假定该公司宣布股利分配方案为10送2。即现有 股东每持有本公司10股即可无偿取得2股,也就是 说公司总股数将增加40万股。若该股票此时市价为 6元,随着股票股利的发放,需从“可供发放股利的 利润”项目中划转出的资金为:
6×2 000 000×20%=2 400 000(元)
由于股票面值(1元)不变,增加400 000股,“普通股股 本”项目只应增加400 000元,其余的2 000 000元应作 股票溢价转入“资本公积”项目,而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保 持不变。发放股票股利后,公司股东权益各项目下表: 单位:万元
一、股利分配理论
➢ 股利无关论(MM理论)
提出者
-Miller 和Modigliana
主要观点
-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影响 企业的股票价格或资本成本,即企业的价值是 由企业投资决策所确定的获利能力和风险所决 定的,而不是由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所决定的
实践含义
-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或资本成本, 公司如何制定股利政策无关紧要
实践含义
-公司应采取低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
二、股利分配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
二、股利分配政策
➢ 剩余股利政策
含义
-在保证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前提下,税后净 利润首先用来满足企业投资的需求,然后有剩 余才用于股利分配的股利政策
例:假定某公司某年度提取了公积金、公益金后的 税后净利为500万元,第二年度投资计划所需资 金总额为600万元,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为权益 资本占60%,债务资本占40%。
那么,按照最佳资本结构的要求,公司投资方案所需的 股东权益数额为:
600×60%=360(万元)
公司当年全部可用于股利分配的盈余为500万元,可以 满足上述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并有剩余,剩余部 分可作为股利发放。当年发放的股利总额为:
缺点
-增大了企业风险 -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利于员工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关心
二、奖金分配制度
具体形式
-与个人劳动量直接挂钩的奖金 -与企业经营业绩直接相关的奖金 -其他形式的奖金
二、奖金分配制度
优点
-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金流出量的多少与企业经营业绩相吻合
缺点
特征 -对企业的权益资本账户不产生任何影响, 但会使企业股票面值降低、股票数量增加
动机 -降低股票价格,便于交易 -为发行新股作准备
三、股票股利、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 股票回购
含义 -是指企业出资回购本身所发行的流通在外 的股票
特征 -由于回购后市场上流通的股票数量会减少, 每股利润提高,从而导致股价上涨。
➢ 固定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
含义
-每年从净利润中按固定的股利支付率发放股利
优点
-不会给企业经营造成很大的财务负担
缺点
-股利变动大,不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股利分配政策
➢ 制定股利政策应考虑因素
企业的投资机会 企业的资本成本 企业的现金流量 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 企业所处的行业 企业的股权结构 其他因素
主营业务利润=产品销售净收入-产品销售成本
- 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产品销售净收入=产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扣和折 让
第一节 企业分配概述
一、企业分配的概念
定义
-是界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营成果,如何在相关
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的行为。
企业分配的要素
-企业分配的对象 -参与企业分配的主体
➢ 股票股利
动机 -降低股票价格,吸引更多的股东进行投资 -将现金留存下来,用于再投资
缺陷 -为后期现金股利的发放带来较大财务负担
例:某公司在发放股票股利前,股东权益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普通股股本(200万股)
200
资本公积
400
盈余公积
400
可供发放股利的利润
1600
股东权益合计
利润按其形成过程,分为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 税前利润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
支净额和以前年度净损益调整。
第一节 企业分配概述
利润的构成
净利润=利润总额(税前利润)-所得税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净额+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费用
除息日:
2008年12月16日
股利支付日: 2009年1月5日.
第八章 企业分配管理
第一节 企业分配概述 第二节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分配 第三节 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分配
学习目标
了解利润的形成、利润分配的概念和原则; 了解股票回购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掌握利润分配的顺序; 熟悉股利分配理论; 掌握股利政策的类型。
第一节 企业分配概述
利润的概念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业 务以及其他非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净收益。在量上 表现为全部收入抵减全部支出后的余额(负数为 亏损)。
第一节 企业分配概述
三、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
弥补被没收的财产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 弥补超过用税前利润抵补期限、用税后利润弥补的亏损。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提取公益金。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逻辑关系:企业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完毕,不得提取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