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计数器的设计
刘予歆
14346015 一、实验目的
使用JK触发器设计4位计数器;
区分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的不同原理。
如果有可能,分析两者不同的竞争和冒险的原因;
学会添加一些门电路,让普通的计数器改造成部分计数的电路;
用触发器,设计194芯片(只在 protues做原理图)
二、实验仪器
数电实验箱万用表示波器74LS73 74LS00 74LS08 74LS20
三、实验原理
2.集成J-K触发器74LS73
⑴符号:
图1 J-K触发器符号
⑵功能:
表1 J-K触发器功能表
功能
⑶状态转换图:
图2 J-K触发器状态转换图
⑷特性方程:
三、实验内容
实验说明:74LS73触发器的时钟接口是在下降沿发生状态的改变。
1、设计一个16进制异步计数器
用前一个触发器,即较低位的输出接入下一个,即较高位的时钟输入,实现“频率二分”。
如下图为原理图。
这是实验过程中的波形图,
从上到下对应二进制的较低位到较高位,从A到B点对应数字: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
然而图中有一些毛刺,经过放大,图片和毛刺产生原因的分析如下:
D0~D3是D8~D11的格雷码:
D8和D9的异或产生D0,D9和D10的异或产生D1,D10和D11的异或产生D2,而D11等于D3,
进过把毛刺放大,发现:毛刺边缘近似的和下方的BCD的波形图的对应的异或输入波段边缘对其。
因为计数器的JK触发器是从左网右一步一步传递的有时间延迟,所以造成了BCD边沿电位相同,对格雷码产生短时间的低电位,即为毛刺。
2、设计一个16进制同步步计数器
由于JK触发器的输入和输出中间有GAP,利用时间极短的GAP,让上一个,即较低位的触发器的输出状态来作为后一个,即较高为触发器的输入,当前触发器的所有较低位的触发器输出全部为1的时候,其输出状态才会改变。
以下是原理图
这是实验过程中的波形图,
从上到下对应二进制的较低位到较高位,从A到B点对应数字: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
然而图中有一些毛刺,经过放大,图片和毛刺产生原因的分析如下:
这几幅的毛刺要么看似和BCD的输入无关,因为在毛刺出现的时段,BCD的4位输出的电位都没有变化,按道理是不该有毛刺的。
经过和同学讨论,得出在极短时间内,示波器的扫描也是有一定的延迟,到时图中的毛刺
这个毛刺是因为JK触发器的延迟,经过异或门产生的
3、设计特殊的12进制同步计数器
所谓最后的状态1010,要跳转到0001,需要将第1位和第3位toggle,第4位不用管,因为随着时钟的进行,它自然会跳转到1.
以下是原理图
这是实验过程中的波形图,
从上到下对应二进制的较低位到较高位,从A到B点对应数字:、0001、00
10、0011、0100、0101、0111、1000、1001、1010、1011、1100
4、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添加一些门电路,使12进制计数可以正序,也可以逆序.
当UP=1时,前面所有的JK触发器的输出状态都是高电位的时候,当前的JK输出状态才改变;当up=0时,如果前面的所有的JK触发器的输出状态都是低电位的时候,当前的JK输出状态才改变。
由此,可以得到以下表达式,如下:
根据表达式设计原理图:
由于门的数量太多,所以决定只做逆序计数的,以下是倒序的波形图:
从上到下对应二进制的较低位到较高位,从A到B点对应数字:1100、1011、1010、1001、1000、0111、0101、0100、0011、0010、001
5、模拟194的功能,用JK触发器设计芯片
194芯片的功能如下:
根据上述表格,原理图如下:
原理图设计的说明:
如下图,A区是功能表格中S1和S2的功能选择和译码,当S1=S0=1时,C区的与门开启,而D区的与门的输出总是0,实现并行送数;当S1=1,S0=0时,D区的1、3、5、7的与门打开,而D区和C区的其它与门的与门输出全部是0,实现数据左移;同理,当S1=1,S0=1,只有D区的2、4、6、8的与门开启,实现数据的右移。
B区是左移或者右移的数据补充;而E区整合了以上三个功能的输出,并通过;
当S1=S0=0,E区没有新的数据传输,实现了数据的保持。
当然,以上功能只有在原理图里时钟下方的开关控制的清零端口~CR=1时才行,如果是0,JK的输出都是0。
即为清零。
由于所需的门比较多,就不能在实验箱上面进行。
所以我选择了数据右移的功能进行实验,波形图如下:
其中,我用197构建一个16进制计数器,
(1)当把Q0接入左补充数据端口时,波形图形图如下:
其中,D7是197的Q0输出,虽然每个时钟后,输入0,从D0~D3,0沿着左下角走,但是看起来是D0是D1的反向。
为了试验的可靠性,将Q1 Q2 Q3 作为向左数据补充。
Q1的波形图如下:
Q2的波形图如下:
Q1的波形图如下:
可以看出当197的Qi输出0时,间隔一个时钟,D0会复位,在下一个时钟,D1复位——一次下去,验证了我实现数据右移的成功。
6用ISE烧录BAsys2。
任务:用开关波动学号后两位的二进制码,如果正确,LED亮灯。
我的学号是14346015,后两位是0001 0101,所以如下是逻辑图:
然后进行烧录,实验在课堂上被老师验证。
四、总结
有些设计门电路多,实验板应付不过来,可以拆分设计的功能,一个一个的测试。
对于移位的实验,刚开始数据补充接口的频率和D0一样,感觉是逻辑非,但是改变输入的频率,实验期待的规律就可见了。
所以对于研究某个参数的实验,改变参数的性质可以更加稳健的发现规律,使得实验更加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