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与三个关键问题探讨_林雯

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与三个关键问题探讨_林雯

在微课的设计中,“以学生为中心”有三层含义: 1.在 视 听 传 播 的 设 计 上 ,要 用 学 生 的 眼 睛 看 画 面 , 用 学生的耳朵听声音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制作微课时会 习惯性地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没有认真分析一下:
* 基 金 项 目 :2013 年 广 西 高 等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项 目 “教 育 技 术 专 业 ‘人 文 、科 学 、技 术 ’三 位 一 体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探 索 与 实 践 ”(编 号 : 2013JGA169 );2014 年广西教师教育重点项目“面向教师教育的示范性精品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编号:2014Jis@moe.edu.cn
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与三个关键问题探讨 *
林雯 (广西师范学院 教育技术系,广西 南宁 530000)
摘 要:当前,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兴未艾。 作为一种以视频为载体的新型网络教学资源,微课的教学
设计有其独特之处。 作者在分析大量优秀微课案例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教学理论,从视听传播、教学思路、
念,具有统摄、概括、包容当前学习内容的作用。 例如,在 讲解等腰三角形的时候,三角形的概念可以作为先行组 织者;在讲解平抛运动的时候,自由落体运动可以作为 先行组织者;在讲解鲸时,哺乳动物可以作为该内容的 先行组织者。
比较性组织者则与新的学习内容是平行关系,在教 学中起类比的作用, 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新知 识。 比如,在讲解雷达的工作原理时,可以用回音现象的 原理作为先行组织者; 在讲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时,城 市给排水系统可以作为先行组织者。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CT in Education 27
创新探索
《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mis@moe.edu.cn
作、可测量,不要设计抽象模糊、大而空泛的目标。 对于 信息含量大的教学主题, 则可以采用内容分解的方式, 化整为零、逐一制作,最后形成系列微课。
四、微课设计的关键问题二: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 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 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 体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 ”[4](袁振国,1998)任何一 项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学策略,恰当的教学策略 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在微课的设计中,策 略选择是核心环节, 能够直接体现出教师的教育理念、 教学技巧乃至教学智慧和创意。 要正确选择教学策略,必须首先清晰微课教学的特 点。 第一,从教学内容的性质看,经由微课传授的教学内 容本质上属于间接经验,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接受间接经 验的过程;第二,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微课中的信息流 动基本上是单向传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学过 程缺少双向互动;第三,从学习者的角度看,学生利用微 课进行自主学习,具有独立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微课教 学必须能够契合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 效果。 从微课教学的特点分析可知,微课教学本质上属于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范畴。 由于微课教学是一个经由视频 向学生单向传递教学信息的过程,而且学生具备较大的 主动权,所以微课教学的策略要重点放在激发学习兴趣 和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这两个关键点上。 根据有意义 接受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相关理论,结合视频媒介传播 的特点, 微课教学可以重点借鉴以下三种教学策略,如 表 1 所示。
2.在 教 学 思 路 的 设 计 上 , 要 根 据 学 生 的 思 路 展 开 教 学
一个好的微课,要善于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用学 生看问题的思路来引领教学内容的组织。 比如,问题解 决思路就是一种常用的设计策略。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 了解决问题,微课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疑惑点、困难 点把教学内容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顺着学生的问题思 路展开内容讲解,一步步引领学生深入学习。 此外,还可 以灵活使用归纳总结、联系对比、案例分析、逻辑推理等 设计思路。 总而言之,要善于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按照 学生的思维重组知识呈现顺序,真正做到在教学思路上 “以学生为中心”。
心理感受三个层面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并就微课设计中的三个关键问题:选题、教学策略、
教学信息处理展开重点论述。在选题上强调内容的价值性、适用性、契合度;在教学策略上以有意义接受学
习为理论基础,重点分析了先行组织者策略、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情景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原理及方法;在
教学信息处理方面,根据视频媒介的特点提出了教学内容可视化的三种具体手段:概念形象化、数字关系
人讲话的感觉,因此语音缺乏自然感、亲和力,无法在情 感上传递出和谐的旋律。 微课是供学生单独使用、反复 观看的,要传递出与集体教学不一样的,一对一教学的 亲切自然感,才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微 课的感染力。 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是“我在你面 前,我为你讲解”。 有了这样的情感基调,微课的制作才 容易取得成功。
其次,从画面和声音的制作方面,要学会用学生的 视角看画面,用学生的耳朵听声音。 比如,在拍摄实验操 作、乐器弹奏、手工制作、运动技巧等内容的镜头时,一 定要从方便学生观察、模仿、学习的角度拍摄,顺着学生 的视角采用俯拍、同侧拍等方式制作画面。 画面要重点 呈现学习内容,而不是呈现老师或者教学活动全景。 同 理,声音的制作要让学生听得清楚,感觉舒服,注意背景 音乐可控等。
图示化、信息呈现动态化。
关键词:微课;教学设计;策略;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26-05
一、引言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教育资源。 当前,很多学校 都在积极开展微课的培训、开发、应用等相关工作,各级 各类的微课比赛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参 与的热情。 由于微课制作的技术门槛低,微课作品的生 成、传播、使用比较简单,很多教师乐于接受和尝试,当 前的微课制作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虽然微课受到人们的热捧,但由于大部分一线教师 缺乏对微课内涵的深入理解,缺少微课设计与制作的专 业培训和指导,致使很多微课作品流于形式,起不到应 有的教学效果,甚至造成新的资源浪费。 胡铁生老师在 对 500 多 名 高 校 微 课 参 赛 老 师 进 行 问 卷 调 查 后 指 出 : “能支持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先进微 课教学设计理念指导的微课作品仍然缺乏。 ”[1](胡铁生, 2014) 笔者在从事各级各类微课培训和大赛评比的工作 中,分析、比较、评阅了大量作品,总结、凝练出微课设计 与制作的一些主要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和借鉴。 二、微课设计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 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中,“以学生为中心”是一个不 可动摇的原则。 微课以视频为载体,以网络为传播途径,
是一种提供给学生自主观看、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资 源。 “微课的出现是教育资源建设之重心由助教向助学 转变的重要契机。 ”[2](杨满福,2013)。 总体来说,微课的 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①用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 供 学 生 课 外 复 习 ,查 缺 补 漏 ;②用 于 翻 转 课 堂 ,起 教 授 新 知 的 作 用 ;③用 于 拓 展 教 学 ,满 足 学 生 个 性 化 的 学 习 需 求。
3.在 心 理 感 受 上 ,要 有 面 对 面 辅 导 的 亲 切 自 然 感 微课并非传统课堂教学搬家,也不是课堂授课的微 缩版,它是一种能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服务的资 源和工具,这是微课区别于其他教学资源的重要特征之 一。 可汗学院的微课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是因 为可汗学院的教学信息处理和呈现手段非常简单,仅仅 利用了一个手写板。 微课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教师对 教学内容的熟练驾驭, 在于教师充满人情味的耐心讲 解,在于透过语言信号传递出来的亲和力、感染力。 当前,很多老师在制作微课时容易忽视心理感受问 题。 教师在录制微课时不注意调整自己的感觉,还是停 留在上集体课、公开课、示范课的场景,声音会不自觉地 变得生硬、呆板、不自然,让人感觉像是大会发言或新闻 广播。 也有部分教师不习惯对着计算机讲课,找不到对
无论出于何种使用目的,都需要明确:第一,微课的 使用对象是学生,不是老师;第二,微课的主要使用时间 是课外,不是课内;第三,微课的使用地点一般在家里、 宿舍,不是教室。 因此,学生看不看、看多久,教师无法直 接监控。 作为一种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微 课要想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必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 件:有用和有趣,否则无法有效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所 以,微课设计的核心原则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 偏离这 个 中 心 , 微 课 就 很 可 能 重 复 “ 建 设— — — 闲 置— — — 浪 费 ” 的 命运。
表 1 教学策略分析表
教学策略
学习动机来源 新旧知识的链接途径
先行组织者
认知内驱力
经由知识结构的链接
基于问题
好奇心、兴趣点 经由问题的链接
情景化、案例化 个人需求、 现实 经由真实情景的链接 关联
1.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来的重 要概念, 它指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比 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能够 起到把学习任务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相关联 的作用。 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说明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 织者两类。 说明性组织者一般是当前学习内容的上位概
26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6
《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mis@moe.edu.cn
创新探索
学生需要看到什么? 学生需要听到什么? 没有充分考虑 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视听感受。
首先,从内容上看,学生在微课中最需要得到的信 息是知识、技能本身,他不需要看到完整的教学活动过 程。 因此,并非教学内容的一些因素和环节,如教师个人 形象、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乃至学习竞赛等传统课堂教 学环节,是完全可以省略的。 微课不是课堂录像的微缩 版,更加不是视频公开课、示范课、精品课。 因此,微课不 需要展示教学活动过程,只需要展示教学内容本身。
三、微课设计的关键问题一:选题 微课的选题好比农夫选种,优良的种子辅以适当的 耕种容易获得丰收,如果选了先天不足的种子则事倍功 半,难以产生好的结果。 因此,选题是微课制作的第一个 关键问题。 总的来说,微课的选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 虑: 1.使用价值高 任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制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 间和精力,微课虽然制作技术门槛较低,但也要耗费相 当的人力物力。 因此,要选取教学使用价值较高的课题 来制作微课。 比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热 点,平时需要老师反复讲解和强调的内容,学生容易出 错的知识点,学生经常提问的问题等,都可以作为微课 的选题对象。 “此类选题通过微课程的形式解决问题越 快速、讲解问题越清晰,选题的价值也就越高。 ”[3](郭绍 清,2014) 2.适合视频传播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资源,选取符合视频传 播特征的教学内容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微课的优势和作 用。 众所周知,视频是以连续的动态画面来呈现信息的, 因此,一些具备“动态特征”的教学内容,比如:动作技 能、操作过程、工作原理、变化过程等,就非常适合使用 微课。 此外,视频传播的两大信息通道是图像和声音,如 果教学内容本身需要使用较多的图像和声音, 比如:地 形地貌、摄影摄像、广告设计、艺术欣赏、发音训练、乐器 弹奏等内容,也非常适合使用微课。 3.内容相对独立,信息量不大 微课是相对完整、独立的小型教学资源,时间长度 一般不超过十分钟。 调查数据表明,超过 6 分钟的视频 受欢迎程度直线下降。 所以,微课的选题必须要小,内容 少且相对独立。 选题时,可以选取一个独立的小话题作 为 切 入 口 ,把 内 容 讲 通 讲 透 ,宁 可 “小 题 大 做 ”,不 宜 “ 大 题小做”。 比如:“怎样写请假条”、“‘的’、‘地’、‘得’的用 法”、“电话号码的读法(英语)”等选题就属于内容独立、 体量适宜的选题。 同时,一个微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 一般设定一到两个目标即可。 目标要尽量具体化、可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