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家校联系本的有效设计与实施研究家校联系本的有效设计与实施研究王薇薇【摘要】: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组成,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庭和学校通力合作。
近年来,许多学校的学生书包中都揣有一本家校联系本。
这本是可喜可贺之事,小小的家校联系本反映出学校教育主动争取家庭教育支持与配合的开放意识,蕴藏着教师与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合作意向。
但发现这样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记录内容单一匮乏、容易对学生造成心理上负面影响、只是学校对家庭的单方联系、忽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问题。
如何去粗存精,完善内容,把家校联系本有效设计到新的层次,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
文章要经过各个班主任应用后进行实际论证,且对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进行调查,使家校联系本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上升到学生成长记录的一部分,把家校联系本赋予了交流联系、评价、监督管理、学生自我总结等功能。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目前家校联系本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现有家校联系本使用的不足,依据先进的家校合作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理念,并结合调查统计出目前家1/ 20长、教师、学生的交流需求,设计出有效的家校联系本,并对设计出的新版家校联系本提出使用要求和建议,更好的为教师、家长、学生服务。
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导论部分主要说明了选题的原因和意义及相关的文献综述,正文中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家校联系本的使用现状,包括什么是家校联系本,家校联系本的优势及不足;第二部分阐述了家校联系本的有效设计设计理念,包括家校合作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理念,并用调查研究法了解家校联系的三方需求,简述调查过程分析调查结果;第三部分阐述了设计完善的家校联系本的基本原则,并设计出家校联系本的模版,涵盖了封面设计、日常模块设计、周六、日模块设计、寒暑假模块设计,并对家校联系本自创设计进行了几点建议;第四部分说明如何有效使用新版家校联系本的要求;第五部分对新版家校联系本使用的效果进行了检验和总结。
【关键词】:家校联系本家校合作成长记录发展性评价【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59 【目录】:中文摘要 5-6 Abstract6-7 导论 7-17 (一)---------------------------------------------------------------最新资料推荐------------------------------------------------------ 选题缘由 7 (二) 文献综述 7-15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5-16 (四)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17 第一部分家校联系本的使用现状 17-20 一、什么是家校联系本 17 二、家校联系本的作用 17-18 三、现有家校联系本的不足 18-20 (一) 记录内容单一匮乏 18 (二) 容易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18-19 (三) 学校对家庭的单方联系 19 (四) 学校与家庭互不理解 19 (五) 忽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19-20 第二部分家校联系本有效设计的理论依据 20-25 一、家校合作理念20-22 (一) 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20-21 (二) 家校合作的新要求 21-22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理念 22-23 三、基于家长、教师、学生的三方需求 23-25 (一) 调查过程简述 23 (二) 调查结果分析 23-25 第三部分家校联系本的改进设计 25-36 一、家校联系本的改进 25-26 (一) 让家校联系本成为成长记录的一部分 25 (二) 必需为家长、学校、学生三方交流提供平台 25-26 (三) 使用简便化 26 二、家校联系本的模版设计 26-35 (一) 封面、扉页设计26-31 (二) 日常模块设计 31-33 (三) 周六、日模块设计33-34 (四) 寒暑假模块设计 34-35 三、家校联系本自创设计的建议 35-36 (一) 收集全面的资料,具有独创性 35 (二) 内容的设计要人性化 35 (三) 内容要随着学期的变化而进行更新 35-36 第四部分关于新版家校联系本使用的建议3/ 2036-41 一、教师的使用 36-39 (一) 使用前首先做好家长和学生的培训工作 36 (二) 教师要及时批阅回复 36 (三) 尊重家长和学生 36 (四) 提供让家长和学生交流学习的机会36-39 二、学生的使用 39 (一) 记录广泛 39 (二) 时常翻阅,认真总结 39 三、家长的使用 39-41 (一) 实事求是,认真对待 39-40 (二) 多鼓励,多宽容 40-41 第五部分新版家校联系本使用的效果 41-44 一、效果检验 41-42二、结论 42 三、进一步设想 42-44 参考文献 44-47附录 47-56 表一:家长需求的调查问卷 47-50 表二:学生需求的调查问卷 50-51 表三:教师需求调查问卷 51-52表四:家长对有效设计后的家校联系本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 52-53 表五:学生对有效设计后的家校联系本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53-54 表六:有效设计后的家校联系本使用情况调查教师用表54-56 致谢 56 《家校联系本》班主任工作的好帮手做了十八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刻感受到,教师在学校做再多的努力,如果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是事倍功半的,所以加强和家长的沟通是极其重要的。
在这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家校联系本》成为了我了解学生、做好学生工作的好帮手,并从中享受到了与家长沟通的快乐。
在班中推行《家校联系本》,是我很早就有的想法,而真正建立这样一个制度,还是这一学期的事情。
---------------------------------------------------------------最新资料推荐------------------------------------------------------ 我是这样做的,每天下午放学前,让学生把带有我简短留言的联系本带回家(联系本还要记录当天的课外作业内容以免忘记,也让家长知道孩子的作业情况)。
第二天上午家校联系本同家庭作业本一同收回,上面有家长对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留言。
我批阅后会积极协助家长进行表扬或教育,并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
包括该生其他科目学习和完成各科作业情况的反馈,或表扬或批评指正。
每次的反馈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或者是一段文字,或者是一种表情图,或者是一个或几个标点符号,也有时老师只签个时间就够了。
大部分家长对此很热情,非常支持这项工作。
在使用《家校联系本》的过程中,我渐渐认识到了它的有效性,我发现《家校联系本》的魅力远远超出了我当初的想象,它在我的班级管理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就像一条神奇的五彩飘带拉近了我与家长、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家长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成为我的合作伙伴。
现在,每天静心愉悦地批阅《家校联系本》成了我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家校联系本》成了我与学生以及家长合作,做好学生教育工5/ 20作的好帮手。
一、《家校联系本》,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一点尤其重要。
虽然我们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经常反复讲解基本的学习要求和行为习惯,但仍是无法让学生高质量地做到。
因为这不仅需要老师课内规范,更要通过课余、校外的长期监督而逐渐养成。
课余监督也许能够做到,但校外的跟踪就显得力不从心。
据于此种情况,我利用《家校联系本》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前记录下当天的笔头、口头回家作业,并写明作业达到的要求。
作为学生回家学习、作业的指南。
同时要求家长围绕作业要求对子女的完成情况进行抽查,充分发挥家长的家庭监督作用。
自从使用了《家校联系本》,感觉天天在与家长交谈,天天在家访一样。
也看到孩子们在逐步改掉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习上认真了。
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每次发放联系本时他们翘首企盼的样子,学生们特别想看老师的留言。
因为他们在家的良好表现家长及时反馈给了老师,而在校的点滴进步老师也第一时间告知家长。
他们感到自己的付出有人认可,也尝试到了成功的体验,于是学会自我调整,慢慢改变自己。
---------------------------------------------------------------最新资料推荐------------------------------------------------------ 有了《家校联系本》后,学生身边仿佛随时有家长和教师监督着,许多小的坏习惯也不知不觉改掉了。
二、《家校联系本》,架起了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家校之间应建立经常性的双向沟通。
沟通是指在孩子发展与教育上,家校双方应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全面的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在教育上取得共识,在行动上达成一致。
如今,有些家长工作繁忙,在接送学生时总是来去匆匆,难以抽出时间与教师经常交谈。
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好人手一册的《家校联系本》,把它作为家校双方相互沟通的桥梁显得尤为重要。
我每天有重点地选择一批学生的联系本,写上一些勉励感谢之辞,诸如:在您的配合下,您的孩子最近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您的严加管教终于喜获成效。
;从您的孩子身上看到了你们良好的家庭教养。
当家长签阅联系本时,目睹这些赞美之辞,看到自己的子女健康的发展,自己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回报,更增强了他们管教子女的决心和信心,心中备感欣慰。
无形中也对我产生了高度的信任感和期望值,为我今后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 20下面笔录一些《家校联系本》上的文字:有的家长喜欢在这里表扬孩子:这几天,孩子会主动做一些家务活,好像长大了。
我回复:看来孩子在我们的鼓励下进步了。
有一名家长在联系本上写道:孩子难管,不听话,顶嘴。
作业写得整齐,正确率低。
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与这名学生单独交谈,我只在本子回复:希望家长能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真心听您的话。
孩子的作业错在哪里,是审题不认真,还是计算方法没有掌握?家长如果能帮助孩子仔细分析一下原因就更好了。
对于作业的书写尚需严格要求。
第二天本子上又有一段话:这孩子在家写作业,总是边写边玩,心思根本就没放在作业上,麻烦您把这个利害关系给他讲一讲。
我跟这名学生就此事进行了一番长谈,让他理解妈妈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