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中学高2020级课内文言文复习(抒情类文本)1班级: 姓名:说明:本练习的课文来自《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
兰亭集序 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 )之初,会.( )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 )禊事..( )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 )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 )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 )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或.( )取诸.( )怀抱,悟.( )言一室之内;或因.(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 )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 )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 )之矣。
向.( )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 )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终期.( )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 )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 )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 )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二、词语小结(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虚词需要标出用法)1.修: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③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④务耕织,修.守战之具2.次:①列坐其次.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陈胜、吴广皆次.当行3.期: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③君与家君期.日中④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4.游:①游.目骋怀②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③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④游.于三辅⑤请息交以绝游.5.一:①俯仰一.世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③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④用心一.也6.系:①感慨系.之矣②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③俯首系.颈,委命下吏7.临:①未尝不临.文嗟悼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③居高临.下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8.遇:①当其欣于所遇.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③盖追先帝之殊遇.三、文意理解:文章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请概括。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词语小结(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虚词需要标出用法)1.曾:①曾.不能毁山之一毛②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③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④曾.益其所不能2. 遗: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③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④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⑤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⑥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⑦托遗.响于悲风3.和:①倚歌而和.之②政通人和.,百废俱兴③风和.日丽4.坐: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②因击沛公于坐.③停车坐.爱枫林晚④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⑤坐.北朝南5. 破:①方其破.荆州②拔剑撞而破.之③国破.山河在6.盖: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②员径八尺,合盖.隆起③覆盖.周密无际④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⑤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7.自: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②暂得于己,快然自.足③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④神明自.得⑤旦日不可不早自.来谢项王8.适:①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②始适.还家门③适.百里者宿舂粮④处分适.兄意⑤适.得府君书三、文意理解:试分析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 )尽。
”遂与之俱出。
盖.( )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 )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 )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 )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二、词语小结(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虚词需要标出用法) 1.舍: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④舍.相如广成传舍 2.相: 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②杂然相.许 ③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④伯乐学相马 ⑤儿已薄禄相.⑥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⑦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⑧便利在此月,六合正相.应 3.得:①往往有得.②未得.与项羽相见 ③吾得.兄事之④所识穷乏者得.我欤⑤此言得.之4.且:①不出,火且.尽②且.贰于楚也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④臣死且.不避⑤且.暂还家去⑥磐石方且.厚⑦且夫..天地之间5. 名:①莫能名.者②有仙则名.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④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⑤不矜名.节6.由:①由.山以上五六里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③举动自专由.7.至:①险以远,则至.者少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8.孰:①其孰.能讥之乎②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③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④寒暑和节,而五谷以孰.三、文意理解:第三段中,作者阐述了游褒禅山后的收获心得,请简要概述其观点。
6参考答案:《兰亭集序》二、1.修:①高②长,长寿③修建④整治,治理2.次:①旁边②临时驻扎和住宿③按顺序排列3.期:①至,到②周(年/月)③约定④一定的时间期限4.游:①纵,放纵②游览③游览④游学⑤交际5.一:①数词②把……看作一样③一样的④专一6.系:①附着,随着②拘禁③栓上7.临:①动词,面对,引申为阅读。
②动词,面对、迎。
③动词,从高往低处看。
④副词,将要。
8.遇:①接触,动词②对待,动词③待遇,名词三、1、前来聚会的人多。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3、聚会时的活动雅洁有趣。
“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4、聚会时天气清朗。
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赤壁赋》二、1. 曾:①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②同上③曾经④通“增”,增加2. 遗:①遗失,丢失②遗漏,忽略③遗留,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④赠送⑤遗踪:遗迹,旧址⑥抛弃,脱离⑦剩余的3.和:①跟着唱②和睦③温和4.坐:①坐着②通“座”,座位③因为,由于④连坐,定罪⑤坐落5.破:①攻克。
)②打破。
③残破、破败。
6.盖:①句首语气词②器物上的盖子③遮盖④大概⑤连接上文,表示原因7.自:①从②自己③由于④自然⑤亲自8.适:①享有,②女子出嫁,③到……去④适合,满足,⑤刚才,刚刚,副词。
三、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游褒禅山记》二、1.舍:①放弃。
②门客。
③修建房舍。
④安排住宿2.相: ①辅助、帮助。
②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词。
③互相。
④观察,审察。
⑤容貌,貌相。
⑥互相。
⑦相与、一起。
⑧相应、合适。
3.得:①得到,获得,此处活用为名词。
②能够。
③应该。
④通“德”,感恩。
⑤对、合适。
4.且:①副词,将要。
②连词,表递进。
③况且。
④连词,尚且。
⑤副词,暂且。
⑥连词,表并列。
⑦用于句首,可译为“再说”。
5.名:①动词,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