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不合格及问题处理制度
1、目的
1.1为确保工程质量,以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规范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规定了质量问题的分类,质量问题的调查及对质量问题责任的处理,质量问题缺陷处理方案审批等工作。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建的地基基础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分类、评审和处置。
3、工程质量问题
3.1凡在施工(包括检验、测试)过程中发生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超过质量标准造成缺陷返工、并形成永久性缺陷者,在施工(包括装卸、搬运、试运)过程中由于操作/使用及保管不当造成设备/材料损坏者,均属质量问题。
3.2 质量问题的分类
重大以上质量问题:属下列情况之一者:
a、构筑物的主要结构坍塌;
b、影响结构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年限或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永久性缺陷;
c、严重影响设备及其相应系统使用功能;
d、返工损失金额一次达五万元以上者。
重大质量问题:返工损失在五万元以上(含五万元)。
一般质量问题:返工损失在一万元至五万元以内(不含五万元)
轻微事故:返工损失在一万元以内(含一万元)。
3.3质量问题损失费用的计算原则,质量问题损失费用,应按质量问题进行返工而实际造成的损失计算,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和一定数额的管理费,扣除可以回收利用的残值。
5、质量问题的调查/评审、处置
5.1本公司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置方式包括返工、返修、让步接收、降级处理等。
5.2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制度为:调查、原因分析、制定处理方案、处理、重新验收等。
5.3(轻微)或一般质量问题发生后,施工队(班)应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由项目部质检员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调查、评审和处置,其调查/评审和处置
记录由项目部保存。
5.4 一般质量问题发生后,施工队(班)当日向工程部报告,由工程部经理组织质检员和相关人员进行调查/评审、并将处置方案报工程部审核,总经理批准。
处置相关记录报工程部备案。
5.5 公司内部重大质量问题发生后,由项目部及时向工程部、总经理报告。
由总经理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评审,提出处理决定报总经理批准。
对重大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处理,并由质量问题责任单位写出质量问题报告,并由公司负责向业主提交事故报告,
5.6 各级质量问题调查、分析及处理工作应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没有举一反三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5.7各级质检员应对质量问题的处理结果进行重新检查验收,并记录检查验收结果。
6、施工质量缺陷处理方案的审批制度
6.1一般质量缺陷,由质量责任部门进行调查、评审、处置,提出缺陷处理方案,报工程部经理审批,由质量责任部门组织实施。
6.2 重大及以上质量缺陷处理方案,由工程部编制,项目部、设计、建设/监理单位共同审定,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质量缺陷处理由质量责任单位负责完成。
6.3 凡需设计单位进行验算的项目,由工程部提请设计单位协助进行核算,质量责任单位按核算结果进行处理。
6.4 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及实施情况记录,应作为技术档案由工程部存档。
6.5 凡质量问题缺陷处理后,其处理结果应报监理重新检验认定。
7、设备制造质量缺陷处理
设备制造质量缺陷除必须返厂处理外,应根据现场条件尽可能在现场处理。
现场处理,应将配合返修/返工项目、缺陷情况、处理措施、实耗人工材料费用和其它费用作出记录经厂家签证后,报送有关部门/单位。
同时设备缺陷返修结果,应报设备供货单位和监理确认。
8.相关文件
9.相关记录
预检记录表
系统(分部)工程调试记录表信息联络单
不合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