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物学知识点

植物生物学知识点


大:营养cell 3-细胞花粉
进入
细胞器极性分布
小孢子 液泡化小孢子 不等有丝分裂
有丝
花粉管
(单核花粉)
小:生殖cell 2-细胞花粉
有丝分裂
50、雌配子体(被子植物)=胚囊
51、雌配子体的发育
功能大孢子
2核胚囊
液泡化
有丝分裂
(单核胚囊)
4核 8核
细胞化(7cell8核)
52、单孢型胚囊-----蓼型胚囊 双孢型胚囊-----葱型 四孢型胚囊-----贝 母型
18.红藻门常见种类:紫菜属,江蓠等
19、褐藻门常见种类:海带、裙带菜、巨藻、鹿角菜、马尾藻属
20:几种海藻胶:琼胶、卡拉胶、海罗胶等
21、几种对水体有监测、净化作用的藻类: 监测:金藻门中的鱼鳞藻属,锥囊藻属,硅藻门中的绒毛平板藻等 净化:衣藻、小球藻、栅藻等
22、原丝体/原叶体 原丝体由葫芦藓孢子发育而来,产生配子体;原叶体是蕨类植物的

不具根毛,有气孔,角质层 厚
外皮层有厚角组织,含叶绿 体,无内皮层,不具凯氏 带,不具中柱鞘
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相 对排列,形成一个维管束, 一般具髓
初生木质部:内始式 初生韧皮部:外始式
木栓形成层起源于表皮和外 围的皮层(外起源),皮 层保留,存在束中和束间形 成层
5、单轴分枝/合轴分枝 单轴分枝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由顶芽不断向上生长形成主轴,侧芽
9+2型
主要为纤维素、果胶 质、几丁质等
15、蓝藻的繁殖方式: A.营养繁殖:包括少数细胞直接分裂,断裂和形成段殖体(或藻殖
段)进行繁殖。 B.无性生殖:少数种类可以形成外生孢子和内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
许多丝状体种类能形成厚壁孢子,这种孢子可以长期休眠以度过不良环 境,在条件适宜时刻萌发成新个体。
配子体,由单倍体孢子直接萌发产生。
23、裸子植物纲、科,基本特点: 苏铁纲:常绿木本,茎干粗壮直立,常不分枝,大型羽状复叶,簇
生于茎的顶端,球花顶生,雌雄异株。 银杏纲:落叶乔木,枝条有长、短枝之分,叶为扇形(叉状脉
序)。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 松杉纲:常绿或落叶乔木,稀为灌木,茎多分枝常有长短枝之分。
47、
原分生组织
根分生区
原表皮 垂周分裂 表皮
初生分生组织 基本分生组织 各方向 皮层 原形成层 维管柱
48、双韧维管束以葫芦科最为典型
49、雄配子体的形成与发育
表皮 外
初生壁细胞 药室内壁
孢原细胞
中层 内
减数
造孢细胞 次级造孢细胞 小孢子母细胞
个细胞)
小孢子(雄配子体第一
同时型(双子叶) 连续型(单子叶) 四个小孢子 四面体型 平面左右对称
3 部分精子无 鞭毛
4 世代交替, 配子体完全 寄生在孢子 体上
被子植物
1 具雌蕊 2 出现双受精现
象 3 具真正的花 4 孢子体发达 5 配子体退化
(雄配子体2 个cell,雌配子 体8个cell)
31、 被子植物 主叶脉
平行
分枝
维管束
根系 花
分散排列(有 须根系 3数 限)
环状排列
直根系 4或5数
发育形成侧枝,侧枝又以同样的方式形成次级侧枝,主轴生长明显占有 优势的分时方式。常见于裸子植物。
合轴分枝:没有明显的 顶端优势,顶芽只活动一段时间便死亡或生长 极为缓慢,紧邻下方的侧芽开放长出新枝,代替原来的主轴向上生长, 生长一段时间后又被下方的侧芽取代,如此更迭。使树冠呈伸展状态, 更利于通风透光,大部分被子植物为这种分枝方式。假二叉分枝为合轴 分枝的一种。 (注意区别二叉分枝)
29、真菌的主要分类群及其代表种类
鞭毛菌亚门----------水霉
接合菌亚门----------根霉
子囊菌亚门----------酵母菌、火丝菌、麦角菌、青霉、冬虫夏草
担子菌亚门----------双孢蘑菇、毒伞、侧耳、香菇、木耳、银耳、灵
芝、鬼笔、竹荪、马勃、黑粉菌
30、进化方向 苔藓
蕨类
裸子植物
28、子囊、子囊孢子、子囊果 A.子囊是子囊菌完成核配和减数分裂而产生子囊孢子的细胞。 B.子囊孢子是子囊菌亚门真菌产生在子囊内的一种孢子,一般椭圆
形,单细胞,有时为多细胞。 C.子囊果是子囊菌亚门产生子囊孢子的结构。由产生子囊孢子的子
囊,产生子囊的菌丝和包在外面的菌丝体共同组成。有3种类型:球 状,瓶形或囊状,盘状。
典型热带和亚热带植 物
二氧化碳固定途径 只有卡尔文循环
在不同空间分步进行 C4循环途径和卡尔文 循环
与二氧化碳亲和力 弱
强(有PEP羧化酶)
光和效率


共同点:植物重要的生理过程,均有水分参与作用。
2、有世代交替必有核相交替,有核相交替不一定有世代交替。 3、比较旱生叶和水生叶的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
旱生植物叶:第一类叶小而厚,多茸毛,表皮细胞壁角质层发达,有 的具有复表皮,气孔下陷或限生于局部区域(气孔窝)。栅栏组织层数 多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海绵组织和细胞间隙不发达,机械组织发达。 原生质体少水性,细胞液高渗透压。另一类为肉质植物,有发达薄壁组 织,能保持大量水分,水的消耗少能耐旱。
14、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特征
原核生物
DNA形态
单链共价闭合,环 状,不缩聚成染色体
组蛋白

核膜


核仁

真核

纺锤体

有丝分裂
着丝粒

减数分裂

膜细胞器
无或有一些薄片和片 层
核糖体 鞭毛 细胞壁组成
有 沉降系数70S
由鞭毛蛋白组成,不 是9+2型,中空
主要为肽聚糖
真核生物
分裂期缩聚成染色体
有 有 有 有 出现 有 绝大多数有 有质体、线粒体、内 质网、高尔基体、液 泡等 细胞中为80S 细胞器中为70S
类似叶绿
生活史出 现世代交
1 出现假根和茎 叶分化
2 出现颈卵器 3 出现胚 4 可游动精子,
受精借助水 5 世代交替,孢
子体依附配子 体生活
1 出现真根和维 管组织
2 具颈卵器 3 具胚 4 可游动精子,
受精借助水 5 世代交替,孢
子体、配子体 独立生活
1 保留颈卵 器,又能产 生种子
2 开始出现传 粉现象
53、胚胎发生:合子 胚 极性建立为第一步(近合点----核,近珠孔
B.真花说认为原始的被子植物具有两性花,由已灭绝的具有两性孢子 叶球的内本苏铁演化而来。
26、杨属/柳属 A.杨属常具有顶芽,芽鳞多片,柔荑花序下垂,花具有杯状花盘,雄
蕊常多数,苞片具有裂,风媒花。 B.柳属无顶芽,芽鳞一片,柔荑花序直立,花具有1~2枚腺体,雄蕊常
2,苞片全缘,虫媒花。
27、凯氏带:根内皮层 径向壁、横向壁栓质化、木质化带状增厚。无 质壁分离现象,质壁紧密结合
A.茎上有年轮,根中没有 B.根中具有凯氏带 C.茎中有特别明显的射线
8、三切面(三切面的判别主要要借助于射线的形态、分布) A.横切面:可见到同心圆似的年轮,所见到导管、管胞、木纤维等均为
横切面观,可观察到它们的孔径、壁厚及分布状况;仅射线为纵切面 观,呈辐射状排列,显示射线的长和宽。
B.切向切面:也称弦向切面。垂直于茎半径所做纵切面(不过中心) 年轮常呈倒U形,所见导管、管胞、木纤维均为纵切面,可见其长宽及 细胞两端形状、特点;但射线为横切面观,轮廓为纺锤形,可见高 宽。
12、自花传粉可以推出什么特征? 两性花;雄蕊雌蕊同时成熟,柱头对接受自身花粉无生理上障碍。
(需同时成立) 请自己推出异花传粉可以知道的信息。
13、风媒花/虫媒花
风媒花的花多密集或为穗状花序、葇夷花序等,可产生大量花粉, 花粉体积小,质量小,较干燥,表面多光滑少纹饰,雌蕊柱头往往较 长,呈羽毛等形状以便接受花粉。花被不显著或不存在。木本往往先叶 开花。 虫媒花多数具花蜜,特殊气味,往往花朵较大,花显著,有 鲜艳的颜色,花粉粒往往较大,表面附有黏性物质,花粉外壁粗糙,常 有刺穿。【注:风媒花进化于虫媒花】
背面)。此为最正确判断方法。 但一般情况下气孔器多的为下表皮, 反之为上表皮。深绿色为上表皮,浅绿色为下表皮
11、无限花序/有限花序: 无限花序是在开花期间其花序轴可继续生长,不断产生新的苞片与花
芽,开花的顺序是花序轴基部的花或边缘花先开,顶部花或中间花后开 (自下而上,由外向内); 有限花序的花轴顶端不在向上产生新的花 芽,而是由顶花下部分形成新的花芽,花开放的顺序从上向下或从内向 外。
6、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A.双子叶植物多为木本,少草本;多为直根系;茎为环状中柱具形成
层;叶常为网状脉;花同被,多为4、5基数;胚具2枚子叶;花粉具3个 萌发孔。
B.单子叶植物多为草本少木本;多为须根系;茎为散生中柱,无形成 层;也常为平行脉;花多3基数,胚具1个子叶;花粉具有1个萌发孔。
7、如何区别根、茎横切面;
16、蓝藻门中著名食用藻: 普通念珠藻(俗称地木耳); 发状念珠藻(俗称发菜); 海雹菜;
苔垢菜; 钝顶螺旋藻
17.简述真核藻类有几种类型的生活史及其代表植物 合子减数分裂:衣藻属、团藻属、水绵属 配子减数分裂:绿藻门中松藻属、硅藻门、褐藻门中的鹿角菜属和马
尾藻属等 孢子减数分裂:石莼属、海带、紫菜属等
C.径向切面:通过茎的中心做的纵切面,所见管胞、导管、木纤维、 射线都是纵切面,可见高、长。射线细胞排列整齐,并与茎的纵轴相 垂直。
9、掌状三小叶/羽状三小叶:掌状三出复叶三个小叶柄等长,羽状三出 复叶顶端小叶柄较长。
10、如何区别叶片的上下表皮 靠近木质部的为上表皮(近轴面、腹面),反之为下表皮(远轴面、
百合属 无孢子生殖:珠心/珠被发育为胚:柑橘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