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课后作业

语言学概论课后作业

《语言学概论》课后作业
汉语1601 张紫艳 1619010125
1、分析下面三个句子中所体现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
A、张三去过北京
B、妈妈洗了衣服
C、学生举着标语
名词动词名词
这三个句子都是主谓句,由“主语+谓语+宾语/名词+动词+名词”构成,它们的主语和宾语都是名词,谓语都是动词。

在每个句子中,谓语和宾语先组合成动宾(述宾)结构,再和主语组合成主谓结构。

2、与英语对比,举例说说汉语语素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往往一个音节就是个字(词),只有极少作为例外的连绵词。

我们可以看成是一音一字,一词一字;在中国现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变少,更多变成了双音节词。

但一音一字,一词一字的规则仍然存在;在英语等西方语言中,也存在多音节词、多语素连写的词。

尤其是新造的词,更是如此。

汉语中绝大多数的词都是由词根构成的。

古代汉语一个语素一个音节,一般一个语素就是一个词,后来为了弥补语音系统的简化,汉语逐渐用复音词来取代单音节词,复音词从中古开始在汉语中占据优势地位,原来的单音语很多都转化为单音节语素,汉语中单音语素占多数,复音语素多半是联绵词、叠音词或外来词。

汉语语素的组合能力很强,绝大部分语素是自由语素,可以单独成词,也可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但有一部分原来在古代可以独立成词的自由语素到了现代汉语中发展成需要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黏着语素。

如“民”“粹”“律”等。

汉语中的语素都是成词语素,缺少变词语素,基本没有什么形态变化。

而英语中变词语素很多,像”ed””ing””s”等都是动词后可加的。

形容词、副词、名词也都有专门的变词语素。

汉语中的语素有一些从名词发展来的派生语素,如“阿、老、子、儿、头”等,但数目很少,所以汉语中的合在词以复合的居多,派生词较英语少得多。

汉语中同音语素很多,英语中也有同音语素,但数目较少。

而且汉语中复音语素也有同音的,英语则基本没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