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不同稳定剂对SBS改性沥青稳定效果的对比研究
不同稳定剂对SBS改性沥青稳定效果的对比研究
样品老化时N/h
(a)静置老化前
(b)静置老化阶段
飚.1
图l针入度分析测试结果
Result of analysis for penetration characteristics
万方数据
第6期
李双瑞,等:不同稳定剂对SBS改性沥青稳定效果的对比研究
3
根据交通部聊036-98对改性沥青技术指标的要
U Shuang-ruil,LIN QingI,SHI Xiao-fan91,DONG Sheng-xiongI,GUET J Mz,BONNAMY s (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Fuzhou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002,China;
总厂提供;沥青B,重交AH-70,新疆克拉玛依炼油 化工研究院提供。
1.4性能测试方法 对表1中所列的4个系列样品,分别根据其在图
1所示的不同时间点取样,然后依据交通部颁布的 JTJ 052—2000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针入度、软化点和 延度的分析测试。
2测试结果与讨论
SBS橡胶:韩国LG501P,掺量为总量的5%(质 量比)。
李双瑞1,林 青1,施小芳1,董声雄1,GuET J Mz,BONNAMY s
(1.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2.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奥而良大学联合研究机构,非物质材料研究中-fi,/UMR6619,奥而良45071,法国)
摘要:通过试验测试不同老化时间样品的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比较其相容性和路用流变学性能指标的变化,分析体系
90
85
芝80
《
羹,s
70
65
SA-l
SA一2
SB—l
样品名
(a)静置老化前
SB.2
:兮
够
p \ 《跖 翠 罄"
:8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样品老化时间,h (b)静置老化阶段
2.3低温延度
瑰.2
图2软化点分析测试结果
Result of analysis for softening point characteristics
求,对于I—D级改性沥青,25℃时的针人度必须大于 40×0.1 mill,因此如果仅仅从该项指标分析。由图1 (a)数据可以看出,发育后的样品均为合格,而且, 剪切后的分散料经发育1.5 h后,其针入度出现小幅 度升高的变化。但是,图1(b)分析数据表明,在 静置老化阶段,针人度指标却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逐 渐变小,而且其变化幅度随着稳定剂的不同而不同。 可以认为,当老化时间超过48 h后,采用FD-06无硫 稳定剂改性两种不同基质沥青后,其针入度指标依然 满足Jrr 036-98规范的要求。 2.2软化点
表1样品名称及原料
Tab.1洲e and material
组成比例,而化学型稳定剂则能在沥青和(或)高聚
物之间产生明显的化学反应,进而最终达到改善相容
性的目的。在前期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应用成功的基础
上,本文对两种化学型稳定技术进行了比较,并着重 叙述FD-06无硫稳定技术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
1.1原材料 基质沥青:沥青A,重交AH一70,广州石油化工
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in asphalt,CROSS link,孕aft and addition reaction take place between double bond of SBS and the 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of asphalt by means of adding the chemical modifier into SBS modified asphalt.As a result,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SBS and asphalt was improved and SBS modified asphalt with excellent storage stability was prepared.Chemical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increased the price perfonmnce ratio of road modified碰;phalts. Key words:road engineering;SBS modified asphalt;chemical modification;stabilizer;high—temperature
1.3样品制备
容性稳定剂进行深入的研究。
取100份的基质沥青预热到(150±10)℃,加入占
SBS同基质沥青的相容性好坏是决定SBS改性沥 总质量5%的SBS橡胶,稍微搅拌后将混合物料温度
青热贮存稳定性的关键。一般而言,相容性好的SBS 提高到(160±5)℃,并保持30 n'fin的预浸渍。之后将
的相容性,从而制备储存稳定性良好的SBS改性沥青。化学改性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路用改性沥青的性能/价格比。
关键词:道路工程;SBS改性沥青;化学改性;稳定荆;高温储存稳定性;流变性能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Effects of Different Stabilizers on 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 Modified Asphalts
characterizing penetration,softening point and ductility respectively in different ageing times to analyze the systematic lllacro stability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stabilizer.The effects of stabilizers on modified asphalts were
而,SBS改性沥青普遍存在高聚物/沥青相容性[8—2]
上海威宇BME 100型高剪切混合乳化机,南京华
的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对SBS改性沥青的使用带 达HDIZ—IV型沥青针入度仪、DZLY型沥青制冷延度
来一定的难度。此外,为了方便对原料离析指标的检 仪和软化点仪。
测和提高道路工程质量,客观上也要求科技人员对相
稳定剂a:一种含硫的商品稳定剂(武汉产),
弼
2.1针入度
为了方便比较,将测试结果分为静置老化前和静 置老化阶段两部分,分别表示为图1(a)和(b)。
鳃
弘 ∞ 拍 铊 一基量10孓p”N疆<本 弘 M
SA一1
昌钳
吕
■
o如 X
p%
In
o 越
铊
一< 本弘
SA·-2
SB一1
样品名
SB一2
弘
0
10 20
30 40 50 60 70
storage stability;rheologlcal property
收稿日期:2007-03—21 基金项目:中法先进科技合作项目(PRAMX02—08) 作者简介:李双瑞(1977一),女,河南南阳人,博士研究生,从事沥青材料改性的研究.(1ist@f[丑1.edu.∞)
万方数据
2
公路交通科技
2.Centre de Recherche Sur La Mafi色re Divis(!e/UMR 6619,CNRS/UniversitM’Orl#。ans,45071 Orlaans,Fr蚰ce)
Abstract:The compatibility and t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four types of SBS modified asphalts were compared by
宏观稳定性和稳定剂性能特征,并通过形态结构照片分析稳定剂改善的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稳定剂后改性沥青的高温
储存稳定性明显改善,同时加入FD-06无硫稳定剂的改性沥青在热储存过程中性能更加稳定,不易离析。沥青中的部分
组份具有化学活性,利用其活性点,引入带有活性基团的反应物,并通过被引入分子的化学结构的调节改善SBS与沥青
剂a后,SA一1和SB-1样品经过1.5~3 h的发育,其
低温流变学表征是分析改性沥青性能的一个重要 延度可以提高到38.6 cm和43.0 em,远远比JTJ 036—
手段,为了使分析结果快速直观,在实践应用中改性 98 I-D级改性沥青要求≥20 cm的大。对于FD一06无
沥青低温流变学性能一般以5℃延度表示。
改性沥青宏观上表现为针人度、软化点、延度等流变 物料温度提高到(180±5)℃进行高速剪切分散40
学性能在热贮存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率较小,因此在 min,在剪切开始时将稳定剂逐步加入。然后在(180±
比较不同稳定剂对SBS改性沥青的稳定效果时,主要 5)℃慢速搅拌发育3 h,最后放入(163±5)℃的烘箱
硫稳定剂,SA-2和SB一2样品经过1.5~3 h的发育,
图3表示了静置老化前和静置老化阶段样品低温 其延度也达到了31.6 cm和32.7 cm,比SA-1和SB-1
延度的变化过程。图3(a)显示,当使用含硫稳定 的延度稍低。然而,从图3(b)可以看出,加入含
第25卷第6期 2008年6月
公路交通科技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V01.25 No.6 Jun.2008
文章编号:1002-0268【2008)05-0001-05
不同稳定剂对SBS改性沥青 稳定效果的对比研究
图2表示静置老化前和静置老化阶段软化点测试 结果。分析图2(a)可知,对于同种基质沥青而言, 使用2种不同稳定剂所得的剪切后分散料的软化点基 本接近。但是,当经过发育和静置老化后,其软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