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色彩基本知识
在印刷中,要进行彩色复制,首先要理解色彩的呈色 原理。
1.色彩的呈色原理 色光呈色
色料呈色
色光加色法
⑴色光三原色
一定波长的红(R) 、绿(G) 、蓝(B)三种光波不能 再分解成其它色光;不同强度的R、G、B光可以复合成 各种光谱色。称RGB为色光三原色。
R 700nm G 546.7nm B 435.8nm
发生了减色过程。因为颜料吸收(减去)了部分波长,并折 射出其它的波长,如下图。
印刷油墨呈色的减色过程
不同比例色料混合得到不同色彩
色彩复制就是建 立在色光加色法 和色料减色法原
理基础上。
颜料/染料和光源呈色原理的区别
光源:发射光波刺激人眼感到色彩 颜料:吸收某些光波,反射出的其
它光波刺激人眼而感到色彩
印刷色彩基本知识
内容提纲
➢印刷色彩基本认识 ➢印刷色彩管理基础概念
一、 印刷色彩基本认识
第一节 色 彩 第二节 色彩复制技术
色彩基本概 念、色彩复 制技术基本 原理。
1.色彩的产生
第一节 色 彩
我们为什么能看到色彩?
在同一种光线条件下,我们会看到同一种景物的不同 部分具有各种不同的色彩,这是因为物体的表面具有不同 的吸收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能力,反射光不同,眼睛就会看 到不同的色彩。因此,色彩的发生,是光线对人的视觉和 大脑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人体器官的知觉。
• 具有不同色相的色彩
颜料和染料对白光中 的红、绿、蓝三色光作 不同波长范围、不同比 例的吸收和反射。
•色相相同但饱和度不 同的色彩
颜料和染料对白光中 的红、绿、蓝三色光作 波长范围相同、但比例 不同的吸收和反射。
色料呈色的减色过程(Subtractive process) 当白光照射在纸张表面彩色的墨水或者墨粉上时,就
•饱和度(有时称为色度)是指颜色 的强度或纯度。饱和度表示色相中 灰色分量所占比例,使用从 0%(灰 色)至 100%(完全饱和)的百分比 来度量。
HSB 模型 H. 色相 S.饱和度 B. 亮度
•亮度是色彩的相对明暗程度,通常 使用从 0%(黑色)至 100%(白色 )的百分比来度量。
RGB 模型
深浅不同的灰色
黑色
彩 色: 除非彩色之外的各种色彩
3.色彩的三要素
视觉所感知的一切色彩形象,都具有明度、色相和 饱和度(纯度)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 构成元素。
a.色相(Hue,色调) 色相是彩色相互区别的特性。
可见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在视觉上表现为各种不同 色相。包含红、橙、黄、绿、青、蓝、紫。
CMYK 模型
CMYK 模型以打印在纸上的油墨的光线吸收特性为基础。 当白光照射到半透明油墨上时,某些可见光波长被吸收(减 去),而其他波长则被反射回眼睛。这些颜色因此称为减色。
减色(CMYK ) 模型
理论上,纯青色C、 洋红M和黄色Y色在合成 后可以吸收所有光线并 产生黑色。由于所有的 油墨都存在一些杂质, 这三种油墨会产生土棕 色。因此,印刷中还会 使用黑色油墨K。
c.饱和度(Saturation) 指彩色的纯度,表示物体反射和透射色光的选择程度。
可见光谱中个单色光的饱和度最高。 对于非彩色只有明度的区别,而没有色相和饱和度的 区别。
由 色彩的三属性可以利用三维空间的立体图表示。 此
白
明 度
饱和度 饱和度
圆周上表示色相
黑
于是,不同的色彩都可以用这三个属性来描述。
色轮 R. 红色 Y.黄色 G.绿色 C. 青色 B.蓝色 M.洋红
同样,通过调整色轮中两个相邻的颜色,甚至将两个相 邻的色彩调整为其相反的颜色,可以增加或减少一种颜色。
第二节
色彩复制技术
红 R ( Red ) 绿 G ( Green ) 蓝 B ( Blue ) 黄 Y ( Yellow ) 品 M (Magenta ) 青 C ( Cyan ) 黑 K或Bk (Black ) 白 W ( White )
这就需要根据三原色的不同反射特点适当调比例, 以得到中性灰色,保持灰平衡,从而维持整个画面色彩 的正常。
2. 色彩复制原理
? 原稿
印刷品
彩色原稿在印品上再现的两个条件: 色彩分解和色彩合成
2.1色彩分解
对原稿呈现的色彩进行分解,分别制成色料三原色 印版(信息)。由输入设备(如扫描仪、DC等)完成。
2.2色彩合成
对分解后的色料三原色版,用三原色油墨涂到对应 色彩的分色印版上,再在纸张逐次叠合再现原稿色彩 。由输出设备(如激光照排机、打印机等)完成。
色彩分解的方法: 根据减色法原理,用RGB三滤色片对原稿进行拍摄(
或扫描)得到CMY三种分色信息。
滤色片
➢R 滤色片 — C 阴片 ➢G 滤色片 — M 阴片 ➢B 滤色片 — Y 阴片
常见色料在白光下的呈色情况:
二级色彩
二级色彩(Secondary Colors / Secondaries),是当把两种 原色混合时产生的色彩。
������ 两种加色三原色混合得到加色二级色彩,即减色三原色:
������
绿色 + 红色 = 黄色
������
红色 + 蓝色 = 品红色
������
蓝色 + 绿色 = 青色
������ 白色(混合所有的加色三原色) ������ 黑色(混合所有的减色三原色) ������ 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
灰平衡(Gray Balance) 当理想的等量三种色光原色或色料原色混合或者叠
加时,才能得到中性色。
但真实油墨对不同波段光谱的吸收和反射与理想油墨有很大不同!
色料三原色的理想光谱曲线和实际光谱曲线:
色 料 三 原 色 的 混 合 曲 线
进而,实际上,真实的油墨相互叠加后,得到的色彩 与理想色彩差异更大!
黄墨叠印青墨得到绿色,但色相向青色方向偏移。
品红墨与青墨叠印后呈现蓝色,但色相往蓝紫色方向偏移。
黄色墨与品红色墨叠印后呈现红色,但色相向棕红色偏移。
黄、品红、青三色墨,以等比例叠印后,所得黑色 呈很可能会发生色偏,而不呈中性灰色!
L*a*b* 模型
CIE L*a*b* 颜色模型 基于人对颜色的感觉,其数值描述 正常视力的人能够看到的所有颜色。
L*a*b* 从亮度(明度)成分 L* 及以下两个色度成分的角度描 述颜色:a* 成分(绿色和红色) 和 b* 成分(蓝色和黄色)。
L*a*b* 模型
A.亮度=100(白色) B.绿色到红色成分 C.蓝色到黄色成分 D.亮度=0(黑色)
L*a*b* 模型的色环
L*a*b* 模型的简单空间示意图
色轮
在处理颜色时,画出色轮 来获得图像的类型和希望产生 的效果。使用色轮,可以预测 一个颜色分量中的更改如何影 响其他颜色,并了解这些更改 如何在 RGB 和 CMYK 颜色模 型之间转换。
例如,通过增加色轮中相反
颜色的数量,可以减少图像中 某一颜色的数量,反之亦然。 在标准色轮上,处于相对位置 的颜色称作补色。
光形成视觉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光源光 光源发出的色光直接进入视觉,像太阳、霓虹 灯、饰灯、蜡烛火焰等的光线都可以直接进入视觉。
光线直接来源于光源。
透射光 光源光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后再进入视觉的光 线,称为透射光,透射光的亮度和色彩取决于入射光穿过 被透射物体之后所达到的光透射率及波长特征。
反射光 反射光是光进入眼睛的最普遍的形式,在有光线 照射的情况下,眼睛能看到的物体大都是该物体的反射 光进入视觉所致。这是印刷品表现色彩的最主要方式!
b.明度(Brightness) 指由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视觉明暗程度。
受物体本身反射和透射光能量大小、整个视场的照度 的影响。
对于非彩色物体,色彩越接近白色明度越高;反之,越 接近黑色,反射率越低,明度也低。
对于彩色物体,表面反射率越高,则明度越高,色彩 越鲜艳;反之,明度低,色彩黯淡。(在一定亮度范围内!)
印刷中使用的减色三原色是: ➢青色(Cyan) ➢品红色(Magenta) ➢黄色(Yellow)
C
BG K
MR Y
•混合后亮度降低↓ •应用于彩色印刷、绘画
颜料和染料的呈色原理:色料减色法 吸收某些光波,反射其它光波刺激人眼而感到颜色。
反 黑射 色光 表呢 面? , 无反射光!
• 中性色
色料对白光中的红、 绿、蓝三色光作等比例 的吸收和反射。
白炽灯和卤钨灯的光谱分布
日光灯和高显色性灯的光谱分布
什么是光源的显色性?
色温:如果一个光源与黑体在
光源照射物体时下呈现色彩的特某一性温。度时发出的光线色彩一
为了达到尽量高的显色性,就要选样用,显就色称性此时高的的温光度源为。光源的
标准光源
色彩温度,简称色温。
❖标准光源A——色温为2586K的白炽灯,光色偏黄。
原稿及其经RGB滤色片滤色后得到的阳片
由此看来,需要经过光线——眼睛——神经的过程才 能见到色彩。
可见光
宇伽 X 宙玛 射 射射 线 线线
紫可 红 外见 外 光光 光
雷无 达线 波电
波
我们把能看到电磁光谱的一小部分称为可见光谱。
纳米
色彩形成依赖于以下条件: ❖光源(Light Source) ❖物体(Object) ❖观察者(Observer)
4.色彩的模型化描述
能够看到所有光线产生的色彩,可以利用 色彩模型来描述和处理。
每种色彩模型分别表示用于描述色彩和对 色彩进行分类的不同方法。
所有色彩模型使用数值表示可见色谱。
白 明度
上页的色彩属性三维图即为其中的一种。
饱和度
色相 黑
HSB 模型
HSB 模型中三个基本的色彩特征如下:
•色相是从物体反射或透过物体传播 的颜色。使用中,色相通常由颜色 名称标识,如红色、橙色或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