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景园林施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风景园林施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风景园林施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18-06-19T17:24:22.1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作者:陈联[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城市人民的居住环境,满足城市发展的更高要求,我国的园林工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和压力。

13042919860115xxxx 河北邯郸 05715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城市人民的居住环境,满足城市发展的更高要求,我国的园林工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和压力。

但与此同时也给我国园林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就需要对现存问题作系统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提高园林工程的质量。

基于此,本文对风景园林施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进
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常见问题;解决策略风景园林工程结合了建筑、经济、艺术、管理和生态等学科,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

风景园林工程可以绿化环境,舒缓身心,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园林工程要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做好预防措施。

这样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群众创造美观和谐的环境。

1风景园林施工的作用逐渐融入生活的生态园林景观,不仅对城市原有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维护,更对自然环境再创造,使园林植被这种能够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在城市人工环境中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风景园林绿化可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文明建设,这不仅体现于优化环境质量,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也充分体现于继承和弘扬本国文化,陶冶情操,提高人们文化修养、艺术审美和行为道德。

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着重要作用。

园林绿化工程营造了美的景观,改善了生活居住的环境,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

近年来,空气环境污染的加剧,城市生态风景园林中的植物随着吸收大量的有害物体,导致其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和净化空气的能力有所下降,所以就系需要加强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

一个管理完善、建筑精美、运转有序、设施齐全的城市生态风景园林不但有利于保护环境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的健康。

2风景园林施工的常见问题 2.1工程施工计划不合理
在具体的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完善的施工计划,施工人员往往在没有详细施工方案的前提下盲目施工,导致施工的随意性很强。

在一些重要的工程项目中,也没有安排专门的负责人员,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对施工的干预性差,从而降低了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2施工管理力度不足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主要目的是根据风景园林实际的施工情况,全方位进行调度和协调,协调各个基础项目的施工建设,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进度,确保整个风景园林工程顺利完成。

风景园林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就是施工管理的力度不足,施工人员缺乏长期的规划目标,对于园林中植被的维护和种植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随意性。

2.3施工队伍的素质问题
现今,绿化队伍良莠不齐、缺乏专业知识、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管理上也相对落后。

施工队伍中具有专业素质,专业技术的人才少,施工队伍素质普遍较低。

对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不能充分体现,有的甚至看不懂图纸,不认识植物,也不懂栽培技术出现大大小小的操作失误,植物没有合理配置等。

目前由这些非专业人士进行的施工无法达到标准,导致很多绿化工程植物成活率较低,或者生长势不强,达不到应有景观艺术标准。

2.4缺乏后期养护管理
风景园林工程的景观建设不仅要重视前期的施工质量,还要加强后期的养护管理。

但是有些单位忽视后期的养护,在施工阶段栽植大量的绿化植物,但是在后期缺乏专业的养护措施。

养护人员不够专业,没有完善的养护管理体制,导致树木的成活率低,绿化效果无法展现,不仅影响到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无法达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

3加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加强施工管理体制的建立
施工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这就需要具备健全的施工管理体制。

作为风景园林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需要明确风景园林的主体要求、施工计划及竣工后应体现出的景观效果,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使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政令统一。

只有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制,才能明确管理人员责任,使施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进而降低成本,达到预期管理的目的。

同时,作为管理人员还需要确定风景园林项目工程的管理目标,依照施工标准及验收标准,建立程序化的管理方式,以目标责任制对项目进行有效监督,才能做到施工管理有据可查,确保施工质量,以达预期的景观效果。

3.2严格审核工程设计图纸
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与验收的主要依据,其设计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景观效果,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应从设计阶段抓起,管理人员要在对工程项目所在地结合工程整体功能需求与各项设施的具体布局,来审核工程设计图纸。

3.3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
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因为在施工中的一线工人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的技术水平有限,尤其是在绿植栽植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技术性问题。

所以在施工中必须要加强对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从而能够保证他们掌握项目中需要的技术标准等,如按照设计选择植物大小、姿态等,从而保证景观的美观。

同时需要研究图纸上的设计思路,对园林作品有自己的感悟,从而能够确保施工中植物种植的合理,明确突出设计思路的基本方向。

二是对施工操作人员素质的提升,对项目中涉及的材料、设备等进行技能培训,尤其是对植物的识别和选择标准方面的培训,这样能够更加使操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与专业性。

3.4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施工顺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在施工中如果各分类工程有一项没安排好,就会使得整个工程流程出现问题,所以必须把工序设计合理,且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工序安排必须科学、合理,施工单位对绿化工程设计思想的深入了解,还要加强和设计师的沟通。

尽量做到很好的表达设计者的创作意图,施工单位也没有根据施工情况编制详实的栽植计划,对人员、材料进行合理组织调配,并且借鉴以往的经验,而后制定出相关的详尽的技术措施和质量标准。

3.5加强后期养护工作力度
当风景园林竣工以后,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应当对园林中的植被实施养护管理,养护工作通常包含整形修剪、除草除虫、施放肥料以及排水灌溉等。

除草除虫工作是为了预防植物发育进程中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杂草与虫害都会严重影响植被的发育;施肥是为植被提供充足的营养,并且提升植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其是保障植被茁壮成长的重要措施;排水灌溉则是为了保障植被发育进程中能够吸取到充足的水分,从而提升植被的存活几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景园林建设作为我国生态建设当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现阶段,关于风景园林的施工工作已经提到日程上来,当然,这项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对于我国的风景园林施工单位来说,应当在有关部门的科学指导之下,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质量和水平,长此以往,终将会为我国生态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郑红海,高燕.现代园艺.2017(18)
[2]陈连芳.探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处理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5,10
[3]王林军,沈华,杨天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