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公开课《一分钟》优秀评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公开课《一分钟》优秀评课稿材料我校易雪英老
师年月日执教语文人教版第三册课文《一分钟》。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
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分钟的迟到,是
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
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
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
听了易老师的课,我受益非浅。
感到听易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犹如在欣赏佳作。
她能使人为之一振,倍受启发。
易老师能根据低年级的教学重点组织教学,通过指导学生正确地
读课文和引导学生识字。
使学生在读中识字,在游戏中巩固识字,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
学习习惯。
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
位,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是的,课堂上只有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易老师的开课就做得非常棒。
她通过设计;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我和数学老师(陈老师)吵架了,你们想知道原因吗?那是因为我做数学计算题一=陈老师说我做错了,我不服,你们能给我评评理吗?你们想知道一=的原因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课,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易老师的用意是让学生通过读书就能很快地知道元元因为多睡一
分钟而迟到分钟的事。
易老师的开课就像一把锤子,敲在了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了学生
思维的浪花,提升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既是课堂的组织者,也是引导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易老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首先是注重读的方法指导,提示
学生怎样才能很快地读通课文?然后和和学生一起小结学习方法:读
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读‘苹果’上的生字宝宝,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同学,这样就可以很快地把课文读通读顺了。
接着,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学生有的四人一起
读,有的四人轮着读,不一会儿,教室里书声朗朗。
易老师在检查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的环节上做得也很到位。
例如:让学生读完第一段后,她肯定地说,你们非常能干,已经
能够把这段读通了,老师给你们打,看看你们读第二段能不能得到+。
学生听了,读书的劲头更足了,当学生读完第二段时,易老师又
及时评价:这回你们可以得到+了,因为你们没有少字或添字,读得不错。
第三段有没有信心拿++呢?易老师就是这样一次次地引导学生读
书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务必做到正确流利,‘字字未宜忽’。
首先要读正确,然后才能谈到思考。
语文姓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
.寓识于读,寓教于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
主要材料。
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力求读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
学情境。
在生字词的教学中,易老师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创设了快乐识字。
有在谈话中识字在朗读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还有自编字谜识字,例如,学习生字哈欠,作为词语哈欠,老师让学生边读边演。
这些过程,看似平常,却唤醒了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
把它放到汉字身上,使学生感到汉字就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是经
常接触到的,是活的有意义的,是充满感觉的。
易老师让汉字和词语活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