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天津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取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又一次侵华战争,美俄是英法侵略中国的帮凶。
这次战争实质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次战争不仅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而且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通过对战争影响,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及其部分官员将领腐败无能表现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同时也要看到在近代中国个人的悲剧往往是时代的悲剧。
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它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先后签订了十来个不平等条约,不断地出让国家主权,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地位分析:鸦片战争后,英国以《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大门,但中国这个广阔市场却不及洪都拉斯对工业品的消费。
英国侵略者为了扩大中国市场,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最终自然经济再难抵御新一轮的经济侵略,中国终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重点分析: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导致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这根源于英法美发动战争的动机。
⑵《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是重点。
资本主义列强所获取或扩大的侵略权益正是通过这些条约而得到的。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近代的大片领土丧失于沙俄之手,沙俄是最凶恶的侵略者之O难点分析:⑴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难点。
学生还缺乏足够的世界近代史知识的储备和一定的哲学政治理论。
⑵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入侵者是事实上的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是难点我们不能只看到英法两国是直接组成联军出兵侵华的国家,而忽视了美俄两国对中国的侵略。
因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俄两国在事实上与英法组成了四国侵华联合阵线,美俄两国是不折不扣的侵华的帮凶。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⑴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其根本原因和实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危害,从而提高学生评价历史的能力。
()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锻炼其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比较能力。
.教法分析:关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建议教师应通过讲授研读史料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亦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相关历史知识。
关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应指导学生通过比较推理的方法,分析条约的内容,弄清列强又获取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关于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和激情的语言等信息的刺激,让学生认识这一历史事实。
教师结合数据地图等材料,进行讲解。
关于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应帮助学生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性要求的角度去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对比说明两次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使学生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认识。
突破此难点,其它知识层面上的继续亦不难解决。
关于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入侵者是事实上的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
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并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设计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重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教学难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入侵者是事实上的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讨论。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板书设计: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2 .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一一英法的两个借口3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二法联军进攻天津1.大沽天津沦陷2 .《天津条约》()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1 .大沽之战2 .北京沦陷和火烧圆明园3.《北京条约》()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多万平方公里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建议教师可以先放一段好的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影像,直观地让学生回忆起旧知识。
然后教师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法美等国虽然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是它们并不满足,决定利用中国爆发人民起义清政府忙于镇压之机,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新的侵略战争。
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年年,英法美等国利用清政府正在倾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时机,根据年中国未加思索就轻易答应的《望厦条约》第款的规定,先后两次提出修约要求。
其主要内容是:要求中国全境开放,至少是长江自由航行和沿海各城市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教师要指出这实际上是要订立一个内容极为广泛的新的不平等条约。
为使清政府答应他们的要求,许以帮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交换条件。
修约要求的实质是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攫取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这就是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英法的两个借口教师强调这是英法两国侵略者为发动侵略战争,蓄意制造的无耻的借口,同时此时英法美俄四国形成侵略中国的联合阵线。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年月下旬,以英国派兵舰突然闯进珠江口,炮轰广州,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师在这里可以突出两广总督叶名琛这一历史人物,他不作战守准备,在衙门里梦想请神仙下界的主意,临战又不肯抵抗,甚至下令敌船入内也不可发炮还击,以至广州很快失陷。
叶名琛也作了俘虏,被解往印度。
时人讥讽他为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如此疆臣,如此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
至V此再深入思考,叶名琛是旧制度下培养出来的杰出的人才,他误身误国的悲剧,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是中国的悲剧。
二法联军进攻天津.大沽天津沦陷年月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随即攻占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
在这个事件中,可以充分体现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的特点。
月,英法联军到达大沽口外,美俄公使也随英法联军同往。
英法美俄四国公使分别照会清政府。
英法两国通过照会,向清政府提出侵略要求。
美俄两国借调停之名,伪装中立,掩护英法联军做好战争准备。
俄美两国不但和出兵的英法两国一样与中国签定了《天津条约》而且签约在英法两国之前。
.《天津条约》()教师一一讲解条约内容及影响。
关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问题需要强调公使是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的外交代表,驻节于该国首都,应是正常情况但在当时条件下,西方列强要求公使进京,其目的在于更便于影响和控制清政府,使这项原本平等的外交惯例,具有了不平等的实际作用。
关于增开通商口岸问题要强调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除数量上增加了一倍多以外,其明显的危害还有:①中国的东部沿海从南到北都被迫开辟了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向北方地区扩展;②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迫开放个口岸,侵略势力得以深入长江流域经济最发达地区;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中国的国门被进一步打开,在新开埠的城市中建立的租界,成为以后扩大侵略的基地。
同时,侵略者取得了军舰商船在长江各口岸的自由航行权和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的权利。
这样,中国的通商航运等主权进一步地丧失了。
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大沽之战英法第二次大沽之战首战受挫,英法侵略者叫嚣要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
俄国公使更是在表面保持中立,暗中却向英法提供了北塘毫无戒备,尽可进攻的情报,协助英法的军事行动。
.北京沦陷和火烧圆明园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进逼北京。
咸丰逃避承德,奕訴任议和大臣,议和不成,洗掠圆明园,占我北京城。
此处可以思考:为什么英法在《天津条约》后并没有结束本次战争?一一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冲击,英法是为转移危机,因此卷土重来。
结合法国文豪雨果的论述痛斥英法两国的侵略暴行。
历史再次证明,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的特点。
在战前就是英法美三国共同提出修约要求。
在战争中美俄公使随联军同往,借调停之名,伪装中立,实际上俄美是利用其扮演的调停人角色从中渔利。
在战争中,俄国人一方面其公使透露北京城防的部署,更是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加紧对中国北方领土的侵占,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事实上受益最大的侵略国。
.《北京条约》()教师一一讲解条约内容及影响。
指出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最终通过战争——条约模式实现了。
强调强迫天津开埠,列强打开了通向北京的门户。
至此,二鸦战结束,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第二次鸦片则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尽管英法两国对华战争中取胜并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最大的收益者是俄国,因为俄国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趁火打劫,侵吞了我国北方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世纪后半期共侵占了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讲述时应注意:俄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英法的欧洲国家,但同时又是一个扩张性极强的军事帝国,其对中国的领土野心远大于占领市场的欲望;俄国利用其与中国相邻的便利条件,一般采用趁火打劫的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俄国是近代时期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并不满足于既得利益,还要进一步强占领土和控制中国,由此引起了中国社会与国际关系格局的一些重大变化。
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回顾归纳一下条约内容造成的影响。
再着重分析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和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这两个现象的出现。
资本主义列强通过战争征服了腐朽的清政府,获取了一系列的权益,认识到清政府的可利用价值;而清政府也在内忧外患的经验教训中发现,可以依* 列强维持自己的统治。
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这就在政治上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一大批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准许华工出国,使列强从更广更深的范围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便于他们的经济侵略,使中国传统经济受到冲击,中国经济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从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