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诗-优秀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诗-优秀课件

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 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 绪是一致的;(情景交融)
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 古人常借月抒怀。(烘托)
“秋”
“自古逢秋到 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 “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 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 普遍文化心理。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 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
名句默写
1、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 府之任蜀州》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3、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 永《雨霖铃》
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
古时交通不便,路途艰险,通讯落后,人们一 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正所 谓“一别心知两地秋”“中间消息两茫然”。
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 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 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 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喻离别的愁
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 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 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 使安西》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御街行》
饮酒饯别 美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
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 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送别诗常见时间:傍晚、月夜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送杜十四之江南》
为何送别诗常用傍晚月夜等时间意象?
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与别离这种忧伤 的情感相协调;(情景交融)
傍晚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 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 人的离情别绪。 (反衬)
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诗-精品课件ppt( 完美版 )
送别诗常见地点:长亭 南浦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诗-精品课件ppt( 完美版 )
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诗-精品课件ppt( 完美版 )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地方表示送 别,此后就成为专有的送别之地—— 长亭,南浦
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 赴考、出使、迁谪(宦 游)、征戎、商旅、归隐等。
黯然销魂者, 唯 而已矣!
——江淹《别赋》
送别类诗歌高考考查角度:
内容、手法、情感。 鉴赏送别诗的方法:
品意象 注意手法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
——品送别诗的意象
学习目标:
1、熟悉送别类诗歌鉴赏题,正 确理解送别诗中意象的内涵。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 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 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之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诗经·小雅》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送别》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 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 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 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 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 感伤的代名词。
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诗-精品课件ppt( 完美版 )
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 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 “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 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诗-精品课件ppt( 完美版 )
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诗-精品课件ppt( 完美版 )
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 ——王实甫《长亭送别》
2、感受送别诗中依依不舍的深情 及古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送别诗常见意象
物象: 时间: 地点:
【送别诗常用意象 】
自然物象:杨柳、 美酒、春草 (萋萋)、秋 月、夕阳,孤舟(兰 舟)、流水、 远山、浊酒等
折柳送别
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 体有三: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 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 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 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 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 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考题回顾(2002年全国17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过,“折柳”二字是全 诗的关键。诗中“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 之说?为什么?

《折杨柳》为赠别、乡思名曲,折柳赠别是唐代
著名风俗也不可得分。
唱歌送别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 (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
“阳关三叠”(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
“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
“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 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 称)
芳草 送别诗常见意象之: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屈原《九歌 河伯》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诗-精品课件ppt( 完美版 )
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诗-精品课件ppt( 完美版 )
《劳劳亭歌》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