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枯草芽孢杆菌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张 智,朱宏亮,钮宏禹,罗欢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摘 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枯草芽孢杆菌产蛋白酶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了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40℃、pH8.04、接种量8.3%、发酵时间56h,此条件下的蛋白酶酶活为247.8 U/ml,比单因素试验的最高酶活228.3U/ml提高了8.54%。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响应面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Conditions of Protease by Bacillus subtilis with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ZHANG Zhi,ZHU Hong-liang,NIU Hong-yu,LUO Huan-hua(College of Forestry,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China)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ingle-factor test,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fermentation production of protease by Bacillus subtil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are as follows:40 ℃, pH 8.04 and inoculation amount 8.3%,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produced protease activity is up to 247.8 U/ml afterfermentation for 56 hours. The protease activity is higher 8.54% than the highest one obtained in the single-factor test, which isonly 228.3 U/ml.Key words: Bacillus subtilis;protease;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中图分类号:Q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8)12-0400-05收稿日期:2007-10-18作者简介:张智(1964-)女,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发酵与食品微生物。
E-mail:zhlwz07@163.co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一种安全的蛋白酶生产菌[1],它可产生大量的胞外蛋白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主要应用有以下五个方面:(1)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如奶酪生产、焙烤食品、大豆、玉米的深加工[2-3]、水解产物的脱苦以及阿斯巴甜的合成等。
(2)在制革行业中应用:如脱毛、脱皮等。
(3)洗涤剂行业[4-5],衣服的主要污染是汗液、血迹、食迹等。
在汗液中除脂肪外,干物质的1/3是蛋白质。
织物上的蛋白质,特别是陈化以后很难洗除,加入蛋白酶可大大的提高洗涤效果,延长织物的寿命,目前全世界洗涤剂用酶的消费量已达到10000多吨。
现已将蛋白酶加入牙膏、牙粉、漱口水中有助于去除牙垢。
(4)医药行业,可作为消化、消炎、化痰止咳等药物以及治疗跌打伤、水肿血肿、消除坏死组织等。
(5)除了应用于工业及医药行业外,还可以应用于基础研究中,蛋白酶的选择性肽键裂解可用于阐明结构功能关系、肽链合成以及蛋白质测序[6]等。
现在蛋白酶的生产日趋火热。
响应面分析法[8](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是一种优化工艺条件的有效方法,可用于确定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在工艺过程中对指标(响应值)的影响,精确地表述因素和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已被广泛地用于同时存在多因素影响的实验优化上。
为了得到最佳产酶条件,本实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菌种产酶的几个条件做了优化。
1材料与方法1.1菌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本实验室保存,是经过选育筛选出来的产蛋白酶性能稳定的菌株。
1.2培养基斜面培养基:葡萄糖0.5%、酵母膏1%、蛋白胨0.5%、氯化钠0.2%、琼脂2%、自然pH值。
种子培养基:葡萄糖0.5%、酵母膏1%、蛋白胨0.5%、氯化钠0.2%、自然pH值。
摇瓶发酵培养基:玉米粉2%、酵母膏1%、氯化钠0.2%。
1.3试剂L-Tyrosine(酪氨酸) Sigma公司;干酪素 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去离子水;其他药品均为国产分析纯。
1.4仪器与设备PHS-25型pH计 上海雷磁仪器厂;himac CR22G高速冷冻离心机 日本日立公司;722S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旋转式恒温调速培养箱、超净工作台、水浴锅。
1.5方法1.5.1粗酶液制备取活化好的斜面菌种(34℃培养18~24h),用接种环刮下菌种,将其转入到种子培养基,34℃,180r/min摇床振荡24h,以5%的接种量转接于发酵培养基(50ml发酵液/250ml三角瓶)中37℃,180r/min摇床培养65h。
将发酵液在4000r/min的冷冻离心机中离心10min,得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1.5.2蛋白酶活性测定采用Folin-酚法[7],1ml稀释一定倍数的粗酶液加2ml质量分数为0.5%的酪蛋白液,在pH值7.0,37℃水浴15min,再用质量分数为10%的三氯乙酸灭活;然后取1ml上述反应液的离心上清液,加1ml Folin-酚在5ml0.55mol/L的Na2CO3的碱性条件下37℃水浴15min,测650nm下的吸光度,以加灭活酶液的反应系统为空白。
在此反应条件下定义:每1min生成1μg酪氨酸所需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IU)。
1.5.3发酵条件筛选实验1.5.3.1温度对发酵产酶活力的影响考察不同温度对发酵产蛋白酶活力的单因素影响,设定31、34、37、40、43、46℃六个水平。
选取pH7.5、接种量10%、发酵48h,按照1.5.1的方法进行培养和制取粗酶液,以1.5.2的方法测定酶活,以蛋白酶活力高低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温度的四水平试验。
1.5.3.2pH值对发酵产酶活力的影响考察不同pH值对发酵产蛋白酶活力的单因素影响,设定pH6、6.5、7、7.5、8、8.5六个水平。
选取温度40℃、接种量10%、发酵48h,测定方法同上。
1.5.3.3接种量对发酵产酶活力的影响考察不同接种量对发酵产蛋白酶活力的单因素影响,设定接种量2%、4%、6%、8%、10%、12%六个水平。
选取温度40℃、pH8、发酵48h,测定方法同上。
1.5.3.4发酵时间对发酵产酶活力的影响考察不同发酵时间对发酵产蛋白酶活力的单因素影响,设定从24 h后每隔4h测定一次酶活。
1.5.3.5响应面试验设计根据单因素结果,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温度、pH值、接种量三个因素为自变量,每个因素取三水平,以-1、0、1编码,以蛋白酶活力(IU)为响应值,进行试验设计,所有实验重复3次,每次3个平行。
如表1所示,采用MINITAB1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图1 温度对发酵产酶活力的影响曲线Fig.1 Effects curve of temperature on activity of produced protease 120100806040200313437404346蛋白酶活力(U/ml)发酵温度(℃)2结果与分析2.1温度对发酵产酶活力的影响图1表明,温度从31℃变化到40℃,蛋白酶活力逐渐升高,增加趋势明显。
随温度升至40~46℃,酶活逐渐下降,一方面由于酶的耐热性差,变性失活;另一方面是由于菌种在高温时大部分已死亡。
综合考虑确定发酵温度为40℃。
2.2pH值对发酵产酶活力的影响表1 因素水平编码表Table 1 Coding table of factors and levers因素水平-101A 温度(℃)374043B pH7.588.5C 接种量(%)6810图2 pH值对发酵产酶活力的影响曲线Fig.2 Effects curve of pH value on activity of produced protease 20015010050066.577.588.5蛋白酶活力(U/ml)pH图3 接种量对发酵产酶活力的影响曲线Fig.3 Effects curve of inoculation amount on activity of producedprotease25020015010050024681012蛋白酶活力(U/ml)接种量(%)图2表明,pH值在6~7.5之间,酶活增长缓慢,在7.5~8之间酶活增长较明显,pH值再升高酶活逐渐下降,所以确定发酵pH值为8,说明该菌所产的酶偏碱性。
2.3接种量对发酵产酶活力的影响图4 发酵时间对发酵产酶活力的影响Fig.4 Effects curve of fermentation time on activity of producedprotease25020015010050024283236404448525660646872蛋白酶活力(U/ml)发酵时间(h)从图4可以看出,发酵时间在24~48h时酶活在逐渐增长,说明这时的菌体数在不断地积累;发酵时间在52~60h时酶活增长趋于平缓,其56h为最高,这时菌体生长处于稳定期;发酵时间的再延长菌体生长进入衰亡期,酶活也开始下降,综合考虑确定发酵时间为56h。
由于酶活在56h左右波动不大,所以不选此因素做响应面优化试验,以下实验的发酵时间都为56h。
2.5响应面优化分析如表2所示,实验点共有20个。
可分为两类:一是14个析因点;二是零点,为区域的中心点。
零点实验重复6次,以估计误差。
利用MINITAB14 Regression程序对上面数据进行二表2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Table 2 Design and results of response surface test变异来源系数自由度t值p显著性模型-210889-8.950.000* *A51916.430.000* *B265414.700.001*C68.511.100.298–A2-6.801-7.160.000* *B2-1761-5.160.000* *C2-7.721-3.610.005*AB2.9710.890.395–AC0.13810.160.872–BC6.7711.350.206–表3 回归系数显著性分析Table 3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注:*.在p<0.01水平显著;**.在p<0.001水平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