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工制作投影仪方法

手工制作投影仪方法

手工制作投影仪方法第一部分:DIY制作投影仪原理目前DIY制作投影仪主要是采用拆除LCD的背光板,利用LCD面板来显示画面,并用教学投影机或者自制的光源发光,透过LCD面板,经过变焦和放大而形成投影画面。

其主要部件及投影原理见图。

根据LCD尺寸、选用配件及投影距离的不同,上述配件的距离也会有所不同。

DIY投影仪的优点主要是价格低廉,一方面其制作成本只相当于商品投影仪的零头,另一方面单位时间的使用成本也远低于商品投影仪,毕竟商品投影仪的灯泡就要几千元一个。

此外,DIY本身的乐趣也是很重要的,那种在朋友面前的满足感是购买商品投影仪所不能提供的。

缺点主要是体积较大(我的箱体尺寸大概是470mm×185mm);噪声较商品投影仪略高(如果有条件我会放出实录的Video供大家参考);自身不能调整亮度、对比度及梯形失真等功能。

第二部分:DIY投影仪需要的主要配件、功用及价格1、投影仪制作LCD部分:A、可拆背光的LCD显示屏、显示器,注意并非所有的LCD均可以自行拆除背光及进行改造。

B、驱动板,需与LCD配套,包括单VGA、3in1、4in1等几种。

所谓3in1、4in1,是指除了接电脑显卡的VGA接口外,还提供S-Video、AV、TV等接口的驱动板,可以分别直接连接DVD、VCD或电视闭路线等输入设备。

另外由于布线的需要,通常都需要一根LCD与驱动板之间的延长线。

C、菲涅尔透镜:包括一模一样的前、后两块,主要作用是进行平行光、发散光的互转,其大小切割成与LCD面板一样2、手工制作投影仪光源部分:A、灯泡:我是采用的250W金卤灯泡,10000K色温,标称寿命是6000小时(不要和商用投影仪的灯泡寿命比,根本不是一种东西),价格是100多元。

B、镇流器及触发器:建议选择有足够功率的电感镇流器,以保证光源的稳定和亮度。

C、镀膜反光碗、聚焦镜D、灯座,用于固定金卤灯的。

以上部分用自制的灯室安装在一起。

3、聚焦镜头:可以选用定焦镜头,但是需要在做盒子时制作滑轨调整镜头与菲镜之间的距离;也可以选用变焦镜头,这样制作盒子的时候简单一些,可以通过旋转镜头而保证对焦清楚。

4、散热部分:包括灯室和箱体的散热风扇。

我的灯室选用的离心风扇,噪声偏大但效果好;箱体部分在LCD一侧及箱体顶部各安装一个电脑机箱用8cm普通风扇,一个吹风一个排风。

实际使用的效果很好,开机4小时后用手触摸LCD及菲镜只是微温。

另外我还在灯室前加装了一块隔热玻璃,大家也可以参考。

5、电源部分:LCD屏及风扇都是12V直流电源供电,可以共用一个稳压电源,不过我是用的2个以增强稳定性,一个单独给LCD供电,一个给3个风扇供电,反正一个稳压电源只有10几元钱6、箱体部分:可以采用木制或铝盒金等,也可以在现有的各类箱体上改造。

我是用九层板做的。

7、其他:主要是电线、自攻螺丝、螺杆、透明胶、绝缘胶布、302胶水、直尺、铅笔等……只要能固定好上面那些部件就行了,没有一定的。

根据具体选用部件的不同,价格也会有所不同,但总体肯定不会超过2000元。

还有一种做法是拆出LCD面板之后,使用教学投影机代替。

这种方法制作更方便,如果能找到学校不用的二手投影仪成本也低,但是效果应该不如我采用的这种方案,体积也比较大。

第三部分:动手制作投影仪1、拆除LCD背光板及固定菲镜:这个是DIY投影仪最需要注意的部分,如果操作不小心可能会导致LCD损坏而增加成本。

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我都在图上用醒目字体标出了,大家如果用和我一样的配件,按照我的图一步一步进行就行了。

拆除背光的目的是把影响LCD透光的部分都去掉,并将LCD及菲镜固定在一起。

只要能达到这个目标,具体怎么做没有一定之规,不同的LCD拆除方法也会有所差别。

比如我开始就想过直接在箱体的两侧开槽,将LCD及菲镜插入式固定,后来因为考虑到这样无法在箱体成形后调整部件之间的距离而放弃。

还有象用圆珠笔芯固定菲镜与LCD之间的距离等等,都是我的自由发挥,优点是成本低廉、制作方便,而且万一发现预定距离不合适,可以随时重新剪一段笔芯来调整,给自己留下较大的余地。

2、固定光源部件:这个也是可以自由发挥的部分,只要计算好反光碗、金卤灯等之间的距离,随便怎么固定都可以。

自己设计一个灯室,然后用螺丝或者302等耐高温的胶水粘合都可以。

3、实际调试距离:建议大家将上面2大部分固定好之后,先摊在桌子上实测一下,以保证在自己的投影距离下各部件的距离正确,也可以提前发现一些问题。

在投影画面清楚无问题的情况下,记下尺寸,再制作盒子及装箱。

这个阶段只要画面清楚就行了,有光斑什么的,一般都可以在装箱杜绝漏光后解决。

4、制作箱体并组装。

完全是自由发挥了,我只提醒几点:1)务必注意散热,尤其是LCD部分的散热。

金卤灯的发热相当大,而LCD面板和菲镜是禁不起高温的,我的菲镜变形就是在堆放配件进行测试时开机时间过长烫的。

因此必须认真规划箱体的散热风道,仅仅加多风扇,不仅影响布局、增加噪声和成本,实际效果还不一定好。

2)注意将驱动板等PCB部件与灯室这样的高热区域分隔开来,道理同上。

3)箱子可以先做一个大概的,然后再逐步完善。

比如我开始做的箱子,用的时候发现灯室部位的进风口会漏出强烈的光,虽然不影响画面,但是很干扰视线,就又用烟盒子做了一个开口向下的罩子。

这样既不影响送风,又挡住了漏光,也不增加什么成本。

4)聚焦镜头的固定方法很多。

我是比较精确的在前面板上钻了一个孔,然后直接卡进去,因为板子本身比较厚,孔打得也很准,所以不加螺丝也固定的很好。

也可以在箱内一侧的板子上,绕着镜头边缘斜着钉几个螺丝,把镜头卡在板子上。

5)上盖最好做成活动的,比如活页搭扣,这样以后排除故障什么的比较方便。

6)如果在投影画面上出现光斑,则对应检查菲镜边缘的相应位置。

注意画面和配件的物理位置是反的,即画面左上角有漏光,则检查菲镜的右下角位置;右侧有漏光,则检查菲镜左侧。

另外就是箱体合起来后要严密,否则也会漏光。

第四部分:投影仪实际测试建议用Hi-Vi Cast等测试碟先行调整画面的亮度及颜色,一般的LCD 面板可以调节色温,也可以通过显卡驱动或播放软件的设置来调节亮度等参数。

然后用DVDRIP、HDTV、HD-RIP、JPEG及Quake3等测试高分辨率、中分辨率、细节表现力及动态响应能力。

还有,别忘了拿起DC或者DV,拍出片片来上传,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制作成果,交流一下自己的经验教训!一、自制投影仪机箱:我是花了 85 元,到市场购买了一块 1 米 X 0.6 米的铝板,厚度标称 1.5mm ,用游标卡尺测得实际厚度为 1.4mm 。

按照画好的图纸将铝板剪裁、折角,然后挖孔,钻洞。

手工制作那个累呀!刚收到邮寄来的套件时,我曾把部件放到一个装葡萄的白色泡沫箱里试看,结果效果惨不忍睹!昨晚铝机箱全部弄好后,进行了总装。

当时想:如果图像质量不好,机箱就让它“裸体”吧。

想不到效果还不错,于是将机箱拿去喷塑(花了10元钱)。

二、自制投影仪LCD:自己 DIY 投影机,拆 LCD 可以说是那么多工作里最需小心的了。

之前我看到有人拆坏屏,所以就特别小心。

为了制作固定 LCD 的架子,我去找 PK 板,整张板太贵,又用不完,所以没买。

后来到超市买了两个塑料砧板,非常好用,尺寸厚度刚好合适,10元一块。

制作 LCD 的架子时,我曾按斑竹的“示范”样板将架子两边挖个洞用于通风,后来觉得这样会漏光,且与我采用的散热方式不同,于是又进行了一些修改。

三、直直投影仪散热:采用两吹两抽的方式散热。

到市场购买两个风力强劲一点的 8CM 风扇用于吹风,另购两个涡轮风扇用于抽风。

因为画机箱设计图时对抽风方式没想好,现在只能一个涡轮风扇在方便抽,然后将风强制喷向变压器,再通过机箱侧面的孔排出机箱;另一个涡轮风扇直接装在机箱的“光室”上部,直接将热风强制排出。

所以,两个涡轮风扇中,一个是暴露在机箱外,另一个隐藏在机箱内。

如果重新设计机箱,可以考虑把两个抽风的涡轮风扇都装在内部了。

我在网上花了 18元购买了一个养鱼用的电子温度计,将探头放在LED 光板前端上部,开机一个多小时,测得温度不超过41度。

投影仪制作详细图解:很多人可能觉得,这种制作一定具有很高的难度,其实在搞清液晶投影机原理之后,您也许就不这么认为了。

先来了解一下我们常见的普通液晶显示器(LCD)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器主要由一块液晶屏(现在的液晶显示器所用的液晶屏都是TFT真彩屏)和一个背光装置。

TFT液晶屏是由成千上万个薄膜晶体管组成的,这种薄膜晶体管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透光量。

TFT液晶屏正是靠这种透光量的变化来显示图像的,其中每一个薄膜晶体管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像素”。

当然,仅靠液晶屏是不可能让我们的眼睛感知道的图像的,因为液晶屏本身不发光,也就是说,必须让一定的光线透过液晶屏才能表现出这种透光量的变化。

所以LCD都必须有一个背光装置,在液晶显示器(LCD)中,背光装置是几个“U”形或者“S”形的低功耗节能灯管配合匀光板做成的,它发出均匀的白光透过液晶板后让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透光量的变化从而获得图像信息。

从前面的叙述可以认为,液晶板实质上就相当于一块可表现活动图像的幻灯片!既然是这样,那么如果我们让一束均匀的强光透过液晶板,然后配合一只凸透镜的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就可以在镜头外的某个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液晶投影机的基本原理就是如此简单而已!因此,最简单的投影机就是用一块拆去了背光装置的LCD液晶板取代一个幻灯机上幻灯片!如果嫌幻灯机上放置麻烦的话,那么用图2所示的这种教学投影仪再合适不过了!材料准备了解了原理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制作所需的主要材料也就很容易理解了:1、一块TFT真彩液晶屏(500元-1000元)。

如图3,这种东西这几年在国内市场上很多,许多电子厂家为了方便DIY爱好者们自制彩投而专门提供拆去了背光的液晶板。

如果您手头有小液晶电视或者监视器也可以,只要自已将它们的背光装置拆去就可以。

液晶板有多种规格,影响其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像素值和尺寸,像素越高价格越高,当然做出来的投影机品质也越高!本人因为经济原因只买了一块6寸的CASIO屏,像素值为320*240(33万单色像素)。

如果您的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完全可以选择640*480(100万单色像素),或者600*800的液晶板。

一般情况下,液晶屏都具备AV输入电路,高像素的液晶屏还会具备VGA输入口。

2、一台教学用的高压灯投影仪。

在各地的教学仪管站均可买到,价格约500元。

这种投影仪的内部结构如图4。

3、一个电脑机箱。

到电脑城买一个旧的电脑机箱,要求小巧点的。

4、几只电脑内常用的散热风扇。

制作过程??正如前面所述,我们要自制的这款投影机,简单地说就是将一个教学用的书写式投影仪和一块拆去了背光的液晶屏组合在一个铁箱(由电脑机箱充当)中,结构示意如图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