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尺寸测量
一、人体尺寸测量的基础
国标 GB/T 5703-1999 规定了人机工程学使用的成年人和青少年的人体测量术语, 该标准规定,只
有在被测者姿势、测量基准面、测量方向、测点等符合下列要求的前提下, 测量数据才是有效的。
1.被测者姿势
1)立姿数据才是有效的。
指被测者挺胸直立, 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 眼睛平视前方, 肩部放松, 上肢自然下垂, 手伸
直, 手掌朝向体侧, 手指轻贴大腿侧面, 自然伸直膝部, 左、右足后跟并拢, 前端分开, 使两足大致呈
45o
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2)坐姿 指被测者挺胸坐在被调节到腓骨头高度的平面上, 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 眼睛平视前
方,左、右大腿大致平行,膝弯屈大致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
2.测量基准面
人体测量基准面的定位是由三个互为垂直的轴(铅垂轴、纵轴、 体测量中设定的轴线和基准面如图 2-1 所示。
图 2-1 人体测量基准面
1)矢状面 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矢状面。
2)正中矢状面 在矢状面中, 把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右对称的两部分。
3)冠状面 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冠状面。
后两部分。
4)水平面 与矢状面和冠状面同时垂直的所有平面都称为水平面。
水平面
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
分。
5)眼耳平面 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眼耳平面。
3.测量方向
1)在人体上、下方向上,将上方称为头侧端,将下方称为足侧端。
2)在人体左、右方向上,将靠近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为内侧,将远离正中矢状面的 方向称为外侧。
3)在四肢上,将靠近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近位,将远离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远位。
4)在上肢上,将挠骨侧称为挠侧,将尺骨侧称为尺侧。
5)在下肢上,将胫骨侧称为胫侧,将腓骨侧称为腓侧。
4.支承面和衣着
立姿时站立的地面或平台以及坐姿时的椅平面应该是水平、稳固、不可压缩的。
要求被测量者裸体
或穿着尽量少的内衣(如只穿内裤和背心)测量,在后者情况下, 在测量胸围时,男性应撩起背心,女性应松开胸罩进行测量。
横轴)来决定的。
人
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
冠状面将人体分成前
表
我国人体主要尺寸
5.基本测点及测量项目
在国标GB/T 5703-1999中规定了人机工程学使用的有关人体测量参数的测点及测
量项目,其中包括:头部测点
16个和测量项目12项;躯干和四肢部位的测点共 22个,其
测量项目共69项,其中分为:立姿 40项,坐姿22项;手和足部6项及体重1项。
至于测 点和测量项目的定义在此不作介绍,需要进行测量时,可参阅该标准的有关内容。
此外,国标 GB/T 5703-1999还规定了人机工程学使用的人体参数的测量方法,这
81个测量项目的具体测量方
些方法适用于成年人和青少年的人体参数测量,该标准对上述 法
和各个测量项目所使用的测量仪器作了详细说明。
定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其测量结果方为有效。
凡需要起先测量时,必须按照该标准规 二、静态测量
静态测量是指被测者在确定的静止状态下,
测量。
测量项目的多少一般与所从事的行业有关。
需要测量的项目以及正确的测量方法。
可参考国际 GB5703-85《人体测量方法》。
1.立姿人体尺寸
测量项目见图
如立姿或坐姿,利用人体测量仪器进行的 具体测量时,应首先确定测点的位置和所 GB3975-83《人体测量术语》和
2-2。
图2-2立姿测量项目
测量尺寸见表
2.坐姿人体尺寸
测量项目见图
2-1。
2-3。
图2-3坐姿测量项目
测量尺寸见表
2-1。
3.局部人体尺寸
局部人体尺寸,如手指、脚和头部的静态测量可参考国标和其它有关书籍。
三、动态测量
动态测量是在人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情况下,对运动着的人体进行测量。
通常包括人体
动作范围的测量,如手、脚和四肢活动范围的大小和活动方向。
人体某部位移动过程的测量。
如运动的轨迹以及运动关节角度大小等。
1手臂活动范围
在设计工作场所时,应考虑操作者手臂所及范围。
图2-4给除了人体在三个基准面上手臂活动的最大范围。
活动范围以肩关节为圆心,以肩关节到手指指尖(或手抓握中心)距
离为半径(具体尺寸参请看有关标准)。
矢状面
垂直面
冠状面
图2-4手臂活动范围
2.手的活动范围
测量手的活动范围可作为设计控制器以及手持工具时的参考依据, 的活动来说明。
3.脚的活动范围
测量脚的活动范围,对脚控制器的设计非常重要,脚活动范围见图
图2-6脚活动范围
4.各关节活动角度
测量人体各关节的活动角度,
并参考人体各部分有关尺寸, 就可以得出工作中人体各
部位所及的范围和作业域,图 2-7和表2-2给出了各关节活动角度。
矢状面
冠状面 图2-7成年男子关节活动范围
表2-2关节活动角度(度)
运动部分
平均值 标准差
肩屈 188 12 肩伸 61 14 肩外展 134 17 肩内收 48 9 肩向内旋转 97 22 肩向内旋转 34 13 肘屈 142 10 臀部屈 113 13 臀部外展 53 12 臀部内收
31 12 膝屈 125 10 踝屈 38 12 踝展
35
7
图2-5是通过手指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