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工程学尺寸参考

人体工程学尺寸参考

6. 其他分类 有按单台、双台分;按交流电梯、直流电梯分;按轿厢容量分;按 升降驱动方式分;按电梯门开启方向分等。
注:室外楼梯宽度,法令第120条或条例第121条上规定的直线形楼梯为
90cm以上,其他的室外楼梯可在60cm以上
旋转楼梯的踏面是指距狭窄一侧的端部30cm处的尺寸
表2建筑标准法中所示的楼梯各部分尺寸 楼梯的起点与终点应采用能唤起注意的提示盲道,扶手的起点和终 点处应用盲文标识楼层、方位。另外,为明辩楼段交界,踏面与踢面的 色彩应予特殊考虑。楼梯下部有时容易碰撞头部应设置栅栏。(见图 21、22) 8.扶手 扶手的设计应考虑各类人群的使用,应有上下两层(见图7)扶手的 形状应考虑到水平移动时,手不仅限于抓握扶手也可在其上滑动(见图 8) 楼梯扶手常用木材、塑料、金属管材(钢管、铝合金管、铜管和不 锈钢管等)制作。木 扶手和塑料扶手具有手舒适感,断面形式多样的优点,使用最为广泛。 木扶手常采用硬木制作。塑料扶手可选用生产厂家定型产品,也可另行 加工制作。金属管材扶手由于其可弯性,常用于螺旋型、弧形楼梯扶 手,但其断面形式单一。钢管扶手表面涂层易脱落,铝管、铜管和不锈 钢管扶手则造价高,使用受限。 扶手断面形式和尺寸的选择既要考虑人体尺度和使用要求,又要考 虑与楼梯的尺度关系 和加工制作可能性。 扶手的作用是辅助上下、防止跌倒,所以必须设置。应尽可能在楼 梯两侧连续设置扶手, 宽度大的楼梯中央部分也应设置扶手。住宅等建筑空间有限不能两侧设 扶手时,单侧扶手应设于下楼时惯用手一侧(多为右侧)。扶手高度一 般是75~85cm,如考虑儿童使用,宜在高度75~85cm 和60~65cm处设置 双层扶手。直径为3~4cm的扶手便于扶握,与壁面间距需大于4cm,楼 梯起点及终点的扶手端部应水平延伸并向壁侧或水平向下弯曲。为防幼 儿跌落,扶手栏杆立柱的间隔应小于11cm。
140cm以上
18cm以下
26cm以上
地上层、楼上居室>200 ㎡,地下层:其他居室> 100㎡
120cm以上
20cm以下
24cm以上
住宅:(公共住宅的公用 75cm以上 楼梯除外)
23cm以下
15cm以上
以上以外的情况
75cm以上
22cm以下
21cm以上
升降机机械室用
无限制
23cm以下
15cm以上
人体工程与室内环境设计 .1 人体工程学与功能环境设计
设计室内空间,要根据实用性至于使用对象创造适宜的空间,要切 实符合人们的生活规律与生活机能。 3.1.1 居住空间
功能环境要点:起居室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主要活动场所,设计 时应注意符合会客、娱乐的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功能区的划分与通道应 避免干扰。就餐区域尺寸应考虑人的来往,正是的餐厅内应设有备餐台 和餐具储藏柜。卧室的功能布局应有睡眠、储藏、梳妆及阅读等部分功 能,平面布局应以床为中心,睡眠区的位置应相对安静。厨房设备及家 具的布置应按照烹调操作顺序来布置,据效率专家研究的“工作三角 形”三个边长总合为450㎝-600㎝。卫生间中洗浴部分应与厕所部分分 开,浴缸与坐便器附近应设置尺度适宜的扶手,以方便老弱病人的使 用。 3.1.2 办公空间
门的宽度:单扇门为700~1000mm,双扇门为1200~1800mm。宽度 在2100mm以上时,则多做成三扇、四扇门或固定扇的门,因为门扇过 宽易产生翘曲变形,同时也不利于开启。辅助房间(如浴厕、储藏室 等),门的宽度可窄些,一般为700~800mm。
为了使用方便,一般民用建筑门(木门、铝合金门、塑料门),均 编制成标准图,在图上注明类型及有关尺寸,设计时可按需要直接选 用。
功能环境要点:传统的普通办公室空间比较固定,如个人使用则主 要考虑各种功能的划分,既要分区合理又应避免过多走动。如多人使用 办公室,在布局上则首先应考虑按工作的顺序来安排每个人的位置及办 公设备的位置,以避免相互干扰。开放式办公室主要是在设计时按工作 顺序划分多个办公单元,用通道分割连接。 3.1.3 餐饮空间
尺寸。根据建筑物的种类、场所不同,其标准尺寸有所不同。有多种用
于计算便于上下楼梯的踏面宽、踏步高的关系式、T+2R≈63cm就是其
中之一。
楼梯种类
楼梯、平台的宽 (S、S′)
踏步高 (H)
踏步宽 (L)
小学校的儿童用
140cm以上
16cm以下
26cm以上
处高中学生用、超过1500 ㎡的商店、剧场、电影 院、演艺场、会堂、集会 场所的客用电梯
门厅和过厅——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 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 处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到缓冲的作用。 3.3.2垂直交通环境设计
楼梯和电梯——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 3.3.2.1台阶 3.3.2.2楼梯
2. 坡道扶手(见图20) 坡道两侧宜在900mm高度处和650mm高度处设上下层扶手,扶手应 安装牢固,能承 受身体重量,扶手的形状应易于抓握。两段坡道之间的扶手应保持连贯 性。坡道起点和终点处的扶手,应水平延伸300mm以上。坡道侧面凌空 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挡台。
3. 坡道地面 坡道地面应平整,面层宜选用防滑及不易松动的材料,注意坡道设 置不应原理楼梯,确 保简单明了的流线。室内坡道的坡度宜在1/12以下(《无障碍建筑 法》)。 3.3.2.4电梯
(1) 电梯的类型 4. 按使用性质分
(1)客梯 主要用于人们在建筑物上下楼层的联系 (2)货梯 主要用于运送货物及设备 (3)消防电梯 主要用于在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下消防人员 紧急救援使用。
5. 按电梯行驶速度分
(1)高速电梯 速度大于2m/s,目前最高速度达到9m/s以上。 (2)中速电梯 速度在1.5~2m/s之内。 (3)低速电梯 速度在1.5m/s之内。 为缩短电梯等候时间,提高运送能力,需选用恰当的速度。速度选 用一般随建筑层数增加和人流量的增加而提高,以满足在期望的时间段 那运送期望的人流量。低速电梯一般用于速度要求不高的客梯或货梯; 中速电梯一般用于层数不太多人流不太大的建筑中的客梯或货梯;高速 电梯一般用于层数多人流量大的建筑中。消防电梯常用高速电梯,并要 求在1min内从建筑底层到达顶层。
走道——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 房间出入口的门与通道、走廊的关系:乘轮椅者开关门时,需有充
分的操作空间。最好使用推拉门或内开式门(见图3、4),可采取设置 凹空间等解决方式(见图5)。
行走方式与门的关系:对于乘轮椅的使用者,门的开闭部分及操作 空间的设计必须特别考虑(见图6)。考虑设计防风门斗等连续门的方 法。
楼梯一般由梯段、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 楼梯形式的选择取决于所处位置、楼梯间的平面形状与大小、楼层的 高低与层数、人流多少与急缓等因素,设计时需要综合权衡这些因素。 楼梯可分为:直行单跑楼梯、直行多跑楼梯、平行双跑楼梯、平行双分 双行楼梯、折行多跑楼梯、交叉跑(剪刀)楼梯、螺旋型楼梯、弧形楼 梯。 楼梯的尺度:
功能环境要点:餐饮空间的入口应宽些,避免人流阻塞,入口应设及 等候席,入口通道应直通柜台或接待台。就餐形式,以零散客人为主的 宜用四人桌,以团队客人为主的可以设置六人以上席位。在以便餐为主 的餐馆可设柜台席。由食品烹调方式来确定,操作间是否向客席区敞 开。备餐服务台的位置根据客席布局确定。 3.2 人体工程学与界面环境设计 3.2.1门和门洞的形式及尺度
人体重心高度和楼梯坡度大小等因素确定。一般在500~600mm高度增设扶手。
7. 楼梯净空高度
楼梯各部分的净空高度应保持人流通行和家具搬运,一般要求不小
于2000mm,楼梯范围那净空高度应大于2200mm。
楼梯的尺寸(见图9、10、11表2)
楼梯的坡度关系到安全性。法规规定了踏步宽、踏步高等最低标准
1. 踏步楼梯
踏步的坡度在实际应用中均由踏步高宽比决定。踏步的高宽比需根 据人流行走的舒适、安全和梯间的尺度、面积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常 用的坡度为1:2左右。人流量大,安全要求高的楼梯应该平缓一些,反 之则可陡一些。以利节约楼梯水平投影面积。
楼梯踏步的踏步高和踏步款尺寸一般根据经验数据确定。 踏步的高度,成人以150mm左右为宜,不应高于175mm。踏步的宽 度(水平投影宽度)以300mm左右为宜,不应窄于260mm。当踏步宽度 过宽时,将导致楼梯水平投影面积增加。而踏步投影宽度过窄时,会使 人流行走不安全。为了在踏步宽度一定的情况下增加行走舒适度,常将 踏步出挑20~30mm,使踏步安全宽度大于其水平投影宽度
3. 3.2.3坡道
在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的建筑物的出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 1500mm×1500mm平坦的轮椅回转面积。室内外的高差处理除用台阶连 接外,还用采用坡道连接。坡道的形式
1. 坡道尺度 建筑物出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0mm,坡度不宜大于1/12, 当坡度为1/12时,每段坡道的高度不应大于750mm,水平投影长度不应 大于9000mm。坡道的坡度、坡段高度和水平长度的最大容许值见表 当长度超过时需在坡道中部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深度直行、转弯 时均不应小于1500mm的轮椅缓冲区。
4. 梯井宽度 所谓梯井,系指梯段之间形成的空档,此空档从顶层到底层贯通在 平行多跑楼梯中,可无梯井,但为了梯井安装和平台转变缓冲,可设梯
井。为了安全,其宽度应小,以60~200mm为宜。
5. 楼梯尺寸计算
在进行楼梯构造设计时,应对楼梯各细部尺寸进行详细的计算。
6. 栏杆扶手尺寸
梯段栏杆扶手高度应从踏步中心点垂直量至扶手顶面。其高度根据
在出入口部分乘轮椅蛇可使用双手开关门户,最好使用自动门,如 采用手动门时,应采用便于乘轮椅者使用的拉门。对于有些乘轮椅者和 腿脚不便者,旋转门不便使用,对步行速度调节存在困难的人群尤其不 便。(见图19)
通道:通行的必要宽度除必要的宽度以外,考虑到行动困难的行人 需求,应流出间隔。轮椅通行的净宽为800mm,满足正面对行通过的宽 度为2m(《道路构造法》),通道的宽度乘轮椅者回转的实例(见图 12),无障碍通道设施(见图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