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审计方案
n选取样本进行穿行测试,对控制点的存在进行复核;
n通过与流程负责人进行访谈,评价其是否了解相关控制及其执行相关控制的能力;及
n在审计覆盖期间中选取若干笔业务进行符合性测试,对控制点的运行有效性进行评价。
1
供应商选型
1.1
计划建设部门应根据需求部门的要求,通过以往项目实施记录、业务部门推荐和技术交流等方式选择备选供应商并发出选型邀请书。
选取招标项目中决标委员会成员名单,检查决标委员会的组成是否符合独立性规定。
1,3,17
3.5
决标委员会审阅评标报告,并在推荐的备选供应商范围中确定中标厂家。根据项目金额和性质的不同,主管管理层(总经理或其授权的副总经理)或其授权人员应对决标结果进行额外审批
抽取评标报告,检查中标厂家的选择是否由决标委员会选定并由主管管理层或其授权人员审核后做出,相关审核应以签字做为确认。
3,6
3.6
物资采购部门整理相关文件存档并根据管理层批复意见发送中标通知书至中标供应商。
了解物资采购部门是否建立有关招标文件存档规定;抽取项目招标文档,检查招标文档、中标通知书等是否按有关规定有序整理存档。
6
3.7
法律事务部门对评标和中标过程中生成的法律文件的合法合规性应该进行审核并出具意见。
选取有关评标、中标文件,检查法律事务部门是否对其进行审阅与签署意见。
内部控制审计审计方案 -- 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方案
单位名称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XX公司]
审计覆盖期间
工作底稿编号
填写人
审阅人
日期
1
分析流程目标和流程风险并根据经营环境和/或经营战略的重大变化进行修订。
2
根据经营环境和/或经营战略的重大变化修订关键运作要素。
3
取得有关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的现行政策和程序记录,评价其是否及时更新和充分适用。
4
了解并记录被审计单位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如:集中采购或分散采购)及在物资采购架构中各级公司的职责分工。
1
资本性支出采购遵循公司管理制度和规定进行
n合格供应商的选择
n与供应商关系
n成本控制
n购入资产质量可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2
资本性支出采购以公平交易价格进行
3
资本性支出购入资产质量得以保证
1.1
应按照可行性报告和经审批的设计方案制定投资计划。按照项目的金额和性质不同,投资计划应由具有相应审批权限的机构或其授权人员进行审阅批准。
抽取部分项目投资计划,检查其是否经过适当授权的机构或其授权人员审批。
6,19
1.2
投资计划应提交财务部门,由其据以安排资金到位进程并下达至工程管理部门遵照执行。
3
1.5
选型入围供应商名录经审批后,应下发至各下级公司或单位遵照执行。
抽样检查选型结果的公布文件;询问下级单位对选型入围供应商名录的认知程度;抽取个别项目的招标文件,检查竞标供应商是否符合选型入围供应商名录。
1,2,
3,4
1.6
根据选型设备金额和性质的重要性差异,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应不同程度地参与供应商选型工作。
抽取投资计划,检查资金支付情况与投资计划的符合程度,如发现存在重大不符,应询问相关部门,了解差异原因和是否采取跟进行动并予以记录。
6,19
结论:
单位名称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XX公司]
审计覆盖期间
工作底稿编号
子流程
供应商选择
填写人
日期
n了解并记录供应商选择相关流程,确定相关控制点是否设计存在,是否可满足相应目标;
8
3.8
根据项目的金额和性质的差异,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应该不同程度地参与项目招标工作。
了解是否存在对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参与招标工作的规定;抽样检查不同金额和性质的工作中,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参与招标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1,3
结论:
单位名称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XX公司]
审计覆盖期间
工作底稿编号
2,5
2.2
对选型入围供应商名录的更新应履行选型程序并取得具相应的权限的机构或其授权人员的批准。
检查对选型入围供应商名录的更新是否经过具有适当权限的机构审批;判断具有适当权限的审批机构是否与选型入围供应商名录的使用者职责分离。
4,5,
17
2.3
计划建设部门应在主要设备采购项目实施完成后,对供应商的技术和商务表现以及独立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作为更新供应商名录时的参考信息。对于评价结果不合格的供应商不仅应从选型入围供应商名录中删除,还应另行设立不合格供应商名录作为招标时的备查记录。
针对个别设备的供应商选型,取得发出选型邀请书的供应商的清单,检查选型邀请书是否向一定数量的供应商发出,以确保选型基数足够保证选型结果的效果。
2,3,5
1.2
供应商选型评级应由计划建设部门牵头,由采购部门、使用部门等相关部门等共同参与并生成选型报告,选型报告应由参与评选的部门具相应权限的授权人员签字确认。
取得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计划,检查其是否经编制单位确认;检查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设计会审会议组成人员, 确认参与人员符合公司关于会审会议组成人员的有关规定;抽取部分工程项目,检查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计划的评审会议纪要,以确定评审过程是否完整,参与部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6,10
1.4
根据项目性质和金额的不同,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计划应由具相应权限的机构或其授权人员进行审批。
2,3,11
3
评标
3.1
评标委员会人员数量及组成应符合有关规定,评标专家应由规定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应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
取得有关评标委员会建立的政策规定;选取招标项目中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检查评标委员会的组成是否符合规定。
1,3,
10,11
3.2
评标委员会的评标过程应做到公平公正。
资本性支出采购设备种类及质量可能不能满足特定项目的需求;
1,3
11
采购价格可能未以公平交易价格确定;
2
12
采购合同进度可能未被有效跟进,以确保与工程进度的配合;
4
13
大量计划外采购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
14
资本性支出项目所涉及的相关资产和应付账款记录可能不及时、真实、准确和完整;
4
15
采购支付可能未按照发票金额及合同约定进行并经充分授权;
抽取评标委员会评标过程纪要,检查评标委员会的评标过程是否合理并得以完整记录。
3,10,
11
3.3
评标委员会出具评标报告,并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确认。
抽取评标委员会评标报告,检查评标报告是否经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确认。
3,6,
10,11
3.4
决标委员会应由计划建设部门、物资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部门共同组成,决标委员会成员应独立于招标环节。应建立决标委员会成员定期轮换制度并由相关部门中具决标权限的人员随机组成。
4,5
16
可能出现重复付款;
4
17
可能未能建立适当的对资本性支出的购买、使用、保养和授权的职责分离;
5
18
对财务管理系统和资本性支出相关管理系统的访问和修改可能未经授权;
4,5
19
资本性支出实际执行成本可能超出预计或经批准的成本范围;
1
20
可能由于未遵守合同条款要求或有关法律法规,导致合同索赔、项目停滞或政府处罚。
2,3,6,
10,11
2.7
参与竞标的供应商不应少于规定数量(如三家以上),特殊情况应有特别说明。参与竞标的供应商应各自独立,不构成关联方关系。
选取采用招标方式进行的项目,检查参与竞标的供应商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数量,特例情况是否取得具相应授权的机构的批准。通过审阅竞标供应商的法定信息(如注册地址、联络电话等),检查竞标供应商的独立性。
抽取供应商选型报告,检查选型参与部门相关人员是否具相应权限并对选型报告内容签字确认。
2,3,4
1.3
选型报告应经主管管理层(总经理或其授权副总经理)或其授权人员审核批准。
检查选型报告是否经具审批权限的主管管理层批准。
2,3,4
1.4
选型入围供应商应各自独立,不构成关联方关系。
询问或通过审阅选型入围供应商的法定信息(如注册地址、联络电话等)检查选型入围供应商的独立性。
了解有关招标方式选择的政策,选取采用不同方式招标的项目,检查其招标方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1,2,3
2.2
招标文件由法律事务部门对相关法律文件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
取得部分项目的招标文件,检查法律事务部门对相关法律文件的合法合规性出具的审核意见。
8
2.3
依据项目金额的不同,物资采购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批招标文件。
抽查相关招标文件,检查采购部门和其他部门具审批权限的人员的审批意见,以确定其与授权权限相符。
2,3
2.4
委托招标公司完成招标工作的项目,招标公司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证明。
对于采用委托招标方式的项目,检查招标公司的资质证明以及委托合同。
3,8
2.5
对于采用招标方式进行的项目,物资采购部门应会同项目发起单位或部门根据计划建设部门确定的有资格的供应商范围确定参与招标的单位的范围。物资采购部门应确保不合格供应商未参与招标。
了解是否存在对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参与供应商选型工作的规定;根据规定检查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参与情况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1,2,
3,4
2
选型入围供应商名录的更新与维护
2.1
计划建设部门应对选型入围供应商名录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定期更新。
抽取选型入围供应商名录,检查其更新日期,以确定其定期和及时(如每年)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