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梁祝
一.教学题目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授课年级
八年级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梁祝,提高学生感受、鉴赏音乐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作品,使学生初步了解“协奏曲”的题材特色,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即引子(序奏)、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3.通过聆听《梁祝》,模唱主部主旋律,体验音乐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重点
1.认识《梁祝》音乐的内涵。
2.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认识学习曲式结构的基本常识。
五.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认识到音乐的内涵和音乐情感的体验。
六.教具
钢琴、多媒体、黑板
七.课的类型
单一课
八.主要教学方法
欣赏法、视唱法
九.教材分析
《梁祝》是一部描写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并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与鞭挞,反映人民群众反封建思想感情的爱情悲剧。
《梁祝》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创作而成并同年首演。
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戏曲了越剧中的曲调作为素材成功的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作品从故事中择取了“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
同时,作者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十.教学过程
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1.说出梁祝的故事
2.弹梁祝的主部旋律,提
问大家是不是很熟悉这首
歌曲,然后提出今天的课
题《梁山伯与祝英台》。
3.再次弹奏逐步旋律,让
学生哼唱,加深印象。
听老师弹奏回
答问题
让学生对梁祝有
一个初步了解。
作品体裁介绍和作者简介1.讲述梁祝的创作背景
2.介绍何占豪、陈钢两个
作曲者
3.讲述小提琴协奏曲的含
义。
使学生掌握作者
及作品体裁,知道
小提琴协奏曲的
含义是什么。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1.提出问题,主部主题在
呈示部出现了几次。
2.逐段播放视频:
一.引子
1.播放引子部分的音乐,
提出问题音乐是由什么乐
器开始演奏的。
二.呈示部
1.播放主部主题,回答之
前的问题。
2.提出问题爱情主题由什
么乐器演奏,表达了梁祝
怎样的感情?
3.播放副部主题的音乐,
提出问题这里的节奏与前
面主部主题的区别在哪
里,想一想这段音乐描写
的是梁祝里哪一部分的情
节。
4.播放结束部的音乐,让
学生认真欣赏小提琴与大
提琴之间传递的情感。
三.展开部
1.欣赏前想学生介绍这一
部分的故事情节。
2.播放展开部音乐,让学
生认真聆听音乐表达的感
情。
1.带着问题欣赏
音乐
2.听音乐并回答
老师的问题。
听音乐回答老
师的问题
听音乐回答问
题
提高学生感
受、分析、
鉴赏音乐作
品的能力,
体会音乐中
的情绪变
化。
小结这部小提琴协奏曲,采用了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梁祝二人的深切同情以及美好的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希望同学们也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努力追求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