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选择自变量和因
变量在变动范围内的均值来作为变动的基 点,这样,在同一区间内,不论自变量的 变动方向如何,所计算出的弹性系数都是 相同的。弧弹性中点公式为: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二、需 求 弹 性
• 需求弹性(Elasticity of Demand)是
• 简化后:将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仅看作是
其本身价格的函数
•
Qd = f(P)
• 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
需求函数。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
Qd = -·P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三、需求法则
• 需求法则: • 对绝大多数商品而言,商品需求量与其价
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因而需 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这就是需求法则(Law of Demand)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P
P
P
QA=f A (p)
QB=f B (p)
Q d=QA+AB
Q (图a)
Q
Q
(图b)
(图c)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市场需求暗含的假设
• 我们根据个人需求加总得到市场需求,
实际上暗含了一个假设,那就是不同消 费者之间的选择行为是相互独立的。也 就是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没有相关性, 不存在所谓“潮流效应” (bandwagon effect)和“自欺效应” (Snob effect)。前者是人们为追赶潮 流,后者是为了标新立异而采取的在独 立决策的情况下而不会发生的消费行为。
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图示)
P
D3 D1
D2
S
P2 P1
P3
Q3 Q1 Q2
Q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供给变动 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
n 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均 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n 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均 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 ③当ed =1时,称为单位弹性(Unitary
• 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 需求法则的例外:吉芬商品、炫耀性商品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四、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 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 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上,表现为沿着 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价格偏离均衡价 格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偏离的市 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 当价格>均衡价格 供>求 需求者压
价,供给者减少供给价格下降
• 当价格<均衡价格 供<求 需求者抬
价,供给者增加供给价格上升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 由于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供给函数
• 供给函数:表示商品的供给量与影响供给量
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数学关系式
• 如果假定其它因素均不变化,仅考虑一种商
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即把一种 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 数,则供给函数可表示为:
• Qs=f (P)
•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使用较多的供给函数为
P
Q=f(P)
ed=0
Q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 ②当ed 时,称完全弹性(Perfect
Elastic)。它表示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 需求量趋于无穷大。价格稍有变动,需求 量的改变为(从0)。具有完全弹性 的商品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P
ed
Q=f(P)
Q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 点所决定,因此,
•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
(即需求和供给的变动)都会使均 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需求变动 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n 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 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n 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均
场供给。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 供给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
价格和与其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 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 供给曲线:则是根据供给表中价格—
供给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绘制的 一条曲线。(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表2—2 某商品的供给表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弧弹性的中点公式
• 由于在计算弧弹性时,即使是在函数的同
一区间内,由于自变量变动的方向不同, 其弹性系数也会不同。例如,在(X1,Y1) 和(X2,Y2)这一区间内,当自变量由X1变 为X2 时,其弹性系数为: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而当自变量由X2变为X1 时,其弹 性系数为:
以X、 Y分别表示X和Y的变化量,以 e表示弹性系数,则弹性系数的公式为: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如果经济变量可以连续变动,则当X 趋于零时,弹性公式可表示为:
前者称为弧弹性(Arc Elasticity)它只是近 似地测定函数在某一区间平均弹性;后者 称为点弹性(Point Elasticity),它可以精 确地测定函数在某一点(X,Y)的弹性。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需求点弹性的计算公式
• 假定需求函数为Q=f(P),以dQ和dP分
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量, 以ed表示需求弹性系数,则需求点弹性的 公式为: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4)需求弹性的五种类型
• ①当ed=0时,称为完全无弹性
(Perfectly Inelastic)。它表示需求量 对价格的变化完全没有反应,即无论价格 如何变化,需求量均不变。需求完全无弹 性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均衡价格的决定(几何说明)
从几何意义上说,一 P
种商品的均衡出现在 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
D
S
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
E
交的交点上。该交点
被称为均衡点。均衡
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
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
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O
Q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均衡价格的形成机理
• 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力量的
n 供给也分为单个供给和市场供给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单个供给与市场供给
• 单个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个企业在
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 品的数量;
• 市场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市场上所
有企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 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 市场供给可从单个供给的加总求和得出。 • 除经特别说明,以后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市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 需求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
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 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 需求曲线:则是根据需求表中价格—需
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绘制的一条 曲线。(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
• (由于微观经济学在论述需求曲线时,都假定商品的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多种因素
决定的
n 商品本身的价格 n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n 相关商品的价格 n 消费者的偏好 n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 需求函数: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需
求量的因素之间的这种依存关系的数学 关系式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图示)
P
D
S3
S1
S2
P3
P1 P2
O
Q Q3 Q1 Q2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第四章 弹性理论与分析
• 一、弹性的概念及公式
• 弹性:表示相对于自变量的变化,因变
量的反应程度。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弹性系数的公式
• 若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为Y=f(X),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例:
P
6
5
a
4
b
3
2
1 400 800
Q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 根据弧弹性的中点公式,上例中a,b点
之间的需求弧弹性为: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2)需求的点弹性
• 需求的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
的弹性。它衡量在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 需求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对于价格的无穷 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
表示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 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 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即:
• 由于需求弹性本为负数,再在前面加负号是为了让其为正,
以便于不同弹性之间的比较。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1)需求弧弹性
• 需求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
之间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 变动的反应程度。假设需求函数为Q=f (P),以ed表示需求弹性系数,则需求 弧弹性公式为: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 理论与分析
2020/11/29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