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病理学Z作业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病理学Z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病理学Z 第4次作业
2012-04-17 18:32:2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A型题:
* 1. 下列哪种肾炎与自身免疫病有关? E.狼疮性肾炎
* 2. 急性炎症时,首先发生的现象是: B.血流改变
* 3.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B.抑制性T细胞产生过多
* 4. 渗出液被抽出体外,容易凝固是因为其中含有: C.较多的纤维蛋白
* 5. 外源性致热原可激活: C.产EP细胞
* 6. 炎症渗出的最基本要素是: D.血流改变及血液成分的渗出
* 7. 下述急、慢性炎症过程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B.急性炎症不存在有增生性改变
* 8. AIDS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 E.Kaposi肉瘤
* 9. 下列哪一种细胞属于急性炎症时渗出的细胞? D.中性白细胞
* 10. 退热期常可导致: D.脱水
* 11. 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的炎症: D.蜂窝织炎
* 12. 发热病人较易出现: C.呼吸性碱中毒
* 13. 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位是: A.视前区-前下丘脑
* 14. 发热是体温调定点:A.上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 15. 发热时下列所列举机能改变哪一项是错误的? C.消化系统: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强引起恶心、呕吐
* 16. 传染性发热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A.生物病原体
* 17.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B.对某一病人而言,疾病主要累及某一器官系统,故得名
* 18. 发热时,下列所列举代谢改变哪一项是错误的? E.发热时经皮肤和呼吸道水分蒸发减少
* 19. 下列哪一种物质目前认为是“隐蔽抗原”? C.眼球晶体抗原
* 20. 目前认为白细胞致热原与下列哪些物质相一致? D.白细胞介素—1
* 21. 发热发生机制中共同的基本因素是: B.内源性致热原
* 22. 按炎症渗出性病变反应的顺序,哪一种排列最后? D.白细胞吞噬
* 23. 在炎症过程中不属于机体抗损伤性反应的有: A.变质
* 24. 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增生性炎? C.急性肾小球肾炎
* 25. 有关渗出物在炎症过程中防御作用的论述,错误的是: D.渗出越多越有利
* 26.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通过下列哪一项来损害组织细胞的? D.Ⅱ、Ⅲ、Ⅳ型变态反应* 27. 纤维素性炎的好发部位,除……外都是常见的: E.筋膜
* 28. 内毒素具有以下特征,其中一种是错误的: B.易透过血脑屏障
* 29. 下列哪一项不是化脓性炎症? B.干酪性肺炎
* 30. 下列各项哪项是错误的? C.渗出液比漏出液细胞数少
* 31.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为: D.变质、渗出、增生
* 32. 变质性炎症局部实质细胞形态改变主要表现为: D.变性和坏死
* 33. 引起炎症的原因最常见的是: C.生物性因子
* 34.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 35. 关于LE小体的描述,哪一点是错误的? D.多呈不规则形
* 36. 卡他性炎是: D.粘膜发生的轻度渗出性炎
* 37. 内生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B.下丘脑
* 38. 在增生性炎症中,病变具有病因学诊断的特异性是因为: B.其肉芽肿有特殊结构* 39. EP是一种:A.小分子蛋白
* 40. 下述哪种不属于内生致热原? C.5—羟色胺
* 41. 化脓性炎时,脓液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种细胞浸润有关? C.中性白细胞
* 42. 关于炎症的概念,较恰当的说法是: E.机体对损伤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反应 B型题: * 43. 血中类固醇物质含量增高引起发热是由于:E.本胆烷醇酮
* 44. Ⅲ型变态反应引起发热是由于: B.抗原—抗体复合物
* 45. 寄生虫感染的炎症病灶内主要浸润的炎细胞是:A.嗜酸性白细胞
* 46. 构成结核性肉芽肿的主要细胞是:E.类上皮细胞
* 47. 组织内有较大异物存在时可见:C.多核巨细胞
* 48. 体温上升期热代谢特点是: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 49. 体温下降期热代谢特点是:E.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 50. 白喉:B.纤维素性炎 * 51. 走马疳:A.变质性炎
* 52. 丹毒:C.化脓性炎 * 53. 败血症:C.全身中毒症状,血液培养细菌阳性* 54. 脓毒败血症:E.多脏器多发性脓肿,高热,血液培养细菌阳性
* 55. 白细胞从血管内向血管外移动称为:B.白细胞游出
* 56. 白细胞向炎症灶移动集中称为: E.白细胞趋化
* 57. 葡萄球菌感染的炎症病灶内主要浸润的炎细胞为:D.中性白细胞
* 58. 慢性炎症的组织中出现的特征性细胞是:A.淋巴细胞
* 59. 病毒感染的炎症灶内浸润的细胞最常见的是:A.淋巴细胞
* 60. 致热原的作用关键是:D.使体温中枢调定点上移
* 61. 内毒素引起发热是通过: C.生成内生致热原
* 62.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主要由于:D.自身组织的抗原性发生改变
* 63.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主要由于:A.Ⅱ型和Ⅲ型变态反应
* 64. 脓肿形成:A.中性白细胞 * 65. 免疫球蛋白合成:C.浆细胞
* 66. 新近发现的内生致热原:D.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 67. 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发热是由于:A.内毒素 * 68. 假膜性炎:B.细菌性痢疾
* 69. 增生性炎:D.急性肾小球肾炎 * 70. 假膜性炎:E.粘膜的纤维素性炎
* 71. 卡他性炎:C.粘膜的轻度渗出性炎 * 72. 蜂窝织炎:B.疏松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73. 腋下温度38℃~39℃:C.中热 * 74. 腋下温度39℃~41℃: D.高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