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问题的研究范式及解释理论
社会问题的研究范式及解释理论
➢社会规定的正当东西的破坏;
➢社会所珍视的社会模式与关系的脱节。
依据这种理解,他们认为社会问题有社会解组和 离轨行为两种类型。
二、研究范式:
➢“范式”一词由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 的结构》中首先提出;
➢泛指“科学共同体”所具有的思想、技术和方法;
➢社会学是一门多重范式的科学。每一种范式都基 于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基本假定出发来观察和分析 现实社会。因而每一种范式提供着对现实社会相 对理想的观察位置和分析视角。
➢冲突论者看到社会上不同的利益群体,为争夺稀 缺的社会资源而相互竞争冲突。不同的利益群体 对同一社会现象往往会作出不同或是截然相反的 判断,对社会问题也是如此。
➢围绕着某项社会问题,社会成员中既有问题的受 害者,往往也有一些问题的获益者。受害者赞成 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希望尽快得到解决,获益者 则往往否定问题的存在、掩盖问题的真相或不希 望甚至阻挠问题的解决。
➢ 批判理论的首要任务,就是让人们看清到底是“谁有 问题”,是“谁”在制造社会问题,是被压迫者还是 压迫他们的社会制度。
➢ 批判理论认为:社会出现的“病态”只是问题的表象, 病态的社会”才是问题的根源。只有不断改进社会制 度,才可从根本上消除不合理社会制度和体制本身所 带来和所表现出来的社会问题。
➢ 从社会行动论角度来看,任何社会现实,都是在社会 行动中生成并不断改变着。社会问题,实质上就是不 同主体社会行动者行动反应的产物。任何社会行动, 都包括行动指向的对象及针对该对象的行动反应这两 个要素。
后现
代理论的诘难
➢ 当价值判断不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且希望通过指 导社会行动去改变这种不合理社会现状时,冲突理论 就带有批判理论的性质了;批判理论看到的不仅是一 个多元冲突的社会,而且是一个统治压迫的社会。
➢ 在批判理论看来,社会问题绝不等同也不类似于生物 有机体的疾病,按照某种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就可找 出原因并求得解决。社会问题是和社会的权力支配结 构、制度安排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包装联系在一 起的。
④富勒等人提出的社会问题的主客观标准。其中,客观标准 就是说它是可以确认的,其存在具有数量上的可验证情境; 主观标准指人们认识到某种社会问题对其价值观造成威胁 的情形。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等人总结了 40年代以来的社会问题研究,提出社会问题应包括 3个方面的含义:
➢社会期望或愿望的事物安排的中断;
➢通过转换观察位置和分析视角,我们就会对 社会的多维现实产生超越于常识经验的理论 解释。
➢社会学自创立以来,已提供了许多不同的理 论范式。我们尝试利用几种主要的理论范式, 分析“ 社会问题” 这一主题的不同层面, 深化对社会问题基本性质的认识。
一、问题在哪儿? 结构功能主义的诊断
➢结构功能主义作为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范式,来自 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启示。生物有机体结构分化、 功能协调配合,保证了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并 使机体生命得以维持。但有机体可能会发生器质 性疾病或功能性病变。生物有机体发生病变,首 先需要对病变部位进行诊断,确诊其病因,对症 下药,进行治疗。
➢因而,有没有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判断, 而是一个价值冲突和利益资源相互争夺的过程。
➢一个冲突论者则倾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把现状本身看作是有问题 的。因而,对于功能主义“哪儿有问题” 的提问,
在冲突论看来,“哪儿都有问题”。只要存在着 利益冲突和价值多元的地方,就有问题存在。关 键是要追问是“谁”的问题。
三、谁有问题?批判理论和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把社会问题理解为劳工问题。许多 人都对劳资关系、阶级矛盾、分配关系、就业、工会、 罢工、劳工住宅及妇女就业等开展过广泛研究; ➢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对社会问题的理解较为宽泛。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要有一种适合、平 衡和规律,才能使社会关系协调,才有社会运动、人 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如果一旦失去适合、平衡和规律, 就会出现社会问题。早期美国社会学家大多将社会问
四、是一个问题吗?社会行 动论的视角转换
➢ 行动理论对社会问题由宏观分析转入微观探究,使我 们看到在社会结构层面下针对“问题”的各种社会行 动以及这种行动的反应本身是社会问题构成的必要组 成部分。社会行动理论注重研究社会行动在社会生活 中的重要作用。
➢ 该理论强调社会行动的主观定义和意义阐释(韦伯及 解释学),强调社会行动的互动反应过程(布鲁默), 强调社会行动对社会现实的构成作用(吉登斯及布迪 厄等)。
40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归纳了当时社会 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种种解释,对社会问题下定义可有4种 角度:
①奥格本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失调的角度;
②认为社会问题并无特殊内容,无论什么社会情况,只要引 起社会上多数人的注意,并需要社会集体采取行动以求调 整和补救的问题就是社会问题;
③社会心理学派认为,社会问题不仅是一种见得到的现象, 更主要的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价值判断;
二、谁的问题?冲突理论的 反驳
➢作为一种与结构功能主义对立的社会学范式,冲 突论认为社会结构并非是靠社会共意协调整合在 一起,而是靠社会差异和相互冲突藕合在一起。 结构功能主义习惯上认为社会问题就是整个“社 会的” 问题。一个社会对哪些是问题,哪些不是 问题,有一致的价值判断。冲突理论对此提出了 针锋相对的反驳。
社会问题的研究范式及解释理论
导航
概述 研究范式 理论解释 总结评价
结构功能主义 冲突理论 批判理论 社会行动论 社会建构论
社会整合理论
社会解组论
价值冲突论 阶级冲突论 群体冲突论 社会病理学观点 偏差行为理论
标签理论
一、概述
➢ 探讨社会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的理论; ➢ 德国社会学家较早开始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他们在
➢结构功能主义假设社会是一个整合与协调的社会。 社会问题就出在对整合协调的妨碍或破坏上。
➢ 评价:
传统结构功能主义这种保守主义的观点, 会使他们把社会变迁、社会冲突本身都看成 是有问题的,或者是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基本克服了从 “ 问题人口” 的个人特征寻找问题根源的 早期社会病理学观点,开创了对社会问题进 行宏观结构分析的社会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