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风险评估技术标准

作业风险评估技术标准

作业风险评估技术标准1.目的1.1为作业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提供操作技术参考,系统地识别作业过程潜在的风险和指导作业风险的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作业类危害识别及其危害导致的风险评估方法,适用于作业过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估工作。

3 规范性引用/应用文件3.1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二届第13号第四十一条、第五十条3.2 应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3.1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3.2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3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5评估要求和方法5.1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

评估结果应填写《区域内作业风险评估填报表》,该报表有关项目填写要求如下:5.2.1.工种:是电力生产活动中专业作业活动的分类。

电力生产所涉及的工种主要有:如:巡视、运行、检修、切换、试验、后勤、消防、汽车驾驶、焊接等。

5.2.2作业任务:指各专业涉及的工作任务类别。

在实际操作中应将各项任务进行同类项合并归类,若从事作业活动相似且可能产生的危害相同可作为一项任务。

5.2.3作业步骤:即作业过程按照执行功能进行分解、归类的若干个功能阶段,在分解作业步骤时避免划分过细,以免增加分析的工作量,一般按照完成一个功能单元进行划分。

5.2.4危害名称:执行每一步骤中存在的可能危及人员、设备、职业健康、环境的组合条件或行为的具体称谓,作业中经常面临的危害名称可参照《安健环危害因素表》进行定义,表中未涉及的危害一般填写格式为“副词+名词或动名词”。

5.2.5危害类别:分为9大类,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

在进行危害辨识时可参照《安健环危害因素表》进行归类,但不要计较是那一类危害。

5.2.6危害及有关信息描述:对辨识出的危害,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辨识,确定其存在的数量、位置、时间以及相关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即说明在执行同类作业任务时,该危害存在于哪些地方?频率有多少?什么时间会涉及到?该危害的可能重量、强度、长度等如何?该危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2.7风险描述:主要是指危害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即现存危害可能引起风险的具体结果信息,包括:人身伤残(列明可能的人体伤、残部位)、人身死亡(列明可能的死亡人数)、设备损坏(列明可能损坏的设备或部件)、事故/事件(列明可能的设备和电网事故,包括特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事故,是否中断安全记录等)、健康受损(列明涉及到人员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可能影响)、环境污染/破坏(列明污染/破坏的环境区域和范围)。

5.2.8风险种类与风险范畴:导致风险的原因及对应的类别参照下表。

5.2.9暴露于风险的人员、设备及其他信息:即对所评估出的作业风险,确定执行所评估的作业任务涉及的人员数量、作业时间频率、影响的设备等。

5.2.10现有的控制措施:根据确定的风险和风险涉及的人员、设备暴露情况,查找目前已有的控制措施,包括:管理人员风险行为、要求执行巡视检查等的具体规定和现场执行要求;改善设备和控制技术等已经应用的工程技术;防止风险而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和个人防护、安全标识;保证人员意识和技能而开展的常态性的人员学习与教育培训;为降低风险损失而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5.2.11风险等级分析进行风险等级分析时需考虑三个因素:由于危害造成可能事故的后果;暴露于危害因素的频率;完整的事故顺序和发生后果的可能性。

风险值的计算:风险值=后果×暴露程度×可能性。

风险值代表危害造成风险的具体程度。

5.2.11.1在使用风险计算公式时,给每个因素分配的具体数字等级或比重,基于风险评估人员的判断和经验。

5.2.11.2风险评估公式中后果的定义及取值。

后果是指危害所引发事故的严重程度,包括受伤和财产破坏或损失。

事故的后果被分配了数字化的分值,从灾难性(100分)到轻微(1分)。

后果的严重程度定义a.灾难性(1)安全: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设备、财产损失1000万元以上(2)健康:造成3-9例无法复原的严重职业病;造成10例以上很难治愈的职业病(3)环境:大范围破坏环境;影响后果可造成人员死亡、环境恢复困难;极端违法,政府责令关闭b.严重(1)安全:造成1-2人死亡,或者3-9人重伤;设备、财产损失300万到1000万元(2)健康:造成1-2例无法复原的严重职业病;造成3-9例难以治愈的职业病(3)环境:较大范围破坏环境;影响后果可导致急性疾病或重大伤残,居民需撤离;严重违法,政府责令关闭整顿c.较严重(1)安全:造成1-2人重伤,或者10人以上轻伤;设备、财产损失100万到300万元(2)健康:造成1-2例很难治愈的职业病;造成3-9例可治愈的职业病;造成10例以上与职业有关的疾病(3)环境:对周边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中度影响,引起居民投诉d.一般(1)安全:造成3-9人轻伤;财产损失10万到100万元(2)健康:造成1-2例可治愈的职业病;造成3-9例与职业有关的疾病(3)环境:对周边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有影响,引起居民抱怨e.次要(1)安全:造成1-2人轻伤;设备、财产损失1万到10万元(2)健康:造成1-2例与职业有关的疾病;造成3-9例有轻微影响健康事件(3)环境:对周边居民生活及小范围(现场)生态环境造成轻度影响f.轻微(1)安全:轻微伤(小的割伤、擦伤、撞伤);财产损失1万元以下(2)健康:造成1-2例有轻微影响健康事件(3)环境:仅对景观有轻度影响5.2.11.3风险评估公式中暴露程度的定义和取值暴露程度是指危害事件出现的频率。

危险事件为第一个可能引发事故序列的意外事件。

暴露程度的取值从连续(10分)到特别少(0.5分)。

注明:OEL:职业接触限值允许水平:由企业制定的不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安全水平5.2.11.4风险评估公式中可能性的定义和取值可能性是指危害引发事故或导致后果的概率。

分数从最可能发生(10分)到几乎从未发生(0.1)。

5.2.11.5风险等级的判定根据计算得出的风险值,可以按下面关系式确认其风险等级和应对措施。

5.2.12 建议采取的控制措施:对评估结果中风险值大于70的,应提出控制风险的措施建议,控制措施建议可从管理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两个方面提出,优先考虑工程技术措施。

5.2.13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是估计提议的控制措施消除或减轻危险的程度,按照下表进行选择相应等级。

5.2.14措施成本因素:根据所提出的建议措施,估计可能需要花费的成本并对应下表选择相应等级。

序成本因素等级号1超过 500万元102100万元-500万元6350万元-100万元4410万元-50万元355万元-10万元261万元-5万元171万元以下0.55.2.15措施判断结果:计算出具体的判断数值,计算公式如下:判断(J)≥10,预期的控制措施的费用支出恰当;判断(J)<10,预期的控制措施的费用支出不恰当。

4.1.16建议的措施是否采纳:在“是”或“否”栏根据判断结果以及现场的可操作性、适宜性、资源情况等综合进行判别后确定。

5.3区域外部风险评估针对作业活动区域外的危害因素进行的风险评估,主要是针对可能造成设备和作业人员安全的自然灾害、地理环境、外界人员或物质评估其风险,目的是为应急管理提供输入。

各部门或作业单元基于工作的区域,具体识别员工在工作中存在的危害,辨识与评估相应风险,并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制定针对性的控制风险措施,最后进行合理性评价。

评估结果应填写《区域内外部风险评估填报表》,该报表有关项目填报要求如下:5.3.1区域:为部门、单位或班组所管辖的可能存在危害因素的区域。

如“××班组”等。

5.3.2《区域内外部风险评估填报表》的其它内容与区域内风险评估要求相同。

其中“可能暴露与风险的人员、设备等其他信息”是对查找出来的外部环境风险,确定暴露与该环境下的人员数量与时间频率、设备类别与数量。

6 附录6.1附录一:安健环危害因素表6.2附录二:区域内作业风险评估填报表6.3附录三:区域外作业风险评估填报表附录一:安健环危害因素表安健环危害因素表噪音振动容易碰撞的设备、设施有缺陷的设备、设施或部件不平整的地面高温低温尖锐的物体压力容器及气瓶压力液体磁场照明不足的设施过度的潮湿粉尘冷表面热表面质量不合格的工器具绝缘不良的固定设备破损的梯子(便携式/固定)非电离辐射(热、太阳光线)电离辐射(X射线、伽马射线)SF6气体及其分解物强酸强碱催化剂甲醛气体挥发的油漆油或油脂液态的金属铅热镀中的锡蒸气残余的有机磷电焊中的锰蒸气电缆外壳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试验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打印机、复印机排出的有害气体废水水处理化学品危险废料无机固体废料危险化学物质颗粒物灰尘二氧化碳(CO2)液氨 ( NH3)氢气(H2)氧气(O2)乙炔(C2H2)二氧化硫(SO2)氨气 ( NH3)一氧化碳(CO)细菌有毒的植物昆虫(蜜蜂等)狗、老鼠蛇霉菌医疗废料病毒设计差、不方便使用的工具狭小的作业空间重复运动人工运输或处理繁琐的设计或技术过于发力差的接触面不符合习惯的信息不方便搬运物品的通道不方便操作的设备光线不合理空气质量不合格设计差的设备,工具、桌椅,物体等噪音、振动、热、辐射、空气质量等内务管理差缺乏存储空间作业环境有噪声作业环境有震动监视的压力接触危险物质失意胁迫工作压力欺凌、侮辱、威胁、社会福利问题酗酒与同事关系不好家庭不和睦误操作工作狂完美主义喜怒无常的行为恐惧症性格内向性格外向坏习惯缺乏技能缺乏经验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不按规定程序作业人际关系超速驾驶群体压力疲劳工作新任务酒后作业反常的环境高温限制空间照明不足阴霾灰尘干旱低温潮湿强风夜间工作湿滑的地面粗糙不平整的地面雷电暴雨、下雪电高处的物体(动能)放射源高压高压力台风汽油、柴油、油剂化学反应静电蓄电池火灾、爆炸雷电滚动的物体转动的设备运转的手动工具工作中输送与吊装装置运行中的动力车辆滑动的物体附录二:区域内作业风险评估填报表附件三:区域外部风险评估填报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