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1.目的
为作业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提供操作技术参考,系统地识别作业过程潜在的风险和指导作业风险的有效控制。

规定了作业活动过程的危害识别及其危害导致的风险评估方法,适用于作业过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估工作。

2.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五条
3.定义
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4.要求与方法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

评估结果应填写《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填报表》,该报表有关项目填写要求如下:
工种:是生产活动中专业作业活动的分类。

作业任务:指各专业涉及的工作任务类别。

作业步骤:即作业过程按照执行功能进行分解、归类的若干个功能阶段。

在分解作业步骤时避免划分过细,以免增加分析的工作量,一般按照完成一个功能单元进行划分。

危害名称:执行每一步骤中存在的可能危及人员、设备和企业形象的危害的具体称谓。

危害一般填写格式为“副词+名词或动名词”,如:“压力不足的车胎”、“有尖角的设备”等。

危害类别:分为9大类,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

危害及有关信息描述:对辨识出的危害,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普查,确定其存在的数量、位置、时间以及相关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即说明在执行同类作业任务时,该危害存在于哪些地方有多少什么时间会涉及到该危害的可能重量、强度、长度等如何
风险描述:现存危害可能引起风险的具体信息,即危害转化为风险导致后果的过程/描述清楚事故发展的一个序列。

后果描述包括:人身伤残(列明可能的人体伤、残部位)、人身死亡(列明可能的死亡人数)、设备损坏(列明可能损坏的设备或部件)、事故/事件(列明可能的设备事故,包括特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事故,是否中断安全记录等)、健康受损(列明涉及到人员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可能影响)、环境污染/破坏(列明污染/破坏的环境区域和范围)。

业任务涉及的人员数量、作业时间频率、影响的设备等。

现有的控制措施:根据确定的风险和风险涉及的人员、设备暴露情况,查找目前已有的控制措施,包括:管理人员风险行为、要求执行巡视检查等的具体规定和现场执行要求;改善设备、控制技术等已经应用的工程技术;防止风险而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和个人防护、安全标识;保证人员意识和技能而开展的常态性的人员学习与教育培训;为降低风险损失而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风险等级分析
进行风险等级分析时需考虑三个因素:由于危害造成可能事故的后果;暴露于危害因素的频率;完整的事故顺序和发生后果的可能性。

风险评估公式:风险值=后果(S)×暴露(E )×可能性(P)
在使用公式时,根据现有的基础数据和风险评估人员的判断与经验确定每个因素分配的数字等级或比重。

施。

风险等级可分为“特高”、“高”、“中”、“低”、“可接受”。

特高的风险:400≤风险值,考虑放弃、停止;
高风险:200≤风险值<400,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中等风险: 70≤风险值<200 ,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低风险: 20≤风险值<70 , 需要进行关注; 可接受的风险: 风险值<20 , 容忍。

建议采取的控制措施:对评估结果中风险值大于70的,应提出控制风险的措施建议,控制措施建议可从管理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两个方面提出,优先考虑工程技术措施。

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是估计提议的控制措施消除或减轻危险的程度,按照下表进行选择相应等级。

()纠正程度成本因素风险值
J 判断⨯=
判断(J )≥10,预期的控制措施的费用支出恰当; 判断(J )<10,预期的控制措施的费用支出不恰当。

建议的措施是否采纳:根据判断结果以及现场的可操作性、适宜性、资源情况等综合进行判别后确定。

区域外部风险评估
针对作业活动区域外的危害因素进行的风险评估,主要是针对可能造成设备和作业人员安全的自然灾害、地理环境、外界人员或物质评估其风险,目的是为应急管理提供输入。

评估结果应填写《区域内外部风险评估填报表》,该报表有关项目填报要求如下:
区域:为部门、单位或班组所管辖的可能存在危害因素的区域。

《区域内外部风险评估填报表》的其它内容与区域内风险评估要求相同。

其中“可能暴露与风险的人员、设备等其他信息”是对查找出来的外部环境风险,确定暴露与该环境下的人员数量与时间频率、设备类别与数量。

5 附录
附录一:安健环危害因素表
附录二:区域内风险评估填报表附录三:区域外风险评估填报表
附录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