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考试基本常识七一1、《新世纪的新一代》李幼容作词刘磬声作曲。
2、《大海啊故乡》王立平词曲。
《大海的故乡》主题曲。
3、《快乐老家》由浮克词曲4、《啊,朋友再见》意大利民歌,南斯拉夫影片《桥》的插曲。
5、《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插曲。
6、王立平作品有《潜海姑娘》《海港之歌》《扬眉剑出鞘》《鸽子》《戴手铐的旅客》《印有金锚的飘带》《少林寺》《大海在呼唤》《哈尔滨的夏天》《太行丰碑》《徐悲鸿》《红楼梦》,获哈尔滨荣誉市民称号,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旋律优美,配器精美,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7、音乐剧是美国的一种喜剧形式。
它容音乐、喜剧为一体,但又不同于传统的西洋歌剧。
带有喜剧的某些特色,剧中有说有唱,有歌有舞,音乐中往往采用较多的民间曲调,或是根据民歌风格创造的曲调,在演唱风格上不拘一格,以抒情为主。
8、加花添彩:打击乐设计;为旋律加花,将全曲的旋律根据需要进行分合演奏,再在句逗处进行简单的填空加花演奏。
单旋律编配的方法及其处理:①旋律的加花重复:围绕主旋律加紧其他音,使旋律更为丰富多彩。
②旋律的简单重复:为了加强某种效果,可将主旋律作一些精简,仅保留骨架。
③不同乐器的衔接:即采用小链接句的方法是上下句更紧凑的互相连接起来。
9、《回声》无伴奏合唱,拉索。
《闲聊波尔卡》童声合唱,约翰,施特劳斯。
《跳蚤之歌》俄国作曲家穆素尔斯基根据德国诗人格的的诗句剧《浮士德》改编。
《春雨》女声独唱,王西麟。
《游击队歌》贺绿汀。
《祖国,慈祥的母亲》有张鸿喜作词,陆在易作曲。
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独唱、齐唱、领唱、轮唱、对唱、合唱、重唱、表演唱。
10、同头换尾:两个平行乐句的尾部进行变化。
该单元教学设计:认识—规律—创作尝试。
11、《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由英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本杰明。
布里顿创作。
12、《日出》选自美国作曲家格罗菲的《大峡谷组曲》。
《乡村傍晚》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创作。
13、中国最早的管弦乐队是1908年组成。
由曾志斋任指挥。
《小小少年》德国故事片《英俊少年》的插曲。
14、《森林水车》日本民歌。
《长城谣》创作与1937年,刘雪庵。
《关山万里》插曲,由周小燕演唱。
15、《中国我可爱的母亲》大型声乐套曲,取材于方志敏的遗作《可爱的中国》,全曲共分为四个部分:《救救母亲》《清贫》《来吧,死神》。
陆在易作曲,作品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银奖。
16、冼星海作品《黄河大合唱》,大型声乐套曲1939年创作。
《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生产大合唱》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曲《中国狂想曲》管弦乐组曲《满江红》17、《欢乐颂》选自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交响音诗《芬兰颂》西贝柳斯1899年写成。
《走进新时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
18、颂歌的特点:节奏平稳,速度较慢,旋律宽广、庄严、宏伟、亲切、热情。
类型:速度较慢,旋律悠扬宽广,具有庄严宏伟的气势;采用进行曲的体裁,具有刚毅豪迈的气概;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
19、吹打乐音响强烈,演奏风格粗犷,善于表现富有气魄、威武雄伟、波澜壮阔的场景和热烈的情绪(大得胜,将军令);丝竹乐音乐格调清新、修理,曲调流畅、委婉,富有情韵,合奏的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有相互和谐(欢乐歌,雨打芭蕉)。
20、《原始狩猎图》钱兆喜作曲浙江省歌舞剧院民乐队演奏。
用仿制骨笛领奏,骨笛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哀郢》龚国富编曲,埙独奏,《竹枝词》(钟磬合奏)《楚商》(钟磬与民乐合奏)由王平元编配;《流水》古琴曲,被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到银河系的“旅行者”号带入太空。
《梅花三弄》原为晋代笛曲,唐代移植到古琴上。
曾侯乙编钟一套64枚,编磬32枚。
22、《天下第一情》易铭作词,刘青作曲;《共和国之恋》刘毅然作词,刘为光作曲;《又唱浏阳河》郭天柱作词,邓东源作曲;《我的太阳》意大利歌曲,帕瓦罗蒂演唱;《索尔维格之歌》是格里格为易卜生诗句《培尔。
金特》写的配乐之一。
《想家的时候》由石顺义作词,孟庆云作曲;《青藏高原》是电视剧《天路》的主题歌,由张千一作词作曲。
23、格里格,挪威作曲家,主要作品有:《在霍尔贝时期》组曲,戏剧配乐《培尔。
金特》《a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抒情曲集》。
24、《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作于1936年11月;《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冼星海词曲,1938年7月在武汉为山西游击队而作。
25、《月光》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贝加玛斯卡组曲》中的第三首;《思乡曲》马思聪作品,是《内蒙古组曲》的第二乐章。
该作品的第一部分音乐主题是内蒙古民歌《墙头上跑马》。
26、《五木摇篮曲》日本民歌(筝、尺八);《鹦鹉》印度尼西亚。
(安格龙)《拉格》印度,(西塔尔与小提琴);《美丽的国土》巴基斯坦(索海尔。
拉那1983年3月23日国庆节)《阿拉伯舞曲》(乌德、卡龙)《厄尔嘎兹》土耳其。
27、《一个真实的故事》解承强作曲,朱哲琴演唱;28、《桥》陆在易作曲;29、《手拉手》1988年第二十四届汉城奥运会主题歌,(美威特洛克作词、意大利乔治。
莫罗伯作曲)。
30、《让世界充满爱》的评论:1、是中国通俗歌曲史上的第一部表现世界性题材的作品;2、表现了人之间的爱与真情;3、在音乐语言上进行了开拓,借鉴了欧美通俗歌曲来丰富我国的通俗歌坛。
31、《你是这样的人》是大型电视艺术片《百年恩来》的主题歌。
32、音乐与意境的联系:音乐与语言艺术是相通的,能够恰当的选用音乐,烘托诗词、散文的意境。
音乐是有组织的、流动的乐音和音响,它的内涵是需要通过听赏时的联想活动来品味的。
33、音乐与美术的联系:美术师视觉的艺术,美术作品能直观形象的再现人物和自然景观,而音乐是非具象的听觉艺术,往往需要通过联想来题为和认识作品的创作意图。
音乐更具有广阔的表现空间。
34、《舍赫拉查达》俄国(里姆斯基。
柯萨科夫);35、《两个犹太人》俄国(穆索尔斯基)选自管弦乐组曲《图画展览会》;36、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刘开渠);37、《马赛曲》(弗朗索瓦);38、《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
39、《白骆驼》——冬不拉——哈萨克《黄骠马》——马头琴——蒙古族《风马旗》——扎木聂——藏族《喜调》———马骨胡——壮族《渔歌》——巴乌——彝族、苗族、哈尼族《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傣族、彝族、阿昌族《拉山号子》——芦笙——苗族、瑶族、侗族《比鲁比呐》——立陶宛《云雀》——罗马尼亚《小杜鹃》——波兰《桑塔露琪亚》——意大利《比托拉,我的家乡》——马其顿《夏日最后的玫瑰》——爱尔兰《我可爱的小女生》——法国《琉依的塔》——法国《利里亚是个好地方》——西班牙《在遥远的地方》——前苏联40、协奏曲是指一件货多件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与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
41、舞剧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的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的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
42、波尔卡: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2/4拍子的对舞。
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都认为它源于自己的文化传统43、组歌:题材相同、内容有联系的一组(几首)歌词44、海顿:清唱剧《创世纪》莫扎特:歌剧《魔笛》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贺绿汀:《毕业歌》45、非洲民间乐器:Skakeres 民族鼓46、小型管弦乐队:一般在20 - 30 人左右的乐队,是小型管弦乐队。
因其某些木管、铜管乐器只能使用一支,故亦称“单管乐队”。
其乐队配置如下:长笛1 - 2 人双簧管1 人单簧管1 - 2 人大管1 人园号1 - 2 人小号1 人长号1 人打击乐1 - 2 人小提琴6 - 8 人中提琴2 - 3 人大提琴1 - 2 人低音提琴1 人总人数18 - 26 人47、巴洛克时期(1600-1750)48、古典时期(1750-1830)49、早中期浪漫派(1830-1850)50、后期浪漫派(1850-1930)51、二十世纪(1900- )52、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代表人物:亨德尔、维瓦尔第、蒙特维尔第、吕利、拉莫等人1、泼水节是我国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每年清明前后,人们在铓锣和象脚鼓声中相互泼水,表示祝福。
2、手鼓是新疆各少数民族常用的乐器。
3、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人们围着篝火祈求平安,唱歌跳舞,通宵达旦4、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传统的群众性体育集会,有摔跤、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5、彝族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四川、贵州等省,“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彝族人能歌善舞,“跳月”是彝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歌舞形式。
6、壮族地区有“歌海”之称,男女老幼都用唱山歌来表达情意,“歌圩”是其历史悠久的风俗个会,参加者众,持续数日。
7、侗族主要聚居在贵州、湖南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侗族是一个歌的民族,侗族大歌是无伴奏合唱,音乐格调高雅平和,旋律优美抒情,表现细腻微妙,是世界音乐中的一朵奇葩。
8、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锅庄舞是羌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歌舞形式,舞蹈时男女相对各站一排,男唱女应,载歌载舞,速度由慢渐快,气氛热烈。
9、《上去高山望平川》回族民歌,这首民歌在当地被称为“花儿”,是山歌的一种,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特点是高亢、奔放,常使用假声演唱高音。
10、《牧童短笛》(钢琴独奏)在1934年“征求有中国风味之钢琴曲”比赛中获一等奖。
已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背景资料】贺绿汀,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4年,当他还是上海国立音专的学生时,在校园看到“征求有中国风味之钢琴曲”的通知,决定一试。
但是,贺绿汀住在上海一家裁缝店的小阁楼上,夏天很热,只能爬到屋顶上写作,作品写好后,根据童谣,取名为《牧童短笛》,经评审,作品获得了一等奖,成为我国第一首登上国际乐坛的钢琴作品。
1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电影展示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歌曲入选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乔羽词、12、秧歌是我国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流行语陕西、内蒙古、东北等地。
跳舞时走“十字步”,双手挥舞红绸,情绪欢快、热烈。
13、唢呐独奏《百鸟朝凤》用欢快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中百鸟争鸣的热烈景象。
14、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历史悠久,由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比较著名的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15、昆曲已有五百多年历史,被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主要流行于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地,曲调清新,表演优美。
16、越剧产生于浙江,流行于上海、浙江、苏南等地,用浙江方言演唱,艺术风格抒情细腻。
代表曲目《梁山伯与祝英台》17、评剧起源于河北省,流行于北京、天津、华北、东北各省,其唱腔口语化,富有生活气息,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