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摘要】连锁超市是现代零售行业的一种重要发展业态,连锁超市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方式,就我国而言,连锁超市发展相对较晚,在竞争力方面有待继续提高。
本文从连锁超市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我国连锁超市竞争现状和令人担忧之处,并从差异化竞争、人才管理、物流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提升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力有所裨益。
【关键词】连锁超市;竞争力;提升;途径
一、连锁超市
连锁超市是指经营同一类别的商品和售后服务,通过企业外表形象的标准化、经营管理活动的专业化、组织人事规范化以及内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做到使复杂的商业活动实现相对的简单化,从而达到规模效应的零售业。
连锁超市主要经营特点是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生活用品以及大众化实用品为主,满足顾客一次性购足的的需求。
因连锁超市在价格体系上实行低价格、低利润、高周转经营;在销售方式上采取开架售货,顾客自选的方式,是适应大量消费、大量销售、大量流通的新型零售流通手段,现在已经成为全国商业领域各种零售业态中增长最快的业态之一。
二、连锁超市竞争现状与竞争力担忧
(一)整体上而言,连锁超市发展趋稳但竞争激烈
我国连锁超市从90年代真正进入中国开始,发展至今,保存了以经营食品和日常用品为主,自我服务、一次购齐的销售方式,实行低利润率、高周转、廉价销售的经营方针。
至2009年,连锁超市发展良好,增速趋稳,但2009年中国连锁百强的销售增幅为13.5%,是10年来统计增幅最小的一年,连锁超市竞争激烈。
2011年调查76家连锁超市的数据显示销售比2010年销售增长15.9%,但连锁超市行业的市场竞争持续激烈,如何提升连锁超市的竞争力,是各个连锁超市目前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连锁超市间竞争逐渐多元化
1、经营方式的竞争
目前,我国大部分连锁超市都制定了本超市的业务操作标准、服务规范,使自己的连锁超市经营实现统一,让消费者不管在哪一家门店,都享受到一样的经营服务。
连锁超市各自还在不断完善、提高这些经营方式,加强竞争力。
其次,各连锁超市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优势的连锁超市不断引进更强势的先进技术,如品类管理系统、商业分析智能管理系统以及与供应商共享的
供应链管理系统,各显神通,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另外,实力较强的连锁超市引进先进的设施设备,如电子价签的引入,自动补货机的引入等,从而降低人工成本、降低经营出错率,增加购物环境优越感,提升本连锁超市竞争力。
2、服务方式的竞争
连锁超市在经营策略上逐渐由“以超市自身完善为中心”向“以消费者服务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转变,学习和借鉴如欧尚、家乐福等世界知名连锁企业的先进经营理念,实施低价、高质、高服务的经营战略,使消费者得到最大的利益,并且改变以往对企业追求高额利润的做法,加强对消费者满意度、忠诚度的重视。
众多连锁超市都不同程度的不断改善内部环境、扩大产品宽度、深度以及有实力的连锁超市创造自有品牌,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增加服务项目,如儿童娱乐服务、礼品包装服务等,使顾客购物环境更加舒适,实现真正意义的超市“舒适型一站式”购物。
3、供应链的竞争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连锁超市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连锁超市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随着商品的同质化现象显得越来越普遍,仅靠商品质量和价格已经不具备竞争优势。
我国的一些连锁超市特别是外资连锁超市,引入供应链管理,利用物流系统的优势提升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力。
如合理采购、及时补货、控制库存、配送及时、退货顺畅、采购、进货补货信息顺畅,使连锁超市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顾客随时能买到想买的且价格合理、质量保证的商品。
(三)连锁超市竞争力的担忧:
1、市场定位模糊,没有经营特色
市场营销中特别强调市场的定位,国外的一些连锁超市一般实行差别化的市场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为目标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
如沃尔玛在深圳采取折扣店的形式,目标市场为中低收入消费者。
而我国的连锁超市定位模糊,目标市场不明确,总想把所在区域内的所有居民都作为自己的目标顾客,没有对市场进行合理分析,未对连锁超市的发展方向准确定位,如此一来,某一区域内的连锁超市发展可谓是千篇一律,无论在经营的商品,还是服务、价格、营业时间、促销等方面都极为相似,没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不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各个连锁超市之间的市场定位几乎无差异,连锁超市没有打出自己特有的品牌,有些连锁超市间的竞争往往还处于低级阶段,为了争夺同一类顾客,纷纷采取争锋相对式促销手段,结果是两败俱伤,也失去了顾客的信任,不利于连锁超市的合理发展,也没有连锁超市自己独有的竞争力。
2、经营规范化程度低,管理水平有待改善
虽然各连锁总部对本超市的业务操作实行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但连锁超市各门店在进行经营时,执行不到位或者领悟总部经营标准、规范不到位而造成连锁超市未按照统一标准经营、服务,有些超市门店重形式,轻实质,只有相同的店名、店貌,而没有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
究其原因,一是连锁超市总部对所属连锁门店的统一领导、管理方式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以连锁经营模式发展的超市;二是连锁总部对员工的培训跟进不够;三是员工的流失率过大从而导致竞争力减弱。
3、物流管理水平落后
现代连锁超市行业的竞争包括方方面面,其中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物流管理水平方面的竞争。
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连锁超市都有完备的物流管理水平和系统,而我国本土大部分连锁超市在物流管理水平方面还相对落后,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主要体现在一是连锁超市与商品供应商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关系,二者缺乏相互的信任和深层合作,形成了一种对立非理性关系,不能形成从消费者到零售商,再到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反馈系统,缺乏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敏反应,这些导致连锁超市在供货方面显得迟缓,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弱于优势连锁超市;二是商品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百分之十几甚至更高导致商品价格过高,难以与物流水平发达的连锁超市相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