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业物联网发展与应用

林业物联网发展与应用


(二) 国内林业物联网发展现状:基础研究
林业物联网的基础理论研究取得较大突破,其主要标志就是林业院校承担了 国家重要的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浙江农林大学周国模教授承担了北京邮电大学马华东教授主持的973项目物联 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2010.9-2015.9)第5课题物联网验证平台和碳平衡监测 应用示范。
中国网络就绪指数基础设施和数字内容的分类指数排名靠后(第83 位),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基础设施未得到充分发展,特别是一些农 村地区,不能享受到与城市中心区同等的技术发展利好。而在实际的 ICT使用方面,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仍很低,每百人中仅有12人是固定 宽带订户。
二.总体发展现状
上述报告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近年我国物联网的概念虽热,但可用 的成果还非常有限。
美国农业部(含林务局)精简 IT 基础设施,基于云计算和通 信协同整合了21个独立的电子邮件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
11
(一)国际林业物联网发展现状
欧盟的物联网应用大多围绕RFID和M2M展开,如把物联网 技术应用于动物养殖、保护的动物电子身份证,可用于实 时、准确、可掌控、可追溯的木材监管的木质标签技术等。
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 展的指导意见》。
物联网带动了智慧城市建设。2013年1月29日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公布了包括北京市东城区、江苏省无锡市、浙江省 温州市等 90 个城市(区、镇)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二.总体发展现状
物联网也带动了交通、环保、农业等产业的升级。
全面感知 可靠传送 智能控制
IOT基本理论模型
近距离 通信
智能卡
传感器技 术
二维码
高速
跟踪定位
条形码
网关 设备
数据 网络
GPS
因特网
二.总体发展现状
2011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2600亿元(不含应用 层),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 2011年增长了38.6%,预计2013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 达到4896亿元。
林业物联网发展与应用
张旭 首席专家、研究员 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所 zhangxu@
主要内容
一.物联网涵义 二.物联网发展现状 三.中国林业物联网发展框架设计 四.林业物联网应用
一.物联网涵义
“物联网”一词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Auto-ID实验室于 1999年提出,当时只是定义为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 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以实现物品的智能化识 别和管理。
围绕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北京市科委于2011年启动实施了“农业 物联网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支持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等单位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应用示范。
2013年7月,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郑立荣课题组实现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低功耗、智能化、多源感知物联网节点,研制创建了国内首个云平 台“智能稻草人”,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综合信息进行智 能监测,是集农作物种植环境信息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管理于一体的, 无人值守的农业综合信息智能监测系统,已在30多家农产品生产企业投入使 用。
联网作为大数据应用,必须在“棱镜事件”背景下考虑信息安全问 题。
(一)国际林业物联网发展现状
2011年,美国启动大陆尺度国家生态观测站网络计划,研 究从区域到大陆尺度的重要生态问题。“网络计划”基于 传感器网络和卫星遥感技术,部署了一个由约15000个传 感器和若干个空间卫星节点组成的“天地一体”观测网络, 为科学家在今后的至少30年里大范围地收集包括土壤、水、 植物以及小型哺乳动物在内的500个大类的生态环境数据, 供土地利用和碳汇监测等分析使用。
二.总体发展现状
最近两年中国整体信息化水平的国际排名在下降。根据2013年4月10 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报告》,在全球 144 个经济体 中,中国排名下降了7位,降至第58位。事实上,在2011年之前的报 告中,中国的排名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2011年,中国名列第36位, 比2006年的59位上升了23位,是5年内进步最快的前10个国家之一。 从2012年开始,中国的排名开始出现下降的势头,下降至第51位。
2013年5月农业部发布《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工作方案》,选择有一定工 作基础的天津、上海、安徽三省市率先开展试点试验工作。
2013年8月,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未 来三大目标,即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国产设备和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得环保物联网行业得到深入发展的机遇。
国务院于2013年8月19日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 提出“到2020年,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 差距大幅缩小,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 7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
尚普咨询在《2013-2016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前景与投资价值分析报 告》中指出的瓶颈问题包括技术转化不足、规模化应用不多,应用方 面还处于初级的传感器层面和几个典型的示范项目上,并未实现真正 的智能化。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 度报告。
2009年以来,随着国家出台物联网发展规划,我国各级政 府和行业部门积极性很高,也陆续出台了许多规划,实施 了一批示范项目。
一.物联网涵义
利用条码、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 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 人与物、物与物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连接 (anything、anytime、anywhere),从而进行信息交换和 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庞 大网络系统。
日本的物联网叫做泛在网络,已经应用于林业生产的多个 方面,如景区电子导游系统可实现多国语言语音讲解, “鸟(兽)害对策支持系统”可辅助农民驱赶野生动物, 防止农作物遭野生动物破坏或啃食,产品追溯系统可实现 对农林产品流通管理和个体识别等。
(二)国内林业物联网发展现状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工程项目 人力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