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桩基溶洞和塌孔处理方案

桩基溶洞和塌孔处理方案

##立交桥Z4、Z5 桥墩桩基旋挖钻钻孔溶洞和塌孔处理专项施工方案一、背景资料1.1设计简介本项目为##市##区##隧道至##大道和##的桥梁工程,共分A、B、D Z线桥,其中A线预留接口,暂不实施。

Z线跨越##大道至##河南岸后下地,B线桥从隧道出口右转弯进入## 大道,D线桥为##右转跨##可进入##大道匝道。

Z线桥从隧道出口至##,桥面宽16.0米,全长226.68米,分为四联。

第一联为20米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第二联为1 6米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第三联为33米+47米+35米钢箱梁,第四联为33.5 米+37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

在主线KZ0+533.9〜KZ0+626.1 段内,有Z4-1、Z4-2、Z5-1、Z5-2 共4 根桩基,桩径2m 设计桩长22〜33m 计算孔深25〜36m1.2自然条件1.2.1地域条件场地正北面为贵惠路,西侧为##小区和黔光铝制品厂,东侧为待拆住宅楼,南临##可。

整体相对平整。

见附图。

1.2.2地质条件(一)岩性根据现场地质勘探成果,区内地层为:⑴杂填土,杂色,含植物根系及少量有机质,结构松散,厚0.5〜3.01m不等,厚薄不均匀,分布广泛,平均厚度为2.07m。

⑵粘土层,褐黄,可塑,粘性较好,局部夹少量风化碎屑。

广泛分布在场地内,但分布厚度极不均匀,局部溶槽或溶隙内厚度较大,厚度 3.85〜9.3m不等,厚薄不均,平均厚度为6.65m。

⑶中风化白云岩,灰白,深灰色,薄层状构造,埋深9.36〜16.17不等,厚薄不均,平均埋深为12.13m,偶夹泥岩,局部见少量方解石脉,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岩心多呈沙状,碎块状,柱状。

详见附钻孔柱状图。

(二)地下水该场地裂隙纵横、岩体破碎、岩溶发育、地下水丰富。

桩孔开挖之初,地下水即通过基岩构造裂隙、风化裂隙、溶蚀裂隙、溶洞集积于此。

施工部位濒临##可,场地高程1060.1m, ##河高程1051.3,水深以1m计,桩孔下挖7.8m即与##河面持平。

当下挖到约7.8m深以后,即处于##河面以下,##河水将通过基岩的溶洞、裂隙通道涌入桩孔。

(三)岩溶发育特征岩体中岩溶发育,其岩溶形态以溶沟、溶槽、裂隙为主。

溶蚀裂隙发育极不均匀,无明显的规律性。

场地岩溶中等发育,场地有遭受岩溶塌陷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项目区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复杂类型。

二、地层状况分析⑴地勘单位对Z4桩基岩做了10个勘探孔,Z5基岩做了10个勘探孔。

由勘探资料,杂填土厚度0.4〜3.01m,平均2.07m。

粘土厚度4.75〜9.3m,平均6.65m;粘土埋深6.5〜10.4m,平均8.11m。

风化岩埋深9.36〜16.17m,平均12.13m。

如下表:表1 杂填土、粘土埋深表(m⑵Z4桩基岩溶洞6处,层厚0.3〜3.36m,平均1.08m;层底深10.29〜33.5m。

裂隙3 处,宽度0.17〜0.33m,层底深10.6〜36.92m。

如下表:表2 Z4桩孔溶洞统计分析表⑶Z5基岩杂填土、粘土厚度,第一层中风化岩埋深,以及溶洞状态,见柱状图。

三、溶洞处理方案3.1旋挖钻机施工方案本项目采用旋挖钻机钻孔,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案。

旋挖钻机型号选用徐工XRS1O50参数如下:表3 徐工XRS105C旋挖钻机参数表钻孔工艺(1)钻机就位钻孔前施放桩位点,放样后四周设护桩并复测,误差控制在5mn以内。

进一步确定是否有障碍物,必须待甲方或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成孔施工钻机就位应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钻头对准孔位开启电机进行开孔。

旋挖钻机底盘为伸缩式自动整平装置,并在操作室内有仪表准确显示电子读数,当钻头对准桩位中心十字线时,各项数据即可锁定,勿需再作调整。

钻机就位后钻头中心和桩中心应对正准确,误差控制在2cm内。

液压多功能旋挖钻机就位时与平面最大倾角不超过4°,钻机平台处必需碾压密实。

进行桩位放样,将钻机行驶到要施工的孔位,调整桅杆角度,操作卷扬机,将钻头中心与钻孔中心对准,钻头中心与钢护筒十字线中心偏差不大于10mm并放入孔内,调整钻机垂直度参数,使钻杆垂直,同时稍微提升钻具,确保钻头环刀自由浮动孔内。

钻机就位后,在泥浆池进行泥浆制造,泥浆主要采用粘土、膨润土等进行造浆,新制泥浆数量最少满足一根桩的使用量。

(2)设置护筒根据桩位点设置护筒,护筒的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200mm护筒位置应埋设正确稳定,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倾斜度的偏差不大于1%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

施工中,护筒的埋设采用旋挖钻机静压法来完成。

首先正确就位钻机,使其机体垂直度、钻杆垂直度和桩位钢筋条三线合一,然后在钻杆顶部带好筒式钻头,再用吊车吊起护筒并正确就位,用旋挖钻杆将其垂直压入土体中。

护筒埋设后再将桩位中心通过四个控制护桩引回,使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并在护筒上用红油漆标识护桩方向线位置。

护筒的埋设深度:回填土区域护筒埋设深度应超出回填土深度0.5m,原土状态: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1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护筒应高出地面20〜30cm。

(3)钻进当钻机就位准确,泥浆制备合格后即开始钻进,钻进时每回次进尺控制在60cm左右,刚开始要放慢旋挖速度,并注意放斗要稳,提斗要慢,特别是在孔口5〜8m段旋挖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控制盘来监控垂直度,如有偏差及时进行纠正。

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钻杆是否垂直,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制钻孔深度。

当旋挖斗钻头顺时针旋进时,底板的切削板和筒体翻板的后边对齐。

钻屑进入筒体,装满一斗后,钻头逆时针旋转,底板由定位块定位并封死底部的开口,之后提升钻头到地面卸土。

开始钻进时采用低速钻进,主卷扬机钢丝绳承担不低于钻杆、钻具重量之和的20%,以保证孔位不产生偏差。

钻进护筒以下3米采用高速钻进,钻进速度与钻压有关,采用钻头与钻杆自重摩擦加压,150MPJ压力下,进尺速度为20cm/min;20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30cm/min;26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50cm/min。

(4)终孔及清孔a.终孔:当钻孔达到设计孔底标高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初步确定终孔,再请设计、地勘及参建各方到现场确定终孔,并汇签。

b.清孔:确定终孔后,将钻斗留在原处机械旋转数圈,将孔底虚土尽量装入斗内,起钻后仍需对孔底虚土进行清理。

一般用沉渣处理钻斗(带挡板的钻斗)来排出沉渣。

要求成渣厚度不大于5cm。

c.检孔:清孔完毕后,即组织监理、主管工程师、质检工程师及值班技术人员共同对成孔进行检查,孔径及孔形检查用检孔器检查,孔深和孔底沉渣用标准测锤检测。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对孔深、孔径、孔位、孔形等进行检查,填写终孔检查记录,经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后,进行孔底清碴和灌注水下砼准备工作。

详见《旋挖钻专项施工方案》3.2溶洞地层处理措施(一)一般措施由地勘资料显示,本地地质结构复杂,桩基钻孔进入风化岩层后溶洞较多,地下水极为丰富,Z4基岩有溶洞6层,最大层厚3.36m;溶洞间为中风化白云岩,薄层状构造,偶夹泥岩,局部见少量方解石脉,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岩心多呈沙状,碎块状,柱状。

对于桩孔溶洞地层,采取回填混凝土挤洞的施工方法。

因溶洞地层基本上都出现在地面10米以下岩层中,地下水较为丰富,桩孔内充满集水,混凝土回填挤洞施工时按下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的方法。

混凝土采用C20素混凝土,掺适量早强剂,使混凝土3天强度达70%,以便下一步钻孔。

回填混凝土前应先确定溶洞顶点高程,回填混凝土需高出溶洞顶1〜2m即可。

先计算桩孔内所需混凝土数量进行浇筑,随时检测混凝土浇筑高度,随时增添混凝土浇筑数量,当达到预定浇筑高程后,暂停浇筑,隔1 小时后混凝土顶面高程稳定不再下沉即算完成。

对于多层溶洞,则由上而下,分段进行溶洞回填,每次均按以上控制。

(二)特殊措施由于溶洞的水平长度、倾角、通向何方均未知,以上假设回填混凝土能够充盈桩孔。

假如地质资料显示的溶洞群中,某个溶洞下行通向一个上千立方的大溶洞,或者下行通向##河,这即使已经成孔,但在灌注混凝土桩基时,前者造成成桩造价巨大,后者严重污染环境。

如果出现此种可能,拟采取以下方法:⑴定量回填和间歇回填根据已知的有限的溶洞情况,暂拟一定的混凝土回填量,此量应是在经济上、施工工期上能够接受的。

当在定量之内,混凝土面上升到预定高程,回填结束。

当未能到达预定高程,且补充一定数量后,混凝土面仍无上升,则间歇不小于混凝土初凝时间(约45min),再进行第二次回填。

第二次回填一定数量后,如混凝土面不上升,则可以作为“无底洞”对待。

第二次回填,如混凝土面有所上升,此后又停滞不升,则进行第二次间歇,再进行第三次回填。

以此反复,至混凝土面上升到预定高程,回填结束。

如哪次回填一定数量后,混凝土面不上升,则可以作为“无底洞”对待;⑵“无底洞”处理(预案)在溶洞的平面范围,沿桩孔周边外1m的圆周上用地质钻①110孔,孔距0.3m,孔深超过溶洞底0.3〜0.5m。

然后向孔洞下①28钢筋,套筒连接;再将PVC t套着已下插的①28钢筋,下往溶洞,PVC t套外缠绕细麻绳,以增加混凝土对其的粘附力,PVC管套长度高出溶洞层高1.5m。

以此在溶洞内形成钢栅栏。

如下图:平而因二00 …1D0A-A然后采取间歇法回填混凝土,当钢栅栏上经多次粘附的混凝土足够多时,最后一次回填混凝土其顶面就会上升,至溶洞顶以上1m的位置,就达到在溶洞内封填有限混凝土量的目的。

然后抽出、回收预插钢筋;保留此插筋孔,以待处理下层溶洞再次使用,减少造孔工作量。

四、易塌孔地层处理方案4.1桩孔周边场地硬化措施:由于场地表层多为杂填土和粘土层,承载力不满足旋挖机自重和工作荷载要求。

旋挖机进占和钻进过程中,会出现场地下陷,土方经钢护筒底进入桩孔,导致塌孔;另外,场地下陷造成钻机倾斜,影响桩孔垂直度。

为此,采取将孔桩周边场地换填片石或采用C20砼硬化后再开钻4.2塌孔回填处理措施从地质勘探资料可知,地面以下约6m- 11m范围为半边岩地层。

如下图此类地层,不采取措施可能有二种不利结果:一是钻头容易走偏,往相对软弱的一侧钻进;二是可能会造成泥土一侧塌孔埋钻事故。

对于此地段地层可米取的两种方法:(1)安装钢护筒处理下置钢护筒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挖孔时和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出现塌孔现象。

根据以往的经验,钢护筒在下沉过程中也会往软弱的一侧偏斜,造成旋挖钻机无法继续挖掘钻进。

如果采取下钢护筒处理,需采取扩孔为①2.5m,下①2.4m钢护筒。

(1)钢护筒制作钢护筒由工厂加工,采用Q235(壁厚3=14伽)钢板卷制,内径2400mm管节3m为避免钢护筒在下沉过程中发生变形,分别对钢护筒的顶口和底口进行加强。

加强带采用同钢护筒厚度相同的钢板进行加强,宽度500mm(2)钢护筒安装由挖机开孔后,用吊机把护筒吊放就位,再利用钻机下压或振动锤下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