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棋的爱情悲剧
司棋被逐出大观园后,终日啼哭。
在外面发了财的潘又安,回来找她。
司棋母亲不知内情,对他好一顿数落,并且要将他打出门去,司棋出面护他,母亲气急之下骂哭司棋,她竟然撞墙而死,表兄本想试试她是否变心,见她已死,当场自刎殉情。
2、通灵宝玉丢失后,黛玉的心里反应如何?
她想起金石的旧话来,心中反自欢喜。
黛玉以为,果真金玉有缘,通灵宝玉就不会丢,这宝玉一丢就意味着和尚道士的话不可信,金玉良缘不可成,她和宝玉就能终成夫妻,也不至于枉费了她和宝玉的这份痴情。
3、简述王熙凤的“调包计”
贾母等人商量让宝钗嫁给宝玉后,又怕婚事不顺伤及宝、钗三人,王熙凤便一面让大家放风说将林姑娘配给了宝玉,一面暗地里严密封锁消息。
成婚的时候,让黛玉从南边带过来的丫头雪雁充当宝钗的喜娘,宝玉自然以为新人是黛玉,心中欢喜,成婚大礼就可以顺利进行。
黛玉从(傻大姐)口中得知宝玉要娶宝钗的消息。
4、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黛玉得知宝玉和宝钗定婚的消息,一病不起,垂危之时,贾府无人探问,她更加绝望,挣扎着狠命撕宝玉曾送的旧帕和写有诗文的手绢,叫雪雁点灯笼上火盆,黛玉将绢子撂在火盆上,雪雁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上,却已经烧得所剩无几了。
黛玉临死呼喊的话是:宝玉,宝玉,你好……
5、宝玉思念黛玉,一夜无眠的经过。
宝玉听到王夫人对贾政说“黛玉有病”,暗地伤心,到晚上便央烦袭人把紫鹃叫过来,细细问一下黛玉临死时的情况。
他向袭人诉说紫鹃对他的冷漠,以及自己想要祭奠黛玉却不被允许埋怨黛玉焚烧诗稿不留给他作纪念,他思念黛玉,一夜无眠。
6、宁国府被查抄的经过
贾府正设酒宴请诸位亲友,先是锦衣府赵堂官带领司官进来,而后西平郡王带来圣旨,因贾赦交通外官等罪过,要被查抄。
赵堂官一向与贾府没有来往,毫不留情,查抄出许多禁用之物,还有两箱房地契和一箱当票。
幸亏北静王及时赶到,查抄才暂时结束。
7、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在宝钗的生日宴会上,宝玉突然想起十二钗的梦来,按捺不住伤心落泪。
随后,他不顾袭人的劝阻来到潇湘馆,恍惚中似有所见,还听见有人在内啼哭。
于是他流泪痛苦道,是我害了你了!你别怨我,只是父母作主,并不是我负心。
幸得众人来寻,袭人硬将他拉走了。
8、王熙凤力拙失人心
贾母去世,王熙凤仗着自己的才干,原想办丧事她将会有一番作为。
但是贾府今非昔比,可支配的人手不多,银子也不够使,纵使她使尽浑身解数,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众人见她的窘迫,怀疑她的能力,以为她不用心。
凤姐渐失人心,心中一急,口吐鲜血,晕倒在地。
9、鸳鸯之死
贾母死后,鸳鸯想到自己即将做妾或者配人的结局,倒不如死了干净,于是走回老太太的屋里,隐隐有个女人拿着汗巾好似要上吊,她像是秦可卿教给她死的法儿。
于是自尽,自尽后果见可卿告知她,警幻仙子已经将她补入,并掌管痴情司。
众人都嗟叹她有志气。
10、凤姐把巧姐托付给刘姥姥的经过
凤姐病重,邢王二夫人都不理睬,贾琏对她也没有任何体贴话,凤姐身心悲苦。
刘姥姥给凤姐请安,凤姐与刘姥姥笑谈将巧姐配给财主。
凤姐病更加不好,真情流露,请求姥姥替她求神祷告,把巧姐托付给她,刘姥姥感动得当下回乡为之祷告。
11、贾宝玉“得通灵环境悟仙缘”的经过。
宝玉听了麝月的话,又昏了过去,魂魄被和尚带入太虚幻境,宝玉翻开橱子上的“金陵十二钗正册”,
有所领悟。
从屋里退出后,宝玉以神瑛侍者的身份见到潇湘仙子等人。
游完了,那和尚将宝玉魂魄推回,宝玉醒后,竟像换了个人,把那儿女情缘看淡了。
12、贾政、宝玉相遇的经过
贾政赦罪复职回家途中,正在船中写家书,忽见船头雪影里有一人,光头赤脚,身披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下拜。
贾政认出是宝玉,忙向他问话。
宝玉未及回答,便同一僧一道作歌飘然而去。
贾政急忙赶去,去倏然不见了。
还欲再追时,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
一、判断正误。
如果有错误的,请在横线上改正。
1、贾政因为衙门事物缠身不能回家,便派人告诉贾琏自行处置水月庵的一帮人。
贾琏便告诉了王夫人,然后瞒着王夫人,把这些女孩子另置一处,偷偷包养起来。
(94回)
( ×) 按王夫人的吩咐,把这些女孩子送回老家,并发放了文书。
2、十一月的天气,怡红院枯了一年的海棠突然开了。
贾赦、探春等觉得这不是一个好兆头;但贾母执意认为这是好事,且请众人来赏花作诗。
凤姐见花开得奇怪,私下里告诉袭人铰块红绸子挂上避邪。
(94回)
( √)
3、贾母命令贾琏悬赏巨资找玉,同时,又把宝玉带到自己屋里居住。
不久真的有人送玉过来。
大家都争着去看,辨不出是真是假。
宝玉睡眼朦胧之中,误以为自己的玉找到了。
(95回)
(×)宝玉虽然迷糊,却知道这不是自己的玉。
4、一天宝玉偷偷拉过袭人问她为什么娶的是宝钗以及黛玉的情况,正遇宝钗过来,就劝他为家人保重,袭人也过来劝慰,同时告诉他林妹妹已死去的消息。
宝玉大恸,晕了过去。
如此大恸之后,显得更加的糊涂起来了。
(98回)
( ×) “袭人也过来劝慰”错,告诉宝玉林妹妹死去的消息的也是宝钗,“显得更加的糊涂起来了”错,是“他的病竟渐渐好起来”
5、贾府种种行为触怒皇上,贾府被查抄。
赵堂官因为一向与贾府没有来往,所以毫不留情,查出许多禁用之物,还有房地契和一箱高利贷借票。
幸亏北静王及时赶到,查抄才暂时结束。
(105回)
(√)
6、由于贾政回家,贾府设酒宴请诸位亲友。
忽然,锦衣府堂官赵老爷带领司官进来,又有西平郡王带来圣旨,贾政才知道因为贾赦交通外官等罪过,要被查抄。
贾府的男丁全被押走。
贾母、凤姐惊吓病倒,后来贾琏放回,贾赦、贾珍被割去世袭官职,发配边疆。
(105回)
(×)“贾府的男丁全被押走”错,押走的是“贾赦、贾珍、贾琏”。
7、贾政告知贾母贾府银库早已亏空的情况,贾母听了,又急得眼泪直淌。
哭毕命人将自己的箱笼都打开,将自己几十年积攒的东西都拿出来,按各房一一分派完毕,连宝玉、李纨母子都没有漏过。
又单给
贾琏五百两银子,用来疗养王熙凤的病。
(107回)
( ×) “用来疗养王熙凤的病”错,是“作为送黛玉灵柩回南方的费用”。
8、为博贾母欢心,湘云建议给宝钗过生日,大家借此玩乐一番。
宝钗生日这天,大家也不过强颜欢笑而已。
王熙凤见气氛冷清,便提议大家掷色子行酒令,倒也十分有趣。
宝玉环顾四周,见少了许多人,又看湘云、宝钗都在,只是不见了黛玉,不禁滴下泪来。
(108回)
( ×) “王熙凤”错,是宝玉。
9、贾母死后,鸳鸯已哭得晕了过去。
待她醒转,想到老太太死后自己或做妾或配人的结局,倒不如死了干净,于是走回老太太的屋里。
鸳鸯取出一条汗巾,上吊自尽了。
(111回)
(√)
10、贾宝玉素日对甄宝玉心神相往,一日有缘相见,谁知谈起话来,竟十分的不投机,因为甄宝玉的话题无非是仕途经济、显身扬名之言,宝玉听了烦闷之极。
回头说给宝钗,宝钗也劝谏宝玉“做一个男人原该要立身扬名的,不该像你一味的柔情私意”等话。
(115回)
( √)
11、王仁乘贾琏不在家,和贾环等串通一气,要将巧姐儿卖给一外藩王爷家,对贾府却哄骗邢夫人等说是要嫁给那王爷作偏房。
平儿觉得事情蹊跷,便私下里打听,终于知道了真相,自己便把巧姐藏起来,骗贾府的人说是巧姐失踪了。
(119回)
( ×) “便自己把巧姐藏起来,骗贾府的人说是巧姐失踪了”错,是“刘姥姥将巧姐儿和平儿带到乡下自己家里,暂时躲避。
”
二、
1、简叙“钗黛掉包”的情节。
(96回)
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
贾府决定给宝玉结婚冲喜。
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把怕黛玉承受不了此事的担忧说与贾母。
贾母为难,凤姐献了一个用宝钗暗代黛玉的掉包之计。
宝玉听说娶的是黛玉,身子也健旺起来,待洞房之中得知不是黛玉,糊涂得更加厉害了。
2、简述黛玉之死的情景。
(97回)
黛玉听说宝玉结婚的消息后,病情日重。
她梦幻破灭,便挣扎着将诗稿和有宝玉题诗的旧帕都付之一炬。
贾府上下忙于娶亲,无暇顾及黛玉,还把雪雁叫走使唤。
黛玉在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后便去世了。
而此时,远处传来了娶亲的音乐,潇湘馆外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清!
3、简述凤姐托孤的故事。
(113回)
贾府被抄后,贾母去世,刘姥姥三进贾府,没想到贾府已败落不堪,内忧外患,凤姐见姥姥,往事难回首。
凤姐病重,临终含泪把女儿巧姐托付给刘姥姥,并从手腕上褪下一只金镯子交给她,村妇刘姥姥却拒收了,但她爽快地答应了日后照顾巧姐。
4、简述宝玉出家的故事。
(120回)
贾政路过昆陵驿地方,天下大雪,便泊在一个清净去处。
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
贾政迎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
贾政便向他问话,宝玉未及回答,只和一僧一道作歌飘然登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