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三)犊牛体型的一般发育特点
• 犊牛体型的变化,取决于骨骼的发育情况, 牛出生后一周内体型发育最快。
• 犊牛出生时腿相对较长,和整体结构不成 比例,体高发育较早,体长、体宽发育较 晚。
• 犊牛出生时发育是否良好,与母牛妊娠期 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因为胚胎期的营养 依赖母体的供应,所以培育好犊牛应从胚 胎期开始。
• 如果初乳温度已经下降,可放在热水锅内 隔水加温至35~38℃后再喂。
• 切忌用温度过低或过高的初乳哺喂。
(七)犊牛饲养饲养要点
• 犊牛初生期最重要的是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提高犊牛成活率,减少损失,否则等于白 养母牛一年。初生期饲养要点如下:
• 1、保证犊牛出生后0.5~1.0小时之内吃到 初乳。一般犊牛生后不久便能自行站立, 此时要引导犊牛接近母牛乳房寻食母乳, 若有困难,则需人工辅助。
(五)哺喂初乳
• 3、尽早哺喂初乳 • 由于初乳具有许多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应使
犊牛在出生后尽早吃到初乳。因为犊牛只有在出生 后的几小时内,胃肠道黏膜才容许初乳中大分子的 免疫球蛋白通过,此后这种通过作用急剧减弱,所 以尽早哺喂初乳是十分重要的。 • 另外,犊牛初生时对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最 高,可达50%,在20小时后,仅能吸收12%,36 小时后仅能吸收极少量或不吸收。犊牛越早哺喂初 乳,血中免疫球蛋白越多,这和犊牛的死亡率直接 相关。所以犊牛出生后0.5~1.0小时应吃到初乳。 体弱的犊牛可迟至2小时。
1、清除粘液
• 首先清除初生犊 牛口腔及鼻孔内 的黏液,以免妨 碍呼吸或窒息。 之后擦净体表黏 液,尤其是冬春 季节,防止因蒸 发而散失体温。
2、断脐带
• 脐带往往可以自然扯断,如未断,可在距 犊牛腹部10~12cm处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 并挤出脐带中的黏液,用碘酊(5%)充分 消毒,以防感染。
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一、犊牛的饲养管理
(一)初生犊牛护理
• 犊牛出生后7~10天内称初生期,体温调节 能力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和机体免疫 机能差,此期间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是 保证犊牛成活率的关键时期。初生犊牛的 护理主要包括清除口、鼻及体表的粘液、 剥去软蹄、断脐、称重、编号和哺喂初乳 等。
• 肉用犊牛一般采用随母哺乳的方法培育。如母 牛死亡或因病无奶,可喂同期分娩的其它健康 母牛的初乳。
(六)哺喂常乳的方法
• 犊牛出生后,第2周开始哺喂常乳,用奶桶 喂,每日3次,与母牛挤奶时间安排基本一 致。目前,有很多企业采用每日2次喂奶, 效果也很好。无论是2次还是3次饲喂,一 经采用不要随意改变。
(四)营养水平对犊牛体型发育有影响
• 营养水平高,幼牛的生长速度加快,体躯 各部位发育也快;反之幼牛发育延缓或停 滞。
• 留种用的公犊,应采用高营养水平的饲养 模式。母犊的营养水平要适当,幼母牛过 肥,对以后的繁殖和泌乳机能都不利,且 培育成本较高。
(五)哺喂初乳
• 1、什么是初乳 • 母牛分娩后最初3~7天内所分泌的乳称为
初乳。 • 初乳色黄而浓稠,营养丰富,稍有咸味和
特有腥味,煮沸时凝固。初乳内各种成分 的含量与常乳相差悬殊。干物质含量明显 高,如蛋白质在牛高达17%。
(五)哺喂初乳
• 2、初乳的特殊营养作用 • (1)初生犊牛胃肠黏膜未发育完善,对细菌
的抵抗力很弱,初乳被覆在胃肠壁上,可阻止 细菌侵入血液,提高抗病力。 • (2)初乳中含有免疫抗体或免疫球蛋白(γ球蛋白)使犊牛获得后天获得性被动免疫机能, 抵抗传染病。初乳中的溶菌酶能杀死多种细菌, 如大肠杆菌等。由于抗体不能透过胎盘,所以 饲喂初乳是犊牛获得免疫球蛋白的唯一途径。
(五)哺喂初乳
• (3)初乳酸度高(45~50 oT),可使胃液变为 酸性,抑制有害细菌繁殖。
• (4)促进真胃分泌消化液、消化酶,促进胃肠机 能的建立。
• (5)初乳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其中镁盐含量高, 有轻泻作用,促进肠道排除胎粪。
• (6)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含量比 常乳约高10倍,维生素天的含量约高3倍。母牛分 娩后1~2天内,其初乳的化学成分接近于初生犊牛 的血液,其中的白蛋白,能直接透过肠壁而进入血 液,迅速增加幼畜的血浆蛋白浓度。
• 脐带约在犊牛出生后一周内干燥脱落,如 发生脐炎,则应及时治疗。
3、哺喂初乳
• 初乳是母牛产犊 后5~7天内所 分泌的乳汁,色 黄而粘稠,营养 丰富,具有许多 特殊的生物学特 性。因此,应使 犊牛在出生后尽 早吃到初乳。
(二)新生犊牛去角
• 常用的电烙去角法 是将电烙去角器通 电加温至480℃~ 540℃,然后将去角 器置于角生长处约 10秒钟即可,此法 适用于3~5周龄的 犊牛。• 为了确保犊牛消化良,食欲旺盛,应坚 持“三定”原则:
1、定时
• 使犊牛消 化器官能 有一定的 规律性活 动,从而 能提高食 欲,增进 采食量。
2、定量
• 日喂奶量应控制在其体重的8%~10%之间 (约10kg~12kg体重喂奶1kg)。
3、定温
• 初乳挤出后,应及时哺喂,不宜放置时间 太久。
(五)哺喂初乳
• 4、哺喂初乳方法 • 给新生犊牛哺喂初乳最好应用经过严格消
毒的带橡胶奶嘴的奶壶来喂,以刺激犊牛 产生必要的食管沟反射,有利于犊牛的消 化活动,减少消化道疾病。
(五)哺喂初乳
• 初乳的哺喂量,第一次以1~1.5kg为宜,并在 24小时以内哺喂3次,初次吮吸初乳量要达到 犊牛体重的4~5%;除生后的第一天哺喂3 次~4次外,以后每天喂两次,每次约2kg, 即每次喂奶量为体重的5%,全天喂奶量应占 到体重的8~10%左右出生后24小时内应吮吸 初乳三次以上,并且总吮吸量达到5.5~6.0kg。 这样才能达到提高犊牛免疫力的目的。
(三)犊牛体型的一般发育特点
• 胚胎后期增重较快,特别是妊娠后期或产前 2~3个月。
• 犊牛出生后,其体尺各部位的生长速度也并不 相同。
• 自初生到2.5岁,如将鬐甲高度的增长设定为 100%,则尻高增长为99%,坐骨结节宽度增 长为200%。
• 这说明体高是早期生长部位,而体长与体深次 之,宽度特别是后躯宽度是较晚生长的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