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结-代谢总论

小结-代谢总论

小结
体内各种物质代谢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

体内物质代谢的特点:①整体性;
②在精细调节下进行;③各组织器官物质代谢各具特征;④代谢物具共同的代谢池;⑤ATP是机体能量储存和利用的共同形式;⑥NADPH提供合成代谢所需的还原力。

各代谢途径之间可通过共同枢纽性中间产物互相联系和转变。

糖、脂肪、蛋白质等作为能源物质在供应能量上可互相代替,互相制约,但不能完全互相转变。

各组织、器官有独特的代谢方式以完成特定功能。

肝所具有的代谢特点使其成为通过糖、脂和氨基酸代谢途径与肝外组织联系、分配资源、调整物质代谢的“中枢”器官。

在进化过程中,代谢调节发生分为三级水平,即细胞、激素和中枢神经系统主导下通过激素实现的整体调节。

细胞水平调节主要通过调节关键酶的活性实现,其中通过改变现有酶分子的结构调节酶活性的方式,包括酶的变构调节及酶蛋白的化学修饰调节,发生较快。

也可通过改变酶的含量影响酶活性,调节缓慢而持久。

两种调节各有作用、相辅相成。

激素水平调节中,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特异结合,将代谢信号转化为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转导级联过程,最终表现出激素的生物学效应。

激素可分为膜受体激素及胞内受体激素。

前者为蛋白质、多肽及儿茶酚胺类激素,具亲水性,需结合膜受体才能将信号跨膜传递进入细胞。

后者为疏水性激素,可透过细胞膜与胞内受体(大多在核内)结合,作为转录因子与DNA上特定激素反应元件(HRE)结合,以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

整体调节是指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间接调节代谢和直接影响组织、器官以调节代谢的方式,维持机体代谢稳态。

饥饿及应激时通过整体调节改变多种激素分泌,引起体内物质代谢的改变。

代谢组学是通过内源性代谢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生命体或生物样本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健康与病理、干预前后等状况下,代谢组或目标代谢组分的变化及其规律。

正常食欲、进食和能量消耗的平衡受到神经、内分泌系统复杂调节,肥胖是物质/能量代谢调节失衡引起的代谢紊乱,还是导致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主要病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