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施工特点(表)
(3)防范掉落和作业事故,并有应急预案
(4)对塔吊、支架的安装、使用、拆除阶段的强度、稳定性进行计算和检查
(5)必须避免上部塔体施工对下部塔体表面的污染
8.索塔施工测量:
(1)建立平面控制网,对常用点采取加固、防晒、防风措施
(2)塔底高程测定、塔底轴线和塔根模板轮廓点放样
(3)上、下塔柱和横梁模板各接高轮廓点的放样和标高测定
b)也可以采用多段的联线台座,每联>5段,先预制顺序中的1、3、5梁段,脱模后再在期间浇筑2、4梁段,断面啮合密贴,端面不应随意修补
2)竖曲线调整:
a)在底模上,调整主梁分段形体所受竖曲线的影响
b)拼装中,多段积累的超误差,可用湿接缝调整
3)梁段拼合前应试拼,以便及时调整
4)接缝拼合面:
a)湿接缝拼合面,应进行凿毛和清扫
3.索塔横梁施工:
(1)根据结构、重量、支承高度设置可靠的模板和支承系统
(2)考虑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支承下沉、温差和日照影响,必要时设支承千斤顶调控
(3)体积过大的横梁,可分两次浇筑
4.斜塔柱施工:
(1)必须计算,各施工阶段塔柱的强度和变形
(2)分高度设置横梁,使其线形、应力、倾斜度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施工安全
b)缺点:模板高空翻转,操作危险,沿海地区不适用
2)滑模:
a)优点: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小
b)缺点:技术要求高、施工控制复杂、外观质量差、易污染
c)不适用:倾斜度较大,预留孔道或预埋件多的索塔
3)爬模:
a)兼具滑模和翻模的优点,施工安全、质量可靠、修补方便,大量采用
b)斜拉桥索塔施工一般用爬模施工
4.主要施工设备:
2.施工方法:
(1)基本同梁式桥
(2)四种方法:顶推法、平转法、支架法(临时支墩组拼、临时支架现浇)、悬臂法(悬拼、悬浇)
1.一般要求:
(1)施工控制:
1)主梁施工必须进行施工控制
2)对梁体每一阶段的结果进行详细的检测分析和验收
3)确定下阶段:索的张拉值、梁的线性高程、塔的位移量
4)周而复始直至合龙成桥
3.防护:
(1)斜拉索全部布置在梁体外部,处于高应力状态,对锈蚀比较敏感,锈蚀是斜拉桥劣化的起因
(2)斜拉索防护分:临时防护、永久防护
(3)防护类型:
1)封闭索防护
2)平行索用塑料罩套防护
3)套管压浆法
4)预应力砼索套防护
5)直接挤压护套法
4.安装:
(1)放索及索的移动:
1)斜拉索运输到施工现场,通常采用类似电缆盘的钢结构盘,短索也可采取自身成盘,捆扎后运输
(2)施工监控测试主要内容:
1)变形:梁的线形高程和轴线偏位、塔的水平位移
2)应力:拉索索力、支座力、定测量时间塔、梁、索的变化
(3)主梁临时固结:
1)不与索塔结构固结的主梁,施工时必须使梁、塔临时固结
2)按要求程序解除临时固结,完成设计的支承体系
3)必须加强施工期内对临时固结的观察
c)同时测定,悬臂梁和挂篮的弹性挠度、调整高程性能、其他技术性能
3)挂篮设计和主梁浇筑,应考虑抗风振的刚度要求
4)拉索张拉,应对称同步进行,减少其对塔与梁的位移和内力影响
(3)防止合龙段施工裂缝措施:
1)合龙口临时连接:
a)在梁上、下底板或两肋端部预埋临时连接钢构件
b)设置临时纵向连接预应力索
c)用千斤顶调节合龙口的应力和长度
1.索塔形式:单柱式、双柱式、门架式、花瓶形(折线H形)、钻石形
2.索塔材料:钢结构、砼结构、预应力砼结构
3.索塔施工方法:
(1)根据索塔结构、体形、材料、施工设备、设计,综合考虑合适的施工方法
(2)裸塔施工,宜采用爬模法
(3)横梁较多的高塔,宜采用劲性骨架挂模提升法
(4)裸塔施工方法:
1)翻模:
a)优点:应用早,施工简单,能保证几何尺寸(包括复杂断面),外观整洁
斜拉桥施工特点
概述
施工要点
总体结构
1.斜拉桥的组成:梁、塔、索
2.结构受力特点:
(1)斜拉桥桥面如同多点弹性支承连续梁
(2)每根钢索如同桥墩
(3)众多钢索斜向集中到一根塔柱上,再集中传到地基上
(4)索承受拉力,塔、梁承受压力,塔的左右水平力自我平衡
3.斜拉桥施工包括:主塔施工、主梁施工、拉索施工
索塔
a)吊点法
b)吊机安装法
c)脚手架法
d)钢管法
3)塔部安装张拉端的方法:
a)分部牵引法
b)桁架床法
4)梁部斜拉索安装方法:
a)吊点法
b)拉杆接长法(步骤同塔部安装)
5)两端都为张拉端的斜拉索:可选用其中适宜的方法
1.拉索和锚具制作:
(1)委托专业单位制作,严格执行国标行标,并进行检测和验收
(2)拉索的成品和锚具,交货应提供的资料:
1)产品质保书、产品批号、设计索号和型号、生产日期、数量、长度、重量等
2)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及有关数据
(3)拉索运输和堆放,应无破损、无变形、无腐蚀
2.拉索安装和张拉:
(1)选择拉索架设方法的依据:塔高、索长、索径、索的刚柔程度、起重设备、施工现场状况
(2)安装前牵引力计算:
1)计算位置:
a)锚头距索管口:2m、1m
(1)塔吊1台、施工电梯1台
(2)塔吊可安装在两塔柱之间
(3)砼的垂直运输采用泵送
(4)泵管设在施工电梯旁,便于接管、拆管、采取保温或降温措施、处理堵管
1.索塔施工,除设置相应的塔吊外,还应设置工作电梯及安全通道
2.斜拉桥施工应避免,塔、梁交叉施工的干扰,如必须交叉施工,应根据设计和施工方法采取保证塔、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措施
拉索
1.拉索构造:
(1)按材料和制作方式不同分类:
1)平行钢筋索
2)平行(半平行)钢丝索
3)平行(半平行)钢绞线索
4)单股钢绞缆
5)封闭式钢绞缆
(2)拉索截面形式:钢筋索、钢丝索、钢绞线索、单股钢绞缆、封闭式钢缆
2.制造:
(1)为保证质量,拉索不宜在现场施工制作,要求工厂化或半工厂化施工
(2)制造工艺流程:
b)锚头距锚板:0.7m
c)锚头带锚环时
2)计算依据:索长、索重、斜度、风力等因素
3)根据牵引力计算,选择架设方案和设备
3.施工中对索体和索端锚头及螺纹的保护措施:
(1)不得堆压弯折索体
(2)吊装:
1)不得用:起重钩或易对索体产生集中应力的吊具,直接挂扣拉索
2)宜用:带胶垫的管形夹具尼龙带或设置多吊点起吊
4.拉索抗振约束环和减振器安装前,必须确保索管(特别是梁上索管)和锚端的防水、防腐、防污染
5.斜拉索的张拉:
(1)张拉设备和方法确定的依据:
1)塔、梁构造
2)索型、锚具、布索方式
(2)张拉量:
1)张拉顺序、次数、量值按设计要求执行
2)以振动频率计测定的索力或油压表量值为准,以延伸值作为校核
3)根据拉索防振圈和弯曲刚度的状况对测值予以修正
2)放索方法:立式转盘、水平转盘
3)放索、安索过程中,拖移斜拉索,可能损坏拉索的保护层或损伤索股
4)放索保护措施:滚筒法、移动平车法、导索法、垫层法
(2)斜拉索安装:
1)根据拉索张拉端位置,确定安装顺序:
a)先安装锚固端,再安装张拉端
b)张拉端设于塔部:先安装梁部
c)张拉端设于梁部:先安装塔部
2)塔部安装锚固端的方法:
(4)塔柱基础沉降观测
(5)劲性骨架、锚索管、模板安装的调整测量
(6)考虑张拉引起的收缩偏位和砼浇筑引起的下沉等原因,施工放样在设计基础上加入预偏、沉降等
主梁
1.特点:
(1)斜拉桥主梁支承形式为多点连续支承,支承间距小
(2)与板式桥比较,斜拉桥的主梁梁体高跨比比较小
(3)斜拉桥的主梁跨越能力大、建筑高度小,把斜拉索索力的水平分力作为轴力传递
d)存档记录内容:
日期、时间、环境温度
索力、索伸缩量
桥面荷载状况、塔的位移量
主要相关控制断面应力
3)两侧不对称的或设计拉力不同的拉索,按设计规定的索力分级同步张拉,各千斤顶同步之差<油表读数的最小分格,索力终值误差<±2%
(5)垫圈:
1)拉索锚固,不宜在锚环和承压板之间加垫
2)需要加垫时,其垫圈材料和强度应符合承压要求,并设成两个密贴带扣的半圈
(6)检测:
1)检测时间:
a)拉索张拉完成后
b)悬臂施工跨中合龙前后
c)梁体内应力预应力钢筋全部张拉完且桥面及附属设备安装完成后
2)检测工具:
a)传感器
b)振动频率测力计
3)根据防振圈和索的弯曲刚度,修正测值、
4)索力调整:
a)每组及每索的拉力误差>设计规定,需进行索力调整
b)调整可从超过设计索力最大或最小的拉索开始(放或拉),直至调到设计索力
c)调索时,对塔和相应梁段进行位移检测,并做好存档记录
(3)放索:
1)索体应贴在特制的滚轮上拖拉
2)控制索盘的转速,防止转速突变或倾覆
(4)穿索:
1)在放管处设置,控制的力点或限位器调整
2)防止锚头和索体穿入塔、梁索管时的偏位和损伤
(5)安装:
1)安装过程中包裹锚头螺纹,及时清除拉索的包护物
2)拉索防护层和锚头损伤,应及时修补并记入有关表格存档,以便跟踪维护
b)干接缝应保持结合面清洁,粘合料应涂刷均匀
5)采用垫片调整梁段拼装线形,每次垫片调整的高程<2cm
(5)长拉索在安装抗振阻尼支点前,应采用钢索或杆件将一侧拉索(平面索)联结,以抑制和减小拉索的振动
(6)大跨径主梁施工,应缩短双向长悬臂持续时间,尽快使一侧固定,减少风振的不利影响,必要时采取临时抗风措施
2)合龙口高程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可视情况进行适当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