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2)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6)形成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7)形成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记忆技巧:两专机里,法(发)容(荣)并行(想象一下课上的图片)】2.近代教育的特点(1)义务教育普及;(2)公立教育崛起;(3)确立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科学教育兴起,内容丰富;(4)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5)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6)教育的世俗化(7)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记忆技巧:公义是法 + 科学班级系统】3.现代教育的特点(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加深;(3)教育民主向纵深发展;(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5)教育的新手段;(6)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和开放性;(7)教育的社会地位有了根本变化;【口诀:一无三三五】6.简述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口诀:生理成熟改变差异】7. 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环境制约人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口诀:平方进度变为现实】8.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比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2018新说法:组织性=专门的教育机构、专门的教师)(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
【口诀:木房计划控制组织】——木房成精了?(换掉了之前挺喜欢的小口诀,心有点疼)9. 如何看待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①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②学校教育具有比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③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④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
(2)辩证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①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②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口诀:木房计划控制教师+有条件非万能】10.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2)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11.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具体作用综合昨天和前天主观题内容。
(三个口诀+两个关键词,搞定)(1)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口诀:生理成熟改变差异】(2)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口诀:平方进度变为现实】(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口诀:木房计划控制组织】——木房成精了?(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动力+活动12.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征及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13.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有针对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抓关键期(4)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因材施教14.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5)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手段和组织形式。
【寿星龟速够慕容】——(寿——手、星——形、龟——规、慕——目)1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和程度;(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及内容体系等;【政治领导全季度,目测体内制度】16.教育具有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创新和发展新科技的重要基地。
(4)教育优先发展。
【力途发展科式新基地】1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18.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第一,社会主义是我过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第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四,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五,受教育者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
【口诀:我国接班人全面独创劳动社会】19.素质教育的内涵第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第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三,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第四,以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的教育。
【口诀:素质教育新建两全个性】20.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1)生理成熟期提前;(2)学习目的多元化、实用化;(3)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4)自我意识増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5)心理问题増多。
【口诀:升学我加薪】21.教师的职业角色(1)学习者和研究者;(2)知识的传授者;(3)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4)行为规范的示范者;(5)班集体的领导者;(6)心理辅导者;(7)学生的朋友。
【口诀:教学知是新友伴】22.教师的职业素养(1)崇高的职业道德;(2)先进的教育理念;(3)合理的知识结构;(4)精湛的专业能力;(5)良好的身体素质;(6)健康的心理素质。
【口诀:身心能知道理念】23.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策略(1)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2)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3)以日常教育生活为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与完善①日常教学反思;②个人行动研究;③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
④同伴交流与合作。
⑤“跳出”教育谋发展。
【口诀:一花园;两人同日跳】24.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1)教师因素①教师对学生的态度②教师领导方式③教师的智慧④教师的人格因素(2)学生因素(3)环境因素25.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心理相容(4)教学相长【口诀:猪爱教心】(坏笑)26.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又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教师方面:(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积极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
学生方面:(1)尊重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劳动;(2)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尊、自爱、自强,努力完成学习任务;(3)主动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努力与教师保持良好的关系。
【口诀:言官爱娇羞;尊师严己多沟通】27.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1)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时间(2)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地点(3)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自学导向学习;(4)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5)终身教育的目标——完善的人与和谐的社会。
【抓关键词:时间、地点、方式、内容、目标】28.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一)外部因素1.社会因素2.儿童因素3.知识因素(二)内部因素1.学制2.课程传统3.课程理论4.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规律【叮咚:客观为主,主观为辅】29.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1.系统知识原则2.历久尚存原则3.生活效用原则4.兴趣需要原则5.社会发展原则【记忆技巧:尚存知识效用兴社会】30.简述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1)代表人物:博比特、查特斯、塔巴等(2)观点:通过研究成人的活动,识别各种社会需要,把它们转化课程目标,再把这些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活动,构成课程内容,这就是所谓课程内容设计的“活动分析法”。
活动分析法关注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从事各种活动,认为“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关键词+理解】31.简述课程即学习经验较早使用“学习经验”的是泰勒,认为应重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体验和感受,认为课程内容不全是由课程专家支配的,还要受到学生身心发展与态度的制约。
课程内容中的知识只能是学会的。
【关键词+理解】32.简述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1)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2)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3)评价主体多元化【记忆技巧:质量多元发展过程】33.教学基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智、体、创(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美(4)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个性心理品质。
——德【记忆技巧:双基创个性四育】34.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三项工作、三种计划;(2)上课——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记忆技巧:背上作业去辅导,检查评定不能少】35.一节好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组织严密;(5)积极性高。
【记忆技巧:容发组积木——想想咱们课上的小图片】36.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2)直观性原则(3)启发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5)巩固性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记忆技巧:置气西宫,理因思量】37.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记忆技巧:主动民主两独立】38.简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而逐步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基本要求:(1)按内容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3)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记忆技巧:关键词法:系统、矛盾、浅深】39.简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基本要求:(1)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2)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培养特殊才能;(多元智力理论)(3)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关键词法:学生实际、发展才能、个别特点】4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4)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