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看守所系统完整技术设计方案

看守所系统完整技术设计方案

看守所系统完整技术设计方案看守所系统完整技术设计方案目录第1部分系统技术方案 (3)第1章前言 (4)第2章项目概述 (5)2.1系统总体框架 (7)2.2系统设计原则 (8)2.3系统选型原则 (10)第3章看守所综合管理信息子系统 (12)3.1看守所管理网络系统 (12)3.2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 (12)3.3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 (12)3.4主要设备说明 (20)3.4.1防火墙 (20)3.4.2服务器(联想) (24)第4章应急报警子系统 (26)4.1系统需求分析 (26)4.2方案设计 (26)4.2.1设计思路 (26)4.2.2设备说明 (28)第5章周界控制子系统 (30)5.1系统需求分析 (30)5.2系统设计 (30)5.2.1打击电网系统设计 (30)5.2.2打击电网性能参数 (32)5.2.3打击电网设备清单 (35)5.2.4雷达式微波探测器 (35)第6章监区门禁、巡更子系统 (38)6.1门禁系统需求分析 (38)6.2门禁系统设计 (40)6.3门禁设计思路 (42)6.4门禁设计方案 (44)6.4.1概述 (44)6.4.2系统功能说明 (45)6.4.3门禁系统结构和组成: (46)6.5门禁设备配置清单 (57)6.6门禁主要设备说明 (57)6.6.1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57)6.7保安巡查管理子系统 (62)6.7.1需求分析 (62)6.7.2系统设计 (62)6.7.3系统特点 (63)6.7.4系统功能 (63)6.7.5系统设备清单 (64)6.7.6产品介绍 (64)第7章在押人员报告子系统 (67)7.1系统需求分析 (67)7.2设计思路 (68)7.3设计目标 (68)7.4设计方案 (69)7.5系统主要功能 (71)第8章监控子系统 (73)8.1系统需求分析 (73)8.2设计思路 (87)8.3设计目标 (88)8.4设计方案 (89)8.4.1系统功能 (89)8.4.2集中管理和视频流的转发(流媒体网关) (94)8.4.3中心上墙设计 (96)8.4.4监控管理主机 (97)8.4.5监控终端 (102)8.4.6系统总集成 (112)8.4.7子系统集成设计 (112)8.4.8综合监控管理系统介绍 (113)第9章电化教育子系统 (123)9.1系统需求分析 (123)9.2设计思路 (123)9.3设计目标 (124)9.4设计方案 (124)9.4.1广播系统 (124)9.4.2电视系统 (127)9.4.3 HK-66智能型双向闭路电视主控器 (129)9.4.4 HK-900 广播自动播放系统 (131)9.5电化教育点位 (132)第10章违禁物品检测系统 (133)第11章会见管理系统 (137)第12章讯问指挥系统 (143)第1部分系统技术方案第1章前言看守所是对违法人员进行集中管教的场所。

这里不同于普通的人群密集区域,因为这里的人群具有特殊性——服刑人员或治安拘留人员。

这些场所里,管教干警面临着很多在普通环境管理上遇不到的问题,同样是对人员进行管理,由于对象的不同,就多了很多特殊的方面:一方面,需要对整个看守所环境监控,一方面又要对每个服刑人员的活动区进行监控。

由于服刑人员或治安拘留人员数量较多,对于这些场所的监控管理就需要一个合理高效的系统来支撑。

现代化的监所管理,除了必须具有一支训练有素的管理员队伍外,一些安全、先进、智能化的管理设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人才、技术的有机结合,方能提高现代化的监所综合管理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某市看守所的安全运作和规范化、现代化综合管理水平,强化对在押人员的监视管理力度和对在押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和文化教育,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备、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和易维护的智能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必不可少。

第2章项目概述某市看守所是一座以高标准设计和建造的综合性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近x万平方米。

地形东西长x米,南北最长达x米,分为东部办公区及西部监守管区,东部有办公楼x 处,拘留所x处(未建设),西部有提审楼x座(x层),看守所x座(x层x栋),食堂、医院、会见室,劳动厂房等附属用房x栋。

建设内容1、看守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看守所管理网络系统、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1)建立看守所管理网络系统,为某市看守所及某市公安局监所管理处提供高速安全的信息传递渠道,促进内部信息交流及与外部的联系,保障各类案件侦查、起诉、审判等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目标是购置一套水平先进、可扩充且具有C/S和B/S结构、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络系统。

系统采用业界领先的手段,组建计算机信息网络,对内连接整个监区内各部门,对外与上级部门(某市公安局)联网。

(2)在原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基础上,对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有效扩展,使看守所各技术系统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和联动,能及时调用监区图像及相应的人员信息,实现监控图像的调用和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点击多媒体操作界面中的按钮、快捷工具、中文名称或电子地图上的图标,直观的进行相应的人员信息的查看及监区图像的调看、控制等。

电子地图可直接显示开、关门状态及各种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和视频系统的联动。

2、应急报警系统:采用强声、闪灯应急警报器(对本所原有设备进行整合利用),并在看守所各主要位置安装报警按钮。

系统应与看守所各技术系统、计算机电子地图联动,支持报警录像,联动时报警信号应覆盖监区、办公楼、武警营房等地,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3、周界控制系统:根据公安部《监所周界高压电网装置 GA247-2000》要求,对看守所内监区警戒围墙安装高压电网、报警联动装置,与看守所各技术系统联动,从而有效的防止在押人员脱逃事故和外敌入侵事件的发生。

4、监区门禁系统:根据看守所不同的建筑楼群的使用功能和安全防范管理的要求,对需要控制的各类出入口,按各种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其准入级别,对其实施实时控制与管理,同时与看守所各技术系统、计算机电子地图联动,防止在押人员冲监事故的发生。

对放监房放风场门关闭状态监视和开关控制。

5、监控系统:配套使用摄像机、镜头、监视器、视频服务器、数字矩阵机等专业闭路电视监视器材,构成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加强对监室、管教室、禁闭室、提审室、大门、走廊及周界等重要场合进行安全防范及管理工作,直接观察防范区域现场的人员活动情况,与看守所各技术系统联动,对突发事件进行严密监控并录像取证,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

6、在押人员报告系统:通过对讲系统实现监管人员和在押人员之间的对话沟通,同时可以监听每个监仓的状态并记录对讲信息,根据要求进行分级管理设置,与看守所各技术系统联动。

实现:总监控室可与所有监区的某一监区及所有分控对讲或通播。

分监控室可与所在区域某一监房及所有分控对讲或通播。

管教室分控可与其分管监房对讲或通播。

7、电化教育系统:是某市看守所对在押人员进行宣传教育的重要传播媒介和工具,也是看守所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供电、播出时间、节目、音量进行统一控制。

通过有线闭路方式向监室内播出指定节目和自办节目,配合对在押人员实施教育转化工作,该系统应与报警系统等相连接,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通过该系统自动在整个看守所播放强音信号或播放紧急通知,平时也可用于对监区进行教育广播和背景音乐功能。

建立一监所影音资料智能播放系统,实现监所电教资料有效管理,并配合作息时间自动播出,实现教育课件的电子化制作与管理,民警讲课及日常管教工作中收集整理的文字及音、视频资料,可以被制作成电子课件,存入计算机,形成教育资料库,可以根据被监管人员的特点,分监区或监室对被监管人员实施个性化教育管理。

8、民警巡视管理系统:设置60个在线巡视点(分面在走廊两头和中间、巡视道两头和中间、上楼楼梯),依托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将看守所各技术系统有机地结合、联动。

使民警监控巡视时,在出现报警的情况下,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显示报警位置,还能显示报警的图像、声音及管理信息,及时掌握在押人员动态,全面掌握了解监所动态,处理各种情况,提高监管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

9.违禁口检测系统:在监区大门入口入设置安检门和手持探测器,对进入监区非工作人员进行违禁物品检测和记录。

10.会见管理系统:对各会见室的现场监控和谈话内容进行监控记录。

11.讯问指挥系统:对特审室进行监控和审讯指挥记录,对提审室现场情况和使用状态进行监控记录。

2.1 系统总体框架从技术结构体系上分析,某市看守所技术建设项目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最底层为基础环境平台,最上层为总控系统和应急指挥中心,高层系统需要低层系统作支持,如下图所示。

图中第1层为基础技术环境平台,主要是指供配电系统、UPS 、防雷系统、环境装修等,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基础。

第2层为系统支撑层,包括计算机网络平台、通信网络平台(有线和无线)和视音 会 见 系 统频图像系统,这些系统为业务应用和日常工作提供支撑。

第3层为技术应用层,包括监控子系统、周界控制子系统、应急警报子系统、在押人员报告子系统、监区门禁与民警巡视管理子系统、电化教育子系统、电源,综合布线子系统等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提供了某市看守所技术建设项目所需要的基本技术应用。

第4层是为适应管理需要而设立的分系统层,是第3层各技术应用于系统的一次集成,实现防区内各应用子系统的联动(如视音频同步、报警与对讲的同步以及视频跟随等)。

在这一层上要求以电子地图为基础,为各自防区的值班民警提供统一的图形化操作界面,确保各防区能够独立工作,同时要求能以数据库方式、XML格式或TXT文本格式向总控系统开放数据接口,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能根据由总控中心发来的指令,控制本防区内的技术应用子系统完成要求的动作(如启动高音警笛)、关闭进出口,实现视频跟随等)。

第5层为总控系统和应急指挥中心,总控系统是对分系统的二次集成(总集成),它可实现全系统的控制。

通信指挥系统,它是在总控指挥基础上开发的综合应用系统,它通过总控系统实现对全系统中各种安全防范设施的控制,并通过通讯网络平台进行指挥调度,实现对各种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

此外,这里还设立“系统维护平台”,实现对系统软件业务应用软件的统一维护。

2.2系统设计原则任何一个设计方案的最根本前提是用户的需求,而先进、成熟的技术,可靠、灵活的应用,技术发展的趋势和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是设计方案的最基本依据。

系统设计应立足于高起点,采用成熟、先进、可靠、实用的技术,并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照顾长远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

按照“以人为本,满足应用、适度超前、留有余地”的方针,提供科学、合理的系统方案,应保证建成后能适应21世纪公安局看守所及看守所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科学管理和网络信息集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