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 第18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宏观经济学 第18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SPC”
LPC
4%
c
a
d
自然失业率 b u%
2%
0
4%
u
第八节 政府针对通货膨胀的政策
一、用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紧缩财政和货币政策) 1.渐进主义的选择(较低的失业率,较长的时间来降低 通货膨胀); 2.激进主义的选择(较高的失业率,较短的时间来降低 通货膨胀); 二、收入政策 1.工资与物价控制; 2.道德劝说; 3.改变预期。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一、失业的数据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状态
就业是指处于受雇佣与“自我雇佣”的状态; 劳动力=失业者+就业者
失业率是劳动力中没有工作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
的比率。
失业人数 失业率 100% 劳动力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又称为求职性失业 是指经济中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 是指经济结构的变动,是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不 匹配造成的失业。一岗位空缺时失业并存。 技术、年龄、性别、地域、观念都可能导致 这两种失业总是存在的 即当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时,仍可能有这两种失业 存在
P AS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包括 工资推动型、利润推动型 及其它成本推动型等 P2 P1 O AS2 AS1 Y2 Y1 Yf AD Y
4、结构性通货膨胀 由于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两个部门 的工资增长的快慢也应当有区别。但是, 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 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 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增长率速度,引 起通货膨胀。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对再分配的影响 使那些取得固定的货币收入的人蒙受损失 对储蓄者不利 对债务人有利对债权人不利 增加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变相征收“通货膨胀 税”) 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皮鞋成本 菜单成本 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第一种情况: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产 出增加(温和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对产 出和就业有扩大效应); 第二种情况: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引致失 业; 第三种情况:超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导致经济崩溃。
显性失业与隐性失业
显性失业 是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现出来的失业 隐性失业 表面上在工作,但实际上属于失业的一种失 业类型,主要指的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企 业中的冗员
自愿失业与非自愿性失业
自愿失业 是指在现行工资率下,不愿意就业;或不愿意 接受现行工资率而引起的失业。 非自愿性失业 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率,但因为需求不足或其 它原因而引起失业 。
在短期中
SPC意味着—工人来不及调整ee< 工人实 际工资率水平低于预期的实际工资率I,Nd u 它说明在短期,通胀率与失业率有交替关系, 因此扩张性的政策是可以解决失业问题(u u ),其中 为预期通胀率
通货膨胀的描述和分类(续) 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区分 : 第一,公开型通货膨胀,指通过物价水平统计反映出 来的通货膨胀。 第二,隐蔽型通货膨胀,指没有通过物价水平统计 反映出来的通货膨胀。 第三,抑制型通货膨胀,指价格管制条件下,通过 排队、搜寻、寻租等途径反映出来的通货膨胀。 按照产生原因的不同区分 : 第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第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第三,混合型通货膨胀。 第四,结构型通货膨胀。
E 4%
2%
B
C 2% A
自然失业率u﹡
u
0%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LPC意味着—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 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实际工资率不变 这样通胀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 这时LPC就是一条垂直线它表明通胀率 与失业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在长期, 无论通胀如何变动,扩张性的政策并不 会解决就业问题,失业率就等于自然率 它说明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
(3)、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区别 稳定的是决定V的函数,而不是V值本身。 货币主义在维持传统货币数量论关于V在长期中是一个不变的数 量的同时,又认为V在短期中可以作出轻微的波动。
2、自然率假说 (1)菲利普斯曲线
通 胀 率 P 自然失业率:自愿失业和摩 擦失业与劳动总人数的比例
O
VF
失业率 P
第二十三章
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
一、货币主义的两个理论基础
1、新货币数量论 (1)传统货币数量论: PY=MV 即:M=kPY 价格水平P与货币数量M成正比例变化,价格水平的高低取决于 货币数量的大小。 凯恩斯货币数量论:M/P=L1(Y,r)+L2(r) 凯恩斯的主要贡献在于明确了利息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其缺陷是对财富的构成看得过于简单。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财富可 供选择的形式不止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
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分析
D S w1 就业 w0 w0 D 非自愿失业 S
就业
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率
失业的影响
失业的积极影响 “蓄水池”作用 强迫机制,提高劳动者 素质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是优化资源配臵的代价 失业的消极影响 资源浪费 贫富差距 心理损失 社会安定
奥肯定律(Okun’s Law)
三、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自然失业率
是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 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是指既不会造成通货 膨胀也不会造成通货紧缩的失业率。实际上就是充分就业时 的失业率。 即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胀的高低之间不 存在替代关系)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 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需求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财 P P4 P3 P2 P1 O AD4 AD3 AD2 Yf Y AS
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
惯突然改变,国际市场的需 求变动等。
AD1 Y1 Y2
3、成本推动(供给)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 :指由于 成本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根据生产成本的构成,又 可分为工资推进、原料推进和利润推进三种不同类型 *
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1、经济萧条
C,I,G
经济萧条与经济危机的 区别?
通货收缩缺口 C+I+G YF充分就业均衡的国民 收入,注意其与生产可能 性边界的关系。 45°
O
Y0 YF
Y
通货膨胀
C,I,G
通货膨胀有何弊端?
通货膨胀缺口
C+I+G
45° O YF Y0 Y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1)凯恩斯定律:需求创造供给 (2)凯恩斯理论是一种短期经济学,它不心长期问题, 即总供给不变。 (3)充分就业是指资源的充分利用。注意三个失业概 念: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 (4)没有政府宏观政策干预的自由竞争经济,必定有 (非自愿)失业现象(资源未充分利用)。而失业是由 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导致消费不足;(b)资本 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灵活偏好规律导致投资不足。
内容: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 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2.5或3)个百分点。 揭示了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之间极为重要的 联系。
Y Y* * a(μμ ) Y*
Y*、*分别是潜在产量与自然失业率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和分类
1、通货膨胀(Inflation)定义:指一般价格水平的 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2、分类 按价格上升的速度加以区分: (1)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上涨率在10%以内。 (2)奔腾的通货膨胀:年通货膨胀率在10%与100%之间。 (3)超级通货膨胀:年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加以区分: 平衡的与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别: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Freedman认为
在短期中
虽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把失业率人为 地维持在小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中, 但是,必须以不断恶化的通货膨胀通 货膨胀作为代价。
在长期中
这种政策不会成功的。
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π
LPC
4%
D
E 4%
2%
B
C 2% A 0% 自然失业率
u
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π
’ SPC SPC
Phillips Curve
π
PP
安全区域
4%
0
u%
4%
u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如果u﹡表示自然失业率,则可以 将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为:
(u - u )
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失业率和通胀 率的不同组合。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货币主义者在解释PC曲线时——引入适应性预期的 因素 预期 理性预期学派所用的预期概念是理性预期 货币主义学派所用的预期概念是适应性预期 理性预期——是合乎理性的预期,其特征是预期值 与以后发生的实际值是一致的。 适应性预期——即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形成并调 整对未来的预期 根据适应性预期把PC曲线分为SPC与LPC
周期性失业(需求不足失业、季节性失业)
需求不足性失业 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 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指 出和产出下降时造成的。 属于非自愿失业,也是凯恩斯主义重点关注 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 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失业,是结构性失业的 来源之一 技能性失业 个人角度考察的技术性失业
(2)、新货币数量论(弗里得曼) M/P=f(rb,re,rp,w,y,u) 货币需求量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 (a)总财富——永久性收入y。 (b)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w。 (c)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报酬率 rb债券的预期报酬率; re股票的预期报酬率; rp物质资产的预期报酬率。 (d)其它因素u,如资本品的转手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