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婚姻家庭法与继承法复习大纲

婚姻家庭法与继承法复习大纲

1 《婚姻家庭法与继承法》复习大纲

马忆南编写

第一章 婚姻家庭与婚姻家庭法

第一节 婚姻家庭与社会

一 婚姻家庭的概念、属性和功能

二 婚姻家庭制度及其历史类型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

一 古代婚姻家庭法

二 近现代婚姻家庭法

第三节 中国的婚姻家庭制度改革和法制建设

一 旧中国的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

二 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婚姻家庭法制建设概况

三 新中国的婚姻家庭法制建设

1、1950年《婚姻法》的颁行和贯彻

2、1980年《婚姻法》对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发展

3、2001年《婚姻法》的修正

第二章 婚姻家庭法概述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

二 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

三 婚姻家庭法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一 婚姻家庭法的法律渊源

二 婚姻家庭法和相关法律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一 婚姻家庭法的原则

1、婚姻自由原则

2、一夫一妻原则

3、男女平等原则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

5、计划生育原则

二 保障原则实施的禁止性规定

第三章 亲属关系原理

第一节 亲属概说

一 亲属的概念和亲属制度的沿革

二 亲属在法律上的分类和法律调整的范围

第二节 亲系和亲等

一 亲系及其类别

二 亲等及其计算方法

第三节 亲属关系的变动和法律效力

一 亲属关系的变动

二 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 2 第四章 婚姻的成立

第一节 概说

一 婚姻的成立及其要件

二 结婚制度的沿革

第二节 结婚条件

一 结婚的必备条件

1、当事人须有结婚的合意

2、当事人须到达法定婚龄

3、当事人的结合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二 结婚的禁止条件

1、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2、禁止结婚的疾病

第三节 结婚程序

一 婚约

二 我国的结婚登记制度

三 事实婚姻和补办结婚登记

第四节 婚姻的无效和撤销

一 无效婚和可撤销婚制度在结婚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无效婚姻

1、婚姻无效的原因

2、婚姻无效的宣告程序

三 可撤销婚姻

1、婚姻撤销的原因

2、婚姻撤销的宣告程序

四 婚姻无效和撤销的法律后果。

1、对当事人的后果

2、对当事人子女的后果

第五章 夫妻关系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夫妻人身关系

一 夫妻的姓名权

二 夫妻的人身自由权

三 夫妻的计划生育义务

四 有关夫妻人身关系的外国立法例

1、婚姻住所决定权

2、同居义务

3、忠实义务

4、日常家事代理权

第三节 夫妻财产关系

一 夫妻财产制

1、夫妻财产制的概念和种类

2、我国现行的法定夫妻财产制

3、我国现行的约定夫妻财产制

二 有关夫妻财产制的外国立法例 3 第六章 婚姻的终止

第一节 概说

一 婚姻的终止和离婚

1、婚姻终止的原因

2、离婚与婚姻无效和撤销的区别。与别居制的区别。

二 离婚制度的沿革

三 我国离婚立法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离婚的法定程序

一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程序

1、离婚登记的概念和条件

2、离婚登记的机关和登记的具体程序

二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程序

1、有关部门对离婚纠纷的调解

2、人民法院对离婚案件的调解和判决

三 关于限制离婚请求权的特别规定

1、对现役军人配偶离婚请求权的限制

2、在特定期间对男方离婚请求权的限制

第三节 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

一 关于离婚法定理由的原则规定

二 关于离婚法定理由的例示性规定

1、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因夫妻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2、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的,应准予离婚。

第四节 离婚后的子女、财产问题

一 离婚与子女抚育

1、父母离婚后与子女的关系

2、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归属

3、抚育费用的负担

4、对子女的探望权

二 离婚与财产清算

1、离婚时共有财产的分割

2、离婚时的经济补偿

3、离婚时的债务清偿

4、离婚时的经济帮助

第七章 亲子关系

第一节 概说

一 亲子关系和亲子法律关系

二 亲子关系的历史类型和亲子法的沿革

三 亲权

1、亲权的概念和意义

2、亲权的内容

3、亲权与亲子监护 4 四 亲子关系在法律上的分类

第二节 父母与婚生子女

一 婚生子女的概念和子女婚生性的确定

1、婚生子女的概念

2、子女婚生性的推定

二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

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保护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几种特殊类型的亲子关系

一 父母与非婚生子女

1、非婚生子女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2、我国婚姻家庭法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

3、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和准正

二 继父母和继子女

1、继父母、继子女的概念和继亲子关系的发生原因

2、继父母、继子女的类别

三 父母与人工生育子女

第八章 收养

第一节 概说

一 收养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 收养制度的历史沿革

三 我国《收养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收养关系的成立

一 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

1、被收养人的条件

2、送养人的条件

3、收养人的条件

4、当事人的收养合意

在法定情形下放宽收养条件的特别规定:

1、关于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的规定

2、关于收养孤儿、残疾儿童、弃婴和儿童的规定

3、关于继父或继母收养继子女的规定

二 收养关系成立的程序

1、收养登记

2、收养协议和收养公证

三 与收养关系成立相关的其他规定

第三节 收养的效力

一 收养的拟制效力

1、对养父母与养子女的拟制效力

2、对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的拟制效力

3、养子女的称姓问题

二 收养的解销效力

1、对养子女与生父母的解销效力

2、对养子女与生父母方其他近亲属的解销效力 5 3、收养的解销效力不及于自然血亲关系

三 无效收养行为

第四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一 依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1、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

2、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程序

二 依当事人一方的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1、一方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

2、一方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程序

三 收养关系解除的法律后果

第九章 扶养

第一节 概说

一 扶养的概念和性质

二 扶养权利人、义务人的范围和顺序

第二节 各类亲属间的扶养

一 夫妻间的扶养

二 父母子女间的抚养、赡养

三 祖孙间的抚养、赡养

四 兄弟姐妹间的扶养

第十章 监护

一 监护的概念和性质

二 我国的监护立法及其改革意见

第十一章 继承和继承法概述

第一节 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一 继承的概念

二 继承的本质和特征

第二节 继承的种类

一 财产继承与身份继承、祭祀继承

二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

三 有限继承与无限继承

四 共同继承与单一继承

五 本位继承与代位继承

第三节 继承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 继承法的概念

二 继承法的性质

三 继承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及立法例

第四节 继承法的历史发展

一 古代社会的继承制度 6 二 近、现代的继承制度

第五节 我国继承法概述

一 社会主义继承制度存在的根据

二 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第十二章 继承法律关系

第一节 继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要素

第二节 继承人

一 继承人的概念

二 继承人的分类

三 继承能力

四 继承人的法律地位

第三节 继承权

一 继承权的概念和特征

二 继承权的丧失

三 继承权的行使和放弃

四 继承权的保护

第四节 遗产

一 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二 遗产的范围和种类

第十三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节 继承的开始

一 继承开始的意义

二 继承开始的时间

三 继承开始的地点

第二节 遗产的法律地位

一 遗产的法律地位

二 共同继承

第三节 遗产债务的清偿

一 遗产债务的范围

二 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