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复习题
一、填空
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书庠。
南朝时梁著名文学家,其诗文清拔有古气,被称为吴均体。
本文题目中的“书”是信函,是古代一种文体。
2、从题目上看,本文体裁是书信;从句式上看是骈文;从内容上看,更是一篇山水游记。
3、文章在写景上有详有略,全文详写山,略写水。
写水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
写山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了景物的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适宜,轻重有度。
4、根据原文语句填空。
①总写自富阳到桐庐山水之美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交代人在富春江沿岸的美好环境中的感受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③从听觉方面描写山中泉喧鸟鸣情景的句子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④描写富春江沿岸全貌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⑤文章中直接表达对富春江及沿岸景色的无限赞美之情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有句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与朱元思书》中与其写作手法相似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⑦第一段中可作为全文纲领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古今异义。
①一百许里许:古义是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金义是或许,赞许。
②猛浪若奔奔:古义是指飞奔的马;今义是奔跑,飞奔。
6、一词多义
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绝美,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绝:断、停
②负势竞上上:向上。
横柯上蔽上;在上边。
7、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词类活用【湍】急流。
【奔】飞奔的马。
【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2).通假字【转】通“啭”,鸟叫声。
【反】通“返”。
【见】通“现”,露出。
(3).常规词语
【风烟】烟雾。
【共色】一样的颜色。
【从流】随着江流。
从,顺,随。
【缥(piǎo)碧】青白色。
【无碍】毫无障碍。
【甚箭】比箭还快。
【夹岸】两岸。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形容树绿而密。
【负势】凭依高峻的山势。
负,依凭。
【竞上】争着向上。
竞,争。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千百】形容很多。
【泠泠(líng)】形容水声激越。
【作响】发出声响。
【相鸣】互相和鸣。
【成韵】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韵,和谐的声音。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绝】停止。
【鸢(yuān)飞戾(lì)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功名的人。
鸢,一种凶猛的鸟。
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功名之心。
【经纶】筹划,治理。
【柯(kē)】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犹】像。
【交映】互相掩映。
(4)记住带点的词
⑴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⑵互相轩邈(意思是向高处或远处伸展。
)
⑶望峰息心(使……平息)⑷风烟俱净(散尽)⑸天山共色(相同)
⑹奇山异水(不同)⑺急湍甚箭(激流的水)⑻嘤嘤成韵(和谐的声音)⑼蝉则千转不穷(指蝉的叫声)(尽)⑽鸢飞戾天者(至)
⑾窥谷忘反(看)(反通返,返回)⑿经纶事务者(筹划)
按提示及相关内容用原文填空。
1、写水清澈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2、用工整对偶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3、点明游览路线的一句是【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4、总领下文的一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5、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无穷生命力的两句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6、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7、写出光与影交相辉映的一句是【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8、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9、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10、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二、文章理解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是【南朝】代【文学】家。
字【叔庠】,吴兴故鄣人。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清澈】的【湍急】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从容出游,怡然自得】的情态。
在分写“异水”时,用【千丈见底】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
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幽静】的特点。
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皆生寒树】相照应。
4、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抓住【清澈】和【湍急】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写景状物。
5、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书信】体;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游记】;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骈文】。
6、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寒】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远上寒山石径斜】
7、“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
8、本文是从【视觉】和【听觉】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用原文回答)的特点。
9、写山时,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多层次多角度写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
10、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11、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先总后分】
12、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观景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这句话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1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
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
14、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句诗与“风烟俱净,天山一色”写景相似,其诗句为【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5、“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
16、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17、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18、结合文中的语句,简析作者的志趣和情怀:
(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和“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两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