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无机化学第一章溶液描述

大学无机化学第一章溶液描述



nH2SO4
n n H2SO4
H2O

98g mol1
98g 98g mol
1

18g
2g mol 1
0.900
xH2O 1 xH2SO4 1 0.900 0.100
五、溶解度与相似相溶原理 一、溶解度
1.定义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一定量饱和溶液 中溶质的含量。
二、沸点升高 沸点: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的温度,称为该液体的沸点。
将破未破之时
液体的蒸气压=外界压力
H2O(l)
沸点示意图
由于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的蒸气压低,所以要使溶液的蒸气压 等于外压,必须升高溶液的温度,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p
po
固体纯溶剂
A A′
纯溶剂 B
B′ 溶液
C Tf T°f
T°b Tb
整个溶解过程到底是放热还是吸热、体积如何改变 取决于上述两微观过பைடு நூலகம்总体效应。
三、组成 溶质:溶解前后物质状态发生改变。
溶液 溶剂:溶解前后物质状态不发生改变。
溶质:
四: 溶液及其浓度的表示方法
(一)质量摩尔浓度
= bB
nB mA
SI单位:mol·kg-1
特别要注意的是:指每1kg溶剂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近似公式: Tf k f bB
表一 几种常用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与凝固点降低常数
溶剂
kb
kf

0.512
1.86

5.80
5.10
醋酸
2.93
3.90
乙醇
1.22
1.99
三氯甲烷
3.63
4.90
四氯化碳
5.03
32.0
依数性的应用一
汽车水箱中加甘油或乙二醇 tf↓
冰盐水冷冻剂(30g NaCl+1000 g水) tf =﹣22℃
总结出一条规律:在一定的温度下,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值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p溶液 = pA* ·xA
或 △p溶液 = pA* ·xB
一、蒸气压降低(p)
对于稀溶液 n A >> n B

Q
bB

nB mA
xB

nB nA

nB mA
MA
xB M AbB
则 p xB p* M AbB p*A kvb B
Chapter 1 Solution
第一章 溶 液
本章教学要求
1.掌握关于溶液的基本概念:分散系、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摩尔质量、溶液的浓度、溶解度与相似相溶原理。
2.理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3.初步掌握溶液依数性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了解渗透压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一、概述
第一节: 溶液浓度
1<r<100 r>100
例如 CuSO4溶液、生理盐水、 Fe(OH)3溶胶、AgI溶胶、泡沫 奶油、泥浆水、烟尘等
另外,按照分散体系所处相态的不同,分散体系还可以分成:
二、分类
溶液可以分为:液态溶液(如糖水、食盐水)、固态溶液(如合 金)、气态溶液(如空气) 。
溶液形成过程总伴随着能量变化、体积变化或颜色变化:
(二)物质的量浓度
cB =
nB V
SI单位:mol·L-1
(三)摩 尔 分 数
= xi
ni n总
xi 1
SI 单 位:1
(四)质 量 浓 度
= ρB
mB V
SI单位:kg ·L-1
药典中常采用这种浓度的表示方法
(五)体积分数
B

VB V
(六)质 量 分 数
B

mB m
【例1-1】将63.0g草酸晶体(H2C2O4·2H2O)溶于水 中,使之成为体积为1.00L,密度为1.02g·cm-3的草酸 溶液,求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
有机玻璃罩
模拟实验
纯水
糖水
有机玻璃罩
模拟实验
纯水
糖水
有机玻璃罩
模拟实验
纯水
糖水
有机玻璃罩
模拟实验
纯水
糖水
有机玻璃罩
模拟实验
纯水
糖水
有机玻璃罩
模拟实验
纯水
糖水
有机玻璃罩
模拟实验
纯水
糖水
有机玻璃罩
模拟实验
纯水
糖水
有机玻璃罩
模 拟实 验
纯水
糖水
有机玻璃罩
证明:
p纯水 p糖水
模拟实验
纯水
糖水
有机玻璃罩
证明:
p纯水 p糖水
一、蒸气压降低(p) 仔细观察下列实验现象,我们将得到什么启示呢?
一、蒸气压降低(p)
在相同的温度下,当把不挥发的非电解质溶入溶剂形成溶 液后,稀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的低,这一现象称为溶液 的蒸气压下降。
H2O(l)
纯溶剂
H2O(l)
溶液
一、蒸气压降低(p) 1887年法国的物理学家拉乌尔( Raoult F.M)根据实验
Tf Kf
RT 0.56 8.314 310 1.86
7.8102kPa
临床医学上的实际应用 等渗、高渗和低渗是以血浆的渗透压为标准确定的。正常人血 浆的渗透浓度为303.7mmol·L-1。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280~320 mmol·L-1的溶液为生理等渗溶液。
解:2.50 gNaCl的物质量: nB

2.50 g 58.5g mol 1

0.04274
mol
质量摩尔浓度: bB

nB mA

0.04274 497 .510 3
0.086 mol kg1
V mAB (2.50 497 .5)g 499 ml 0.499 L
产生渗透压的条件: 1.半透膜 2.具有浓度差
四、溶液的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半透膜的特性:
四、溶液的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渗透压:为阻止溶剂的净迁移所需在溶液上方施加的最 小静压力。

П


半透膜 (a)
半透膜 (b)
半透膜 (c)
四、溶液的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渗透压:为阻止溶剂的净迁移,所需在溶液上方施加的最 小静压力。
定义: 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就构成分散体系。
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
溶液
r<10-9
分散体系 胶体 10-9<r<10-7
粗分散体系 r>10-7
溶液:由两种或多种组分所组成的物理、化学性质均匀、稳定 的分散体系。(真溶液)
二、分类
分类 溶液 胶体 粗分散体系
半径r/nm r<1
解:草酸的摩尔质量:2×1+2×12+4×16=90g/mol
mB

63.0
g

90g mol 1 126g mol 1

45.0 g
nB

45.0g 90g mol1

0.500mol
mA 1000cm3 1.02g cm3 45.0g 975g 0.975kg
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却比较小,因为戊醇虽也有OH基,但由于碳氢链较长,与水的结构差别较大。
二、相似相溶原理 2.极性溶质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溶 质易溶于非极性溶质。 3.结构相似的一类气体,沸点越高,分 子间作用力越接近于液体,他们在液体中 的溶解度也越大。
例题1-4:将2.50gNaCl溶于497.5g水中配制成溶液,此 溶液的密度为1.002g/ml ,求NaCl溶液的质量摩尔浓 度、物质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其分压的增大而增大。 如20℃时,氨气的分压为93.2 kPa,100g水中的 溶解度为65.3L,而分压为266 kPa,100g水中的 溶解度,126L。
二、相似相溶原理
1.溶质与溶剂在结构和极性上越相似,分子间的作 用力的类型和大小也差不多相同,越容易相溶。
例如,水、乙醇、甲醇都是由-OH基和另一个不大 的基团连接而成的分子,结构很相似,因此,它们 之间可无限互溶。
1866年,荷兰化学家范特霍夫(van’t Hoff)指出:

V nRT





膜 cRT
H2O(l)
课堂习题
1.测得人体血液的凝固点降低值△Tf = 0.56K,求在体温37℃时血 液的渗透压。
解: 根据 △T f = Kf bB 得 bB =△T f / Kf
П = bBRT =
冬天除去道路上的积雪,你有什么好办法?
四、溶液的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渗透现象:用半透膜使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或一种为 溶剂)隔开,将发生纯溶剂的净迁移现象。
产生渗透压的条件:

1.半透膜


2.具有浓度差

半 透 膜
H2O(l)
四、溶液的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渗透现象:用半透膜使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或一种为 溶剂)隔开,将发生纯溶剂的净迁移现象。
2.表示方法
A.可用饱和溶液的浓度表示溶解度
B.习惯上最常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 100g溶剂中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来表示溶 解度。
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100gH2O。
提示:气体的溶解度一般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气 体溶解的质量或物质的量表示。
气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 101kPa、0℃时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2.14ml/100g水,而101kPa 、80℃则是0.88 ml/100g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