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总结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总结

一、 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指某一国家在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所有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注意:①指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

②是指当年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价值,不包括已有价值的转让。

③是指通过市场在市场上交换的产品与劳务的价值,不包括非市场交易的价值。

④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

⑤流量,是时期指标⑥不仅包括产品而且包括劳务的价值。

>C.f. GNP 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GDP 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1)支出法:GNP=C+I+G+(X-M )(2)收入法:GNP=雇员收入+业主收入+个人租赁收入+公司利润+净利息+企业间接税+折旧+净要素支付(3)生产法二、五个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①GNP=C+I+G+(X-M)②NNP (国民生产净值: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C+nI (净投资)+G+(X-M) ③NI (国民收入: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总和)=GNP-折旧-间接税+净要素支付④PI (个人收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收入的总和)=NI-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交纳-社会所得税+转移支付+利润调整+红利⑤PDI (个人可支配收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c.f.名义GNP 与实际GNP :实际价格指数与GDP 平减指数(可变权数价格指数是GDP 平减指数= 固定(不变)权数价格指数=三、国民收入指标的缺陷与弥补1.GNP 统计的产出是以市场价格为准的,许多非市场的经济活动无法统计。

2.是统计的当年生产出来的产品子劳务的价值,不能反映人类从生产增中所获得的福利变化。

3.不能反映产品质量的改进。

4.不能反映一个人收入分配状况。

5.不能反映一国自然资源的拥有情况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6.国际统计口径差异四、①古典宏观模型(1)商品市场的均衡由价格机制进行调节.(2)总供给是生产要素投入量函数(3)劳动市场的均衡由工资机制实现.(4)资本市场均衡由利率实现.(5)货币只起交换媒介作用MV=PY .(萨伊法则:供给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无危机论))②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1)工资不一定调节就业.(2)均衡不一定充分就业的均衡.(3)货币在经济运行中起积极作用.(4)投资和储蓄动机不同,利率机制不一定使资本市场达到均衡.五、①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的相应依存关系,用公式表示为:储蓄函数表示储蓄和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②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消费倾向分为边际 平均消费倾向(APC :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和消费倾向(MPC :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APC=C/Y )(y f C =)(y f S =⎪⎩⎪⎨⎧=⋅+=+=00I I Y C C C C Y 储蓄倾向也分为平均储蓄倾向(APS 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和边际储蓄倾向(MPS 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APS=S/Y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①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收入。

②若APC 和MPC 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 ,则APS 和MPS 都随收入增加而 递增,但APS<MPS 。

③ APC+APS=1 MPC+MPS=1短期消费函数C=C0+cY 长期消费函数C=cY六、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和其他消费函数理论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称为绝对收入假定。

该理论认为消费是由现期的绝对收入决定的。

消费会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而增长的速率是递减的,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其他:1.杜生贝的相对收入假定(示范效应 棘轮效应);2.莫的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每个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消费和储蓄决策都反映了该家庭希望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达到消费的理想分布,以实现一生消费效应最大化的企图,即C=aWR+cYL (313页);3.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人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公式见书315页)4. 其他因素(利率、价格、收入分配、预期)七、(一)二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1.基本恒等式:AE=Y (总支出=总收入) 即C+I=C+S —→I=S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代数表示法I (或用储蓄函数I=S 决定)3.通货膨胀缺口(高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之间的差额,采取紧缩政策降低总需求)与通货紧缩缺口(低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之间的差额,采取扩张政策增加总需求)(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1.基本恒等式:AE=Y (总供给=总需求) 即C+I+G=C+S+T —→I+G=S+T2以比例税收、含转移支付为例(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1.基本恒等式: AE=Y (总供给=总需求) 即C+I+G+X=C+S+T+M —→I+G+X=S+T+M ⎪⎪⎪⎪⎩⎪⎪⎪⎪⎨⎧+-====+=+=++=000000TR T Y Y TR TR G G I I tY T T cY C C GI C Y d d七、①乘数理论:(自发总支出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②乘数原理在实施过程中应具备的条件:12.投资和储蓄相互独立;3.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要能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4。

时延的存在 ) ③其他乘数(1.政府的购买乘数 2.政府税收函数 34.平衡预算乘数5.对外贸易乘数**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量的比率。

八、货币货币是支付的手段、交易的媒介和表示价格与债务的标准单位。

主要职能:交易媒介;价值尺度;财富储存手段;延期支付标准;世界货币。

其中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是货币最重要的职能。

货币供给指的是一国经济中货币的投入、创造和扩张(收缩)过程。

狭义的货币是指交易货币M1=公众和企业手中持有的通货+活期存款=Cu+De 。

其中Cu 表示通货(纸币+硬币) ,De 表示活期存款(支票帐户)供给的形式;广义的货币供给是指货币资产的各种不同形式,定义为M1加上不能直接开出的支票的所有储存存款(Ds )和小额定期存款(Dt )以及货币市场基金。

即M2=M1+Ds+Dt ;M2再加上大额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抵押券等流动性较低的金融资金就是更为广义的货币供给M3,又称近似货币。

九、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一)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金融管理机关,主要职能是借助各种工具执行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而不是在资金融通中经营获利。

中央银行的三种主要职能:一是垄断发行一国的法定货币,发行的银行;二是接受并集中保管各商业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在必要时向各银行提供贷款⎪⎪⎪⎪⎪⎩⎪⎪⎪⎪⎪⎨⎧-++=+-=+====+=-+-=)()1(000000M X G I T S T Y Y mY M M X X G G I I tY T T Y c C S d d业务或再贴现义支持商业银行,银行的银行;三是代理政府的发行公债,代理国库,管理国家的外汇,政府的银行。

商业银行以追逐最大利益为目标,其主要业务是负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二)法定准备金制度法定准备金制度是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全部存款的一定百分比保持为现金形态义应付公众提取现金的需要,其余部分才可用于发款或投资。

法定准备金制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银行挤兑风潮而倒闭,另一方面是为了控制银行贷款 式中D (计算现金漏出和超额准备金时D K =e c d r 1r r ++(四)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曲线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其关键在于中央银行能控制基础货币。

1、基础货币包括公众与商业银行持有的现金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即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持有的现金(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准备金)公式:H=Cu+Re+Rd (3.1)2 将( 变形乘数) 其中 式(3、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控制货币供应量,这样,货币供应量被认为是有政府政策(中央银行)决定的,所以货币供应量的大小与利率无关。

货币供给量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导致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反之,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导致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

4、货币供给量可以分为名义货币量和实际货币量。

(pM =m ) 名义货币量是指不问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如何而仅仅计算其票面价值的货币量。

实际货币量是指用价格指数进行调整折算而得到的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量。

十、(一)货币需求及其成本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而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而形成的货币持有量。

持币成本是指由于持有货币而不持有其他收益较高的资产或投资所牺牲的利息和利润。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表示人们喜欢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的愿望或动机。

1、持有货币满足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①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一般把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视为收入水平的线性函数,两者具有固定的比例。

②预防动机是人们为了预防意外的支付而持有的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都被认为是收入的函数,把两种货币需求结合起来用L1表示,用Y 表示收入,可写成: L1 = L1(Y ),同利率无关。

)③投机动机是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生息资产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由于利息率与证券价格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即债券价格=债券固定利息/市场利息率。

故利息率对投机性的货币需求有决定性的影响。

用L2表示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r 表示利率,则其函数关系可表示为L2=L2(r ),L ’2<0。

)凯恩斯陷阱投机货币需求与利率具有反方向变动的关系,但当利率非常低时,人们预期利率不可能再低下去了,也就是人们预期利率将会上涨,债券未来价格只会下跌。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必将卖出债券持有货币,并不再购买债券,有多少货币就持有多少货币。

这种情况称为流动性陷阱或凯恩斯陷阱。

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货币需求曲线在利率降为r0时变成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④货币的总需求Md=L1+L2=L1(Y)+L2(r)(三)其他的货币需求理论(363页)1)2.现代货币数量理论3.式中Md 为交易货币需求,Y 为收入、r 为利率、b 为取款成本。

4.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q=企业的市场价值/其资本的重置成本=股票市场的价值总额/建造企业所需成本(q>1 有新投资,股票价值升高,投资增加)十一、均衡利率的决定与变动(一)均衡利率的决定:使得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的利息率,称为均衡利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