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印染废水处理厂设计开题报告-吴国胜
印染废水处理厂设计开题报告-吴国胜
胡文伟等研究了用“流炭法”处理印染废水,可以大幅度改善出水水质。刘玉真等制得阳离子膨润土。Jae-Hyunbae等研究了新型HDTMA-膨润土。RamakrishnaKR等研究了有机膨润土和泥煤对染料的脱色效果。马凤国等合成CMC-g-CPAM吸附剂。郭向利等以粘土矿物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效印染废水脱色材料[4]。
武汉纺织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印染厂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院系名称
环境与城建学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专 业
环境工程
班级
环境072班
学生姓名
吴国胜
(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所属领域的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步骤以及参考书目等。)
一、课题的意义
印染废水是指印染加工过程中各工序所排放的废水混合而成的混合废水。主要包括:预处理阶段(如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排放的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废水;染色阶段排放的染色废水;印花阶段排放的印花废水和皂洗废水;整理阶段排放的整理废水。
2.2混凝法
混凝法具有投资费用低、设备占地少、处理容量大、脱色率高等优点。混凝剂有无机混凝剂、有机混凝剂及生物混凝剂等。传统混凝法对疏水性染料脱色效率很高。缺点是需随着水质变化改变投料条件,对亲水性染料的脱色效果差,COD去除率低[5]。如何选择有效的混凝脱色工艺和高效的混凝剂,则是该技术的关键。
边凌飞等合成了BT-04复合混凝剂。陈建琴等合成了SDF絮凝剂。黎载波等合成了改性双氰胺-甲醛絮凝脱色剂。隋智慧等[9]混凝剂PSF。陆雪梅等[10]混凝剂BS。蒋少军合成了FMC絮凝剂。混凝工艺与其它工艺组合,也有很好的效果。谢凯娜等通过对南京某纺织有限公司废水处理的实例分析,说明采用水解-接触氧化-混凝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能够取得很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6]。
FockedeyE.等采用三维电极处理苯酚废水。YaXiong等设计了一种三相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国内学者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景晓辉等用三维电极电化学方法对活性墨绿KE24BD染料废水进行降解试验。熊林等研究了三维电极流化床对酸性大红3R进行了降解脱色[11]。
2.5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主要包括好氧法和厌氧法。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好氧法进行印染废水处理。好氧法又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既能分解大量的有机物质,又能去除部分色度,还可以微调pH值,运转效率高且费用低,出水水质较好,适合处理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印染废水;生物膜法对印染废水的脱色作用较活性污泥法高。但是生物法存在着三个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①剩余污泥的处里费用较高;②单一运用生物法己不能满足实际运用的需要;③有时需要在其前端加一道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预处理,提高了投资及运行成本。
印染废水处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除去废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防止环境污染,使水能够重新利用!
所以说印染废水处理大意义:水是一种易受污染而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加之水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利用的水资源数量日益短缺,造成水危机[1]。根据水工业的观点,给水和排水分别是人类向自然界取用和归还可再生资源“水”的两个程序,为了使这个循环能够持续地为人类服务,水在使用后回归自然界前,必须进行废水的再生处理,使水质达到自然界自净能力的承受水平,恢复其作为自然资源的属性。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2.4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具有设备小、占地少、运行管理简单、CODcr去除率高和脱色好等优点,但是沉淀生成量及电极材料消耗量较大,运行费用较高。传统的电化学法可分为电絮凝法、电气浮法、电氧化法以及微电解、电解内法等。国外许多研究者从研制高电催化活性电极材料着手,对有机物电催化影响因素和氧化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初步的应用研究,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刚刚起步[10]。
水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不仅要节约用水,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并且要处理好废水,不能让废水污染了健康自然绿色的生态环境,把坚持科学发展观应用到实际环境保护中,给人类营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生态圈[2]。
二、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2.1吸附法
吸附法特别适合低浓度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具有投资小、方法简便、成本低的特点,适合中小型印染厂废水的处理[3]。传统的吸附剂主要是活性碳,活性碳只对阳离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胶体疏水性染料,并且再生费用高,使活性碳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几年,研究的重点主要在开发新的新的吸附剂以及对传统的吸附剂进行改良方面。
印染废水水质随原材料、生产品种、生产工艺、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导致各个印染工序排放后汇总的废水组分非常复杂。随着染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后整理技术的进步,新型助剂、染料、整理剂等在印染行业中被大量使用,难降解有毒有机成分的含量也越来越多,有些甚至是致癌、致突变、致畸变的有机物,对环境尤其是水环境的威胁和危害越来越大。总体而言,印染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色度深化学需氧量(COD)高,而生化需氧量(BODs)相对较低,可生化性差,排放量大。
传统Fenton法氧化能力相对较弱,随着人们对Fenton法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又把紫外光(UV)、草酸盐等引入Fenton法中,使Fenton法的氧化能力大大增强。SwaminathanK等研究了光助Fenton体系对偶氮染料的脱色过程。朱洪涛研究了UV-Fenton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张良林等研究了均相Fenton氧化-混凝法强化处理印染废水。顾晓扬等研究了O3-Fenton试剂化学氧化处理酸性玫瑰红印染废水。李亚峰等进行了混凝-Fenton法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9]。
2.3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是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方法。氧化剂一般采用Fenton试剂(Fe2+,H2O2)、臭氧、氯气、次氯酸钠等。按氧化剂的不同,可将化学氧化分为:臭氧氧化法和芬顿试剂氧化法[7]。臭氧氧化法不产生污泥和二次污染,但是处理成本高,不适合大流量废水的处理,而且CODcr去除率低。通常很少采用单一的臭氧法处理印染废水,而是将它与其它方法相结合,彼此互补达到最佳的废水处理效果。汪晓军等用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模拟废水。戴晓红等研究了UV+O3+H2O2法处理染料废水。赵伟荣等研究了O3与生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生化-物化-O3法处理出水的色度指标可完全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排放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要求,而O3-生化-物化法处理出水的COD不能满足排放要求,生化-物化-O3法不仅可以提高出水水质且可以降低臭氧消耗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