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贸信托及境内家族信托业务介绍(20141115)

外贸信托及境内家族信托业务介绍(20141115)


受益人享有信托利益的请求权, 在信托存续期间,根据《信托合 同》分期或一次性行使对信托财 产的所有权。
信托一经有效,信托财产即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 自有财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独立运作财产。 6
一、解读海外信托
2、海外信托运行规则
什么是海外信托
• 海外信托:亦称离岸信托或称为外国信托,是受外国法律监管的信托。 • 信托法案表述:“该信托,在各方面都应该受到**群岛法律的监管。** 群岛法庭对执行、解释和强制该信托的约定或信托约定以及**群岛相关 法律规定影响范围内的任何事务拥有独立的管辖权。” • 监管范围:一个**群岛的信托对于一个其他国家的客户来说就是一个海 外信托,和客户设立的信托相关的一切事务都必须由海外的法院和法律 所监管。 • 信托成立:当信托签署后,信托协议需要在信托注册处或其他任何主管 部门进行登记。这是海外信托所需要全部手续。海外信托并不一定要用 当地语言来书写,也不一定要在当地来签署。信托所拥有的财产不一定 位于信托司法辖区所在国。连受托人也不需要是监管信托的那个司法辖 区的人。 • 信托参与者:信托关系人包括委托人,就是信托的创建者;受托人,法 律上信托财产的持有人,以及一个或多个受益人。
资料来源:/services/offshore-trust/
7
一、解读海外信托
2、海外信托运行规则
国家法律 风险
海外信托设立的风险规避
企业经营 风险
国家经济 风险
环境
国家政策 风险
企业/ 个人
家庭成员 风险
个人债务 /健康风 险
资料来源:/services/offshore-trust/
资料来源:外贸信托风险法规部《FOTIC法律通讯》2014年4 9 月刊-海外信托规则
一、解读海外信托
2、海外信托运行规则
强制继承权规则
强制继承权的基本含义:被继承人的遗产必须有一部分根据法律规定保留给特定 的人,无论其生前遗嘱托人完全赠与(即转移)财产至 受托人(没有保留任何税法不允许的对该财产的权利),那么 信托财产不会被包括在委托人的遗产内,进而排斥强制继承权; 反之,信托财产仍然属于其遗产,不能对抗强制继承权。因此, 完善准确的生前信托规划能够排斥任何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
• 保护财产:企业风险,离婚,继承人。 • 税务筹划:移民,遗产验证程序。 • 传承计划:多代继承,顽劣后代,强 迫继承法律,无法找合适继承人。
资料来源:/services/offshore-trust/ 15
一、解读海外信托
3、海外信托构架功能
构架
•家族法规条律 •家人教育 •家族活动 •慈善事业
•高管培训与继承 •企业延续扩大 •雇员股票期权
•资产设计与配置 •投资方向与管理 •投资抵押
资料来源:/services/offshore-trust/ 16
一、解读海外信托
3、海外信托构架功能
构架
委托人
委员会 家人+受托人
慈善信托基金
功能
受托人
慈善基金会
受益团体
•金融资产 现金 股票/债券 大额保险单
•不动产 住宅 商用房产
家人 顾 问 团 家族办公室
家族 管理 财富 管理 企业 管理
家族办公室
功能
有系统组织家族办公室管理 • 家族内的几代成员如何适当地进入 家族企业,和谐共处,携手发挥家 族理念文化,或造福人群。第一代: 兄弟姐妹。第二代:表兄弟姐妹。 • 家族财富的设计,回报与风险规划, 维护管理。 • 家族企业集团的领导,扩大维护, 吸引人才。
日本于2006年修订后进行了大幅放宽, 规定信托文件中约定不得委托人第三 人处理信托事务,但为实现信托目的, 有必须委托他人处理的事由的情况下, 方允许委托第三人处理信托事务等。
新加坡
信托对外 代理规定
新加坡允许受托人自由委托第 三人处理信托事务,不存在约 定、法定或不得已事由等条件 的限制。
日本
中国台湾规定在信托文件事先 约定或存在不得已事由等条件 下,受托人可对外委托第三人 处理信托事务。
• 但有些英美法系国家存在信托登记制度,以防受托人将信托 财产转让给善意买受人或者抵押信托利益,进而伤害受益人 应享有的信托利益。
资料来源:外贸信托风险法规部《FOTIC法律通讯》2014年4 13 月刊-海外信托规则
一、解读海外信托
2、海外信托运行规则
实际法律规定
信托登记
美国
美国在联邦法层面 上对信托登记没有 强制性要求,每个 州对信托管理有不 同要求,部分州要 求登记有关不动产、 股票的信托(股权 信托无需登记), 负责登记的部门多 半是当地法院,登 记内容包括信托的 名称和信托的存在 等,明确以受托人 身份持有信托财产。
商业机密,内部交流,请勿外传
外贸信托 境内家族信托业务介绍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一、解读海外信托 二、境内家族信托实践
三、案例讲解 四、Q&A
2
一、解读海外信托
1、信托起源与发展 2、海外信托运行规则
3、海外信托构架功能
3
一、解读海外信托
1、信托起源与发展
个人民事信托与商事营业信托共同发展
发展
现代信托制度
美国从英国引进民事信托,并且一开始就把 信托作为一种营业信托经营,用公司组织的 形式大范围开展。
商事 信托
古埃及
古罗马
13世纪初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19世纪至21世纪
目前
民事 信托
4
欧洲和其他地区除发展商业信托外, 继续发展民事个人信托。
一、解读海外信托
1、信托起源与发展
什么是信托
日本
以日本为代表的部 分大陆法系国家、 地区要求信托登记。 日本1922年颁布 《信托法》(2006 年修订)、《信托 业法》(2004年修 订),是最早引进 信托制度的大陆法 系国家之一。日本 信托财产公示法规 比较健全,不同信 托财产的公示方法 及操作细则明晰。
中国台湾
台湾于1996年、2000年 分别制定《信托法》、 《信托业法》(2004年 修订)之后,2001年9 月配套增修信托登记相 关规定。 同为大陆法系的台湾, 其信托公示方法、登记 及注册效力类似日本。 如台湾《信托法》第四 条规定“以应登记或注 册之财产权为信托者, 非经信托登记,不得对 抗第三人”。
起源
古代信托制度
用遗嘱的方 式把自己的 财产信托出 去,转让给 子女亲属。 信托遗赠 已成为古 罗马法律 遗赠制度 中的一种 间接遗赠 方式。 (罗马法) 产生在英国。人们通过 尤斯制(Uses)在遗嘱中 先把土地赠给第三者, 第三者接受土地的目的 则是为教会管理土地, 土地收益由教会享受。 尤斯制的产生和推广, 是基于土地转让人和接 受人之间的相互信任, 产生现代信托制。
• 信托关系:与公司不一样,信托不是法人实体,是一种关系。 • 财产转移:财产从一个人(财产授予人 Settlor 或委托人trustor)转移给另外一个 人(受托人Trustee),受托人为了特定的人或目标(受益人Beneficiaries)而持有 该财产。 • 信托产生:信托可以由遗嘱产生,但若信托财产在财产委托人在世时“转移”给 受托人,委托人离世时信托不受影响。“转移”的同义词为“授予” 。 • 财产权利:受托人须根据委托书中制定的条款和条件持有并管理信托资产。信托 合同规定了受益人的权益。不熟悉信托的人可能会担心将他们的财产所有权转移 给受托人是否可靠。受托人的责任透过英国衡平法和普通法并经过几个世纪的发 展,已通过成文法对法定所有权(受托人名下的信托财产)及受益所有权(只有 受益人可以从财产中受益)加以区分。专业受托人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在声名卓 越、监管严格的管辖区(如列支敦士登、新加坡、库克群岛、直布罗陀等地), 要求专业受托人必须有许可证。
中国 香港
中国香港要求受托人在保留是否 及如何分配信托资产等一系列基 本职能的前提下自由委托第三人 处理信托事务。
中国 台湾
资料来源:外贸信托风险法规部《FOTIC法律通讯》2014年4 12 月刊-海外信托规则
一、解读海外信托
2、海外信托运行规则
基本法理
信托登记
• 传统上英美法系不要求当事人就信托进行专门的信托登记, 信托公示通过将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从委托人名下转移至受托 人名下来实现,也更好地保护了委托人的隐私权。
一、解读海外信托
2、海外信托运行规则 委托人委托第三人代为处理信托事务
基本法理
• 原理:英美法系传统上限制使用代理人,仅允许受托人向他人转让
“事务性义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信托事务的复杂,授权代理已经不 可能限于事务性义务的履行。 一方面,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是一种信义关系,受托人不应该将其 管理权限全部转让;另一方面,受托人亲自履行信托管理的每一个细节, 工作负担非常沉重,且受托人已经不可能精通于每个专业领域,因此, 受托人必须适度委托第三人直接或间接处理信托事务,比如秘书或保管 等工作可以转让给第三人,就重大的信托投资事务咨询相关专家等。判 断受托人是否适度委托的标准即是通常的商业标准,通常谨慎的商人管 理其个人财产时的标准。 • 规定:美国的谨慎投资人标准体现在《统一信托法》、《统一谨慎投 资人法》、《统一遗产继承法》以及《信托法第三次重述:谨慎投资人 规则》等,并经历了一系列司法案例的检验,其内涵、外延处于不断演 化的过程中。
资料来源:/services/offshore-trust/
5
一、解读海外信托
1、信托起源与发展
委托人财产
委托人转让放弃 该财产的所有权 信托财产 自有资产
什么是信托
信托财产隔离的功效
受益人财产
自有资产
信托财产
受托人财产
受托人拥有信 托财产所有权 自有资产 其他信托资产 信托财产
8
一、解读海外信托
相关主题